
第65章 现状并不乐观
后院池塘边,沈稻正一脸忧愁的钓着鱼。
这几日发生了太多的事,先是莫名其妙的背上国债,后紧接着又是天子传旨让他担任城门校尉。
沈稻长叹了一口气,心中总有一丝隐隐的不安。
现实已经很明显地告诉自己,历史的车轮发生了变化,自己作为穿越者的先知技能也很有可能随之面临失效。
“如果先知不行,那就只好上点科技与狠话了!”
沈稻现在格外的清醒。
随着他心念一动,系统光幕也是直接浮现在了眼前。
既然汉为酒楼没有在继续营业,那么系统余下的那些创造营销点,自然就可以用来当做科研投入资金了。
随着沈稻心念一动,系统光幕继续刷新。
【系统产品科研中……】
【系统产品科研成功】
【科研产品技术评估:乙下】
【剩余创造营销资金:37000】
【点击此处继续科研】
很快,光幕动态信息区域再次变化。
【科研产品符合创造规则:应用纳米结构瞬态扩展高强度材料伸缩技术,可生成“纳米瞬态高强螺纹钢”!】
额呵呵呵呵,沈稻已经很久没有笑得那么开心了。
“主公,此番该去巡守城门了。”赵祇从前院背来一身盔甲低声提醒道。
“等我钓条鱼上来了再走吧。”
赵祇板起脸再次提醒:“主公,这里面压根就没养鱼。”
沈稻稍微忧伤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淡定说道:“时间紧,任务重,给我披甲吧。”
城门校尉掌雒阳城门兵,第位于北军五校尉相埒,同是比二千石,其职责主要掌管雒阳各城门的守备。
其中也包括守卫城门、管理城门屯兵,维护城门的治安与秩序。
通俗点来讲就是看门的保安大队长
城门校尉需要每天巡视雒阳的十二所城门,分别是平城门、上西门、雍门、广阳门、津门、小苑门、开阳门、耗门、中东门、上东门、谷门、夏门。
城门校尉下属司马一人,主兵,十二座城门设有十一位掌百兵的城门侯,属城门司马指挥,以确保雒阳城的出入秩序。
雒阳十二城门,除平城门受宫城卫尉管以外,其余城门皆由城门校尉手下的城门侯看守。
城门候权力是很大的,只要胆子够大,理论上也可以把皇帝拦在门外。
历史上有位叫郅恽的城门候,依原则办事就曾将玩嗨了的光武帝刘秀拒之门外。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刘宏为什么会让自己担任城门校尉呢?
难道说他背起大汉的国债,刘宏认为他忠君体国?
沈稻作为城门校尉,自然是需要亲自巡视的,其中就不免能遇到一些不认识城门校尉的城门兵贴脸开大。
上东门下,一群城门兵正闲聊着,议论着新来的城门校尉。
“嘿,你们听说了吗?这新来的城门校尉,听说是个商贾出身。”
“不过这来当城门校尉的,哪个不是陛下最信任的人,这商贾能有什么本事!”
“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年头天子卖官,说不定这商贾就是花钱买了这个官当呢!”
“……”
新官上任还未到岗,一些嘈嘈杂杂的错杂声音便已响起,三把火更是直接熄灭了两把火。
听着周围的嘈杂之声,沈稻微微皱了皱眉,总感觉这场面有种莫名的熟悉。
“主公,这些城门兵感觉好热情啊。”
“说了多少遍了,在外面要称官职。”
“唯,沈校尉。”
……
大将军府,议事大堂。
提前坐下身位选择站队嫡长子刘辩一派的谋臣武将们齐聚于此。
何进坐在最上方的主位上,看着手里的这封密报,表情阴郁,一片铁青之色。
宫里不久前传回消息,宦官蹇硕献计刘宏,欲让大将军出兵剿灭凉州韩遂,待大将军离开雒阳后便可以趁机立刘协为太子。
“蹇硕,好一个蹇硕,我必生食汝!”
何进将密报重重拍在桌案上,咬牙切齿道。
如此调虎离山的阴谋,实在是狡诈至极!
若是在自己离开雒阳的这段时间,刘协被皇帝册立为了太子,让生米煮成熟饭,那便为时晚矣!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郁闷,何进将目光投向了大堂内的众多臣子,说道:“今天早上送来的密报,想必诸位都已经看了。”
“诸位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虽然刘宏让剿灭凉州韩遂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情,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阴谋都已经变成了阳谋。
所以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同个阵营的幕僚,看看他们能不能找到扭转局势的办法。
“哈哈,蹇硕这一招卑鄙的阴谋让大将军变成了光明正大的阳谋啊!”堂下作为幕僚的荀攸感慨道。
明知道天子这是在虚晃一招,可是天子下旨又没有办法能够让人拒绝,这才是最为难的地方。
袁绍傲目锐利地扫过议事大堂,最终停留在荀攸身上,冷笑道:“你在此般危急之时,若无破局之计,便莫要浪费我等宝贵的时间,多费口舌了!”
荀攸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我倒是有一计,但不知诸君可敢听否,大将军可敢行否?”
何进眼睛一亮:“本大将军何有不敢的?公达快快讲与我听来!”
荀攸不慌不忙道:“大将军稍安勿躁。天子让大将军出兵凉州剿灭韩遂,此旨虽不可拒,但也并非绝无应对之策。”
他微微一顿,见众人皆凝神倾听,才继续道:“天子龙体欠安,已有御龙升天之兆,此乃我等破局之大所在。”
大将军可先行接旨应允,而后以兵力不足为由,拖延出征之期,言需调集徐州、兖州之兵力,方可成行。
以此为由,便可久居雒阳而不行,如此下来,天子亦无可奈何大将军,蹇硕之计乃自破矣!”
荀攸言罢,大堂内一片寂静。
堂内众人皆凝神思索,都觉得此计颇为可行。
何进更是眼睛一亮,起身拍案叫绝道:“妙哉!此计实乃大妙!公达真乃吾之智囊也!”
四世三公的袁绍则是收起一脸的傲气,自觉地退到了离人群较远的柱子边,默不作声。
一旁始终未置一语的曹操,轻咦了一声,目光灼灼地投向荀攸,嘴里喃喃道:“此人实乃奇人,谋计亦如其人,吾甚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