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新冠病毒感染普通型伴不完全肠梗阻、二氧化碳潴留案
(一)一般资料
曹某,女,78岁,住院号:22×××7。
入院时间:2022年5月22日;出院时间:2022年6月6日;住院天数:15日。
(二)入院前情况
患者长期居住于养老院,2022年5月17日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伴咳嗽、咳痰,为白黏痰,无心慌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不适,送至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予中药(具体不详)治疗,患者仍有咳嗽、咳痰,咳嗽较前好转,咳痰明显,多次复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仍为阳性,遂转入我院继续治疗。
既往高血压病史,服用缬沙坦控制,效果不详,否认肝炎病史。糖尿病病史10年,胰岛素控制每日胰岛素总量32U,血糖情况不良。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哮喘史。睡眠不佳,养老院长期给予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每日各1片控制。
新冠疫苗接种史:无。
(三)入院时情况
患者本次发病以来,精神尚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胃纳一般,睡眠可,大便3日一行,干结,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体温36.4℃,心率8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40/92mmHg。血氧饱和度98%,身高162cm,体重82.5kg,体重指数31.43。神志清楚,推入病房,被动体位,右下肢活动受限,屈髋体位。神志清,呼吸平,精神一般,心肺暂未听诊,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明显浮肿。舌淡红,苔薄黄腻。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1)新冠病毒感染(普通型)。
(2)高血压2级(中危)。
(3)2型糖尿病。
(4)睡眠障碍。
(5)不完全肠梗阻。
2.中医诊断
疫病,湿毒犯肺证。
(五)诊疗经过
5月22日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化验,鼻导管吸氧3L/min,动态血糖监测。5月22日血气分析:酸碱度7.34,二氧化碳分压7.10kPa,氧分压9.84kPa,血氧饱和度94.6%。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4.34g/L,D-二聚体0.74μg/mL。糖化血红蛋白11.1g/dL。给予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抗病毒,胰岛素控制血糖,胸腺法新调节免疫,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缬沙坦控制血压,羧甲司坦化痰,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奥氮平、喹硫平改善睡眠。
2022年5月30日血气分析提示:碱剩余18.8mmol/L,二氧化碳分压9.70kPa,血氧饱和度97.3%,酸碱度7.44,碳酸氢根45.4mmol/L,乳酸1.1mmol/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9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1%,C反应蛋白51.95mg/L。提示二氧化碳潴留,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肺通气功能,精氨酸纠正酸碱平衡,加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二羟丙茶碱解痉平喘治疗,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2022年5月31日血气分析:碱剩余12.7mmol/L,二氧化碳分压7.42kPa,血氧饱和度100%,酸碱度7.45,碳酸氢根38.4mmol/L。患者二氧化碳潴留改善。继续大承气汤灌肠,大黄粉、芒硝混合外敷腹部。加用莫沙必利、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使用利福昔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胃肠动力。
2022年5月31日血糖24.45mmol/L,给予胰岛素泵推控制血糖。中药行气导滞通便。
2022年6月4日患者大便一日两行,腹软,无胸闷气促,叩诊无鼓音,停用高流量吸氧,改鼻导管吸氧3L/min。给予苏子降气汤合厚朴三物汤,至核酸转阴出院。
1.西医治疗方案
(1)氧疗过程:入院时鼻导管3L/min,5月26日改面罩吸氧8L/min,5月30日高流量吸氧,6月4日鼻导管3L/min。
(2)抗病毒治疗:奈玛特韦片300mg口服,每12小时1次;利托那韦片100mg口服,每12小时1次(5月22~26日)。
(3)抗感染治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5月1~11日);左氧氟沙星0.5g,静脉滴注(5月23日);利福昔明0.4g口服,每日2次(6月1~6日)。
(4)免疫治疗:胸腺法新1.6mg,皮下注射,隔日1次。
(5)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41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
(6)营养支持:脂肪乳氨基酸、人血白蛋白、维生素C。
(7)其他:缬沙坦、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羧甲司坦、赖脯胰岛素、德谷胰岛素、二羟丙茶碱、奥美拉唑、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左沙丁胺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莫沙必利。
2.中医治疗方案
