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初三这一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方法,调整学习深度的助力

西西的学习态度很好,学习习惯也很好,但是,某些学科的学习状态总是很不稳定,特别是“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很考验孩子的思想成熟度、对社会和时事的了解程度、对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理解程度等。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的认知不足或成熟度不够,就会在理解题目材料上出现问题。

现在的孩子学习“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经常觉得吃力,主要原因就是思想稚嫩,不了解世事。这和孩子长期缺乏学习以外的活动,家长对分数过度重视等有关。

西西指着试卷上的“走私”两个字问我是什么意思,而类似的问题,她已经问过很多了。由于她平时阅读面的限制,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对视野有要求的知识点,对她来说都有困难。

综合来说,西西在材料阅读方面出现问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视野限制,影响了她对问题的理解;第二是她对问题和材料的解读过于表面化,看不懂问题背后的深层含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三个:拓展法、迁移法、关键词法。

拓展法,就是拓宽视野,增大阅读面,阅读更多的材料,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一般说来,主要的阅读材料有新闻时事、观点评论等,它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对现实进行解读。孩子在阅读这些材料时,就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在思考中看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补上自己的学习漏洞。学习的内容虽然单一,但学习的体系总有可完善的地方,拓展法是完善学习体系的重要方式。

迁移法,就是将文本的问题迁移到生活中,或者换个角度去认知。比如遇到此类题目:一张漫画上,画着一个人手里抱着一堆资料正要逃到境外,却被一只大手抓住,问这张漫画关乎的是国家荣誉、国家主权、国家领土,还是国家安全。西西在这个问题上感到困惑,她一度想选“国家领土”这一项。她认为,这是关于国家主权或荣誉的问题,画中人要外逃不顾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我换了个角度问她:“如果这是我们家的企业,你带着一堆企业的资料,想要外出。请问,这堆资料可能是什么?”“关于企业发展的资料!”“那一旦把它们带到国外,泄露了的话会怎样?”“那企业就危险了!”“那这道题目应该选择什么呢?”“我明白了,应该是国家安全!”她一下子就明白了。通过这样的迁移,把问题从“高处”落到“低处”、从“陌生”变为“熟悉”,帮助孩子理解、优化认知。

关键词法。题目的材料之所以难以解读,可能是因为内容偏多或涉及的知识点复杂。但是,材料中总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和课本有联系、和考点相近、和学科知识有关联的词。我们需要找到这些关键词对应的书本知识点及其联系。

方法固然重要,但很多同学知道了方法,却不一定能用好方法,还需要一定的助力,这个助力就是坚持练习。从“懂”到“会”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只有在了解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训练,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