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除非是毒酒
旅馆方面,则以东西二市周围的坊最为兴盛。
“每年科举,入住旅馆的士子很多吧?”
李恒稍稍勾起一点兴趣。
包郝笑道:“使君可猜错喽!真正入住旅馆的士子,最多占了一成,九成是租赁各坊的庶人宅院。”
这个真是李恒的盲区了。
士子们并不会等到科考之前才姗姗而来,多半会提前几个月来,除了适应场地、气候,最重要的是投行卷。
因为现在不太成熟版本的科举,考卷是不糊名,谁能在考官面前混个脸熟,登第的可能性就大一点点,投行卷也就成了时尚。
提前让可能成为考官的官员,看看士子的诗文,有一个好印象,说不定能因此破格及第呢?
哪怕是落第了,万一被官员征辟为僚属了呢?
租民房,一个月的房租最高是五百文(注1),但可以合租,分摊下来也没多少钱。
过所,就是官府开具过关卡的凭证。
“一般情况下,开具过所的小吏收点吃食,户曹也不会苛责。”
“小吏刻意不开具过所,除了旧怨、摆谱,还有一种可能,拖到上官来查。”
“武德、贞观年,对庶人户籍管得比较死,庶人偷偷出家的事发生,庶人挨笞刑、剃度的僧人挨笞、里坊正挨笞。”
严格的规定,到一定程度连县令都要挨笞,可惜这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
到现在人口翻了一倍多,谁要出家,请便,好像谁多稀罕这一两口人似的。
寺庙嘛,在长安城如雨后春笋一般疯长,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开业寺、会昌寺、崇义寺、楚国寺、兴圣尼寺、并光寺、宏福寺、西明寺、观音寺、崇敬寺、资圣寺、太原寺、光宅寺、众香寺、天宫寺、景福寺、敬爱寺林立。
在官方有度牒备案的僧尼、私度的门徒僧,在长安城里数量近万。
司功参军仲之秋苦笑:“哎,使君,长安城外的寺庙才归雍州管,这些林立的寺庙直接归礼部祠部司管辖。”
李恒一愣,息了想向佛祖借点香火钱的念头。
真是的,两市归太府寺管辖,肥得流油的寺庙归礼部管辖,最肥的两大块被生生割走了啊!
畿县的寺庙虽然也不少,可它不肥啊。
“功曹的祭祀、道佛先放一放,全面整顿医药、学校、官吏考课,以及贡举明经、进士、孝悌力田、茂才事宜。”
据李恒所知,一些黑心药铺在用华山参冒充人参。
还有一些治疗小病的药丸,开始用麦粉糊弄人。
学校含官学、私学,一些不合时宜的教材该剔除,严重歪曲事实的人应该取缔教书育人资格。
吏部考功司的考课一般只到县令与上佐,六曹的佐、史、吏就是州衙功曹来考课了。
唐朝是开了科举,但科举并不是取士的主要渠道,荫官、举荐才是主流,各州贡举明经、进士、孝悌力田都有固定名额。
茂才是唯一不受名额限制的,大意就是指有奇异才能的人士。
孝悌力田是一个成语,含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辛勤耕田。
因为有考课的职权,士曹自动成为六曹之首。
仲之秋询问:“堂尊,医药这一块,发现假药,是罚酒三杯,还是重罚、让药铺继续开,或者是永不准再经营?”
还真别说,只要不出大事,罚酒三杯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道理都懂,圈里总得养几头时不时能割一屁股墩肉的大肥猪吧?
至于肥猪吃的是什么,谁在乎呢?
李恒开口:“雍州没有罚酒三杯,除非是毒酒。”
有些造假,比如猪肉冒充牛肉,纯粹骗钱,要从轻发落也无所谓。
医药上的造假,人命关天,非得严惩不可。
一次重罚、二次封店、三次永不准进入,涉及人命,店主、掌柜、坐堂医陪葬。
长史李义玄重重叹了一声。
其实,杜绝假药、庸医入雍州地界,雍州并非没有一点能力,关键是缺了敢做主的。
能堂而皇之在天子脚下玩假药的人,除了一两个傻大胆,多数人背后都若隐若现地沾着一些关系。
连李义玄都不敢挥刀斩下,也就皇太孙出手,不会让官吏们为难了。
天子脚下的官最难当,头一抬,面前全是上官。
有时候连司农寺太仓署的小小官吏都不敢得罪,否则给雍州发生的禄米,就会变成九年陈的粟、三年陈的麦稻。
大唐粮食的法定存储年限,正好是粟九年、麦等杂粮三年。
“嗯,把雍州医学博士和医学生带上,算他们实践了,辨别出来有赏。”
李恒不相信,堂堂雍州,连一个假药都治不了。
六曹当中,最悠闲的是司兵参军荀飞熊。
“啧啧,这名字,寄予厚望啊!”李恒不禁打趣。
飞熊入梦,说的可不是姜太公么?
雄壮的荀飞熊打了个哈哈:“可惜,吃得太多,飞不起来,只剩下熊了。”
一片怪笑声。
兵曹管兵甲、仪仗、城门钥匙、烽火驿所。
得,到了雍州兵曹,就只剩前面两项齐全,还能管畿县的城门——长安城的城门,归门下省城门郎跟八百门仆管。
烽火驿站更是扯,那是兵部职方司、驾部司的权限范围,轮得到雍州染指?
武举还没有问世,兵曹连举荐武生的权利都没有,可不得闲着么?
从玄武门之变后,雍州的兵权就被剥夺了,折冲府直接收归十二卫管辖。
倒是团结兵(注2),雍州名下有六千三百二十七人。
可惜没啥用,团结兵主要是不长期脱产的地方武装,基本就捆在本地了。
雍州这六千多号人,二十来个县一均分,每县也就三百人左右,正好一个步兵团。
团结兵守土、防贼、救灾,还是很有效果的,打仗就差强人意了。
“荀参军把团结兵这一块抓一抓,尤其是山洪、暴雨、地震时怎么救人,好好研究一番,羊皮筏之类的工具配备到位。”
李恒有意把团结兵往救援上引导。
没办法,有这样的祖父母,李恒知道了什么叫如履薄冰。
-----------------
注1:《变文集》一年十二月,月别五百文。
注2:团结兵起源时间不详,兴盛于武则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