(1)2022年5月26日一诊:患者精神差,3日无大便,无胸闷气急,无咳,稍有白痰,无腹痛,胃纳较差,睡眠尚可,心电监护显示心率99次/分,动脉血氧饱和度92%,血压75/39mmHg,腹部膨隆,全腹胀满,叩诊为鼓音,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舌红,苔薄黄根腻(见附录彩色图图3-1)。治拟黄芩黄连泻心汤,辛开苦降,调畅气机,拟方如下:金银花15g,马鞭草30g,西洋参40g,黄芩15g,黄连6g,陈皮15g,紫菀15g,芦根30g,浙贝母15g,桑白皮15g,葶苈子30g,杏仁15g,前胡15g,茯苓30g,薏苡仁30g,瓜蒌皮15g,莱菔子30g,枳壳9g,甘草3g,牛蒡子9g,佛手6g。2剂(2022年5月26~27日)。水煎服200mL,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饭后30分钟温服。大承气汤灌肠拟方如下:大黄15g(后下),厚朴20g,枳实15g,芒硝15g。3剂(2022年5月26~28日)。水煎500mL,每250mL灌肠一次。
(2)2022年5月28日二诊:患者面罩吸氧5L/min,鼻饲中,导尿中,无气促,无发热,无咳嗽咳痰。灌肠后有少量黄色糊状大便,量约100mL。患者神志欠清,不能对答,生命体征平稳,腹部仍较膨隆,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舌诊不能配合。血气分析:酸碱度7.28,二氧化碳分压9.70kPa,血氧分压14.60kPa,血氧饱和度98.6%。提示二氧化碳潴留,暂降低氧流量至3L/min。外科医生会诊后排除器质性肠梗阻,考虑肠麻痹,继续石蜡油鼻饲、扩肛。患者长期胃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既往服用番泻叶导泻,给予番泻叶15g泡饮,给予六磨汤加减行气化湿,健脾导滞,拟方如下:金银花15g,西洋参20g,陈皮12g,紫菀15g,芦根30g,茯苓30g,甘草3g,牛蒡子9g,槟榔9g,九香虫9g,木香12g,乌药9g,大黄12g(后下),枳壳12g,厚朴9g,莱菔子12g,黄芪30g,人参30g。4剂(2022年5月28~31日)。水煎服200mL,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饭后30分钟温服。
(3)2022年5月30日三诊:刻下患者鼻导管吸氧3L/min,鼻饲中,导尿中,无气促,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每日灌肠后有少量黄色糊状大便,量为50~100mL。神志欠清,不能对答,生命体征平稳,腹部仍较膨隆,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舌诊不配合。给予大黄200g+芒硝200g,外敷腹部,同时大承气汤灌肠一日两次,拟方如下:大黄15g(后下),川厚朴20g,枳实15g,芒硝15g。3剂(2022年5月30日~6月1日)。水浓煎,取汁500mL,早晚各250mL灌肠。
(4)2022年6月1日四诊:刻下患者高流量吸氧中,神志转清,无气促气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每日均有2~3次黄色糊状大便,总量为600~800mL。腹部膨隆好转,叩之仍有少许鼓音。舌淡红,苔薄微黄。给予中药和中行气导滞,拟方如下:砂仁6g(后下),豆蔻9g,莱菔子30g,木香10g,枳壳20g,枳实20g,大黄15g(后下)。2剂(2022年6月1~2日)。水煎服200mL,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饭后30分钟温服。
(5)2022年6月3日五诊:患者可简单对答,自诉腹胀减轻,偶有咳嗽,少量白痰,仍鼻饲中。每日2~3次黄色糊状大便,总量500~800mL。腹部无膨隆,无肌紧张,双侧上肢可活动,下肢活动受限。舌淡红,苔薄微黄。给予大承气汤灌肠每日1次,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脾行气,拟方如下:继续大黄200g+芒硝200g,外敷腹部。砂仁6g(后下),豆蔻9g,莱菔子30g,木香10g,枳壳20g,枳实20g,大黄15g(后下),党参30g,茯苓15g,白术20g,炙甘草6g,火麻仁30g,陈皮10g,半夏10g。3剂(2022年6月3~5日)。水煎服200mL,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饭后30分钟温服。
(6)2022年6月5日六诊:今日查房,患者自诉无不适,无腹胀,无明显咳嗽,偶有少量白痰。每日2~3次黄色糊状大便,总量为600~800mL。24小时尿量3350mL。舌淡红,苔薄微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合厚朴三物汤加减,降气疏壅,化痰平喘,润肠通便。患者核酸两次阴性,病情好转,于6月6日出院,拟方如下:砂仁6g(后下),木香10g,枳壳20g,枳实20g,大黄15g(后下),党参30g,茯苓15g,白术20g,炙甘草6g,陈皮10g,川厚朴20g,紫苏子10g,半夏10g。7剂(2022年6月6~10日)。水煎服200mL,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饭后30分钟温服。
(六)疗效评估
1.临床特点 患者属于基础疾病重型,长期卧床,体形肥胖,胃肠功能紊乱,老年习惯性便秘,入院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肠胀气明显,进而出现呼吸衰竭、二氧化碳潴留,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大便通畅,腹胀消失,呼吸功能恢复正常出院。
2.影像学变化 2022年5月25日腹部彩超:肝、脾、肾未见占位,胰腺因肠气干扰,显示不清晰,胆囊充满结石。给予面罩吸氧8L/min;氯化钾注射液鼻饲补钾;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溶液1000mL,维生素C注射液5g,每日1次,扩容营养支持,大承气汤灌肠,石蜡油口服,及胃肠减压、扩肛排气。
2022年5月26日腹部CT提示肠管积气扩张,请外科会诊,考虑肠麻痹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
2022年5月23日胸部CT(图3-2):①右肺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上叶下舌段渗出或节段性肺不张,两侧少许胸腔积液,请复查。②肺动脉干增粗,冠脉少许钙化。
2022年5月26日腹部CT检查报告(图3-3):①双肾多发囊肿,左侧肾上腺增粗。②腹腔肠管积气扩张。
2022年5月30日胸部CT检查报告(图3-4):①两肺多发病毒性肺炎伴吸入性肺炎,较5月23日进展,两侧少许胸腔积液,请治疗后复查。②肺动脉干增粗,冠脉少许钙化。
2022年5月30日腹部CT检查报告(图3-5):①双肾多发囊肿,左侧肾上腺稍增粗。②腹腔肠管积气积粪,请结合临床随访。③腰椎金属内固定中。

图3-2 5月23日胸部CT

图3-3 5月26日腹部CT

图3-4 5月30日胸部CT

图3-5 5月30日腹部CT
3.生化指标变化 (表3-1~表3-4)
表3-1 血气分析

表3-2 血常规、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

表3-3 凝血指标

表3-4 核酸CT值变化

(七)出院时情况
患者神志清楚,自诉无不适,无腹胀,无明显咳嗽,偶有少量白痰,二便通畅。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符合出院标准,患者于2022年6月6日出院。
(八)案例讨论与分析
1.辨证施治思路 本例患者为老年肥胖女性,既往长期胃肠道功能紊乱,有习惯性便秘,靠番泻叶导泻通便。老年便秘常见原因较多,本例患者由于脾肾亏虚,正气不足,祛邪无力,加之本次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肺气不降,气机进一步失常,气滞于中焦,腹胀如鼓,气促气急。故治疗以故护脾胃、调节升降为总纲。其中调气为主,宜宣肺气、升脾气、通腑气,以达到畅利三焦气机而调治便秘的目的;在调气的同时,还要注重补益五脏精气,在肺要宣肺理气,润肠通便,在脾要健运脾土,益气通便。
一诊时患者胸部CT提示两肺病毒性肺炎,咳痰稀薄白痰,大便三日未行,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主方,加用葶苈子、金银花、瓜蒌皮、牛蒡子、马鞭草、紫菀清热宣肺平喘,加用莱菔子、佛手、陈皮理气行气消胀。全方辛开苦降,共同完成气机疏通、宣发及排泄、降浊的全过程,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保证气机在人体内的正常循环,从而气胀得消。同时,联合大承气汤灌肠,以增强通腑功效。
二诊时患者腹胀明显,仍有大便不通,胸闷。给予六磨汤破气宽中通便,治疗气滞大便秘结而有热。肺与大肠互为表里,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要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使糟粕下行。如果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故导致大便秘结。六磨汤中加用金银花、陈皮、紫菀、牛蒡子、芦根宣肺利气,加用黄芪、人参健脾补气,西洋参养阴润燥,全方益气行气,宣肺宽中,养阴润燥,全方位治疗便秘。其中,厚朴与槟榔相伍,既可下有形之实满,又可散无形之痞满。“气贵于行,行则流通,不行则滞,滞则壅塞不通”,故二药合用,可共奏通肠降气之效。
三诊时患者二氧化碳潴留,外敷、口服、灌肠三管齐下。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有泄热通便消胀的功效。
四诊时患者神志稍有清醒,大便已出,腹胀略有好转,但仍有气胀,给予砂仁、豆蔻、莱菔子和中理气,木香、枳壳、枳实、大黄行气导滞。
五诊时患者神志清楚,可以对答,腹胀便秘均显著改善,考虑患者长期脾胃功能紊乱,体形肥胖,偶有咳嗽白痰,证属脾气虚弱,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补气,理气和胃。加用豆蔻、莱菔子增强脾胃健运功能,枳壳、枳实、大黄、火麻仁泄热通便,除满消痞。
六诊时患者已自诉无不适,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合厚朴三物汤加减,降气疏壅,化痰平喘,润肠通便。厚朴三物汤以厚朴为主,行气泄满,大黄、枳实泄热导滞。三药相合,使气滞通畅,实积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再加紫苏子引气下行。
2.用药分析 本例患者腹胀便秘,整个治疗过程离不开调理“气”,气的生理功能为升降出入,一旦气化失常,气机平衡打破,肺气不降,腑气不通,则出现各种病理变化。治疗中运用了各种调理肺气、脾气、腑气之药。整个用药升清降浊,通补结合,润燥结合,共奏阴平阳秘、气化复常之效。
3.得失点 基础疾病重症的老年肥胖女性,由于基础疾病较重,长期胃肠功能紊乱、习惯性便秘,加之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受到了较大影响,故治疗以针对基础疾病为主,新冠病毒感染治疗为辅。本案辨证用药以调理气机为主,补益五脏为辅,以通为补,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陆云飞、陈晓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