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预测
崇拜权威的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媒体也深谙公众的情绪需求和兴趣所在,如财经媒体上每天都有专家对经济事件、股市走势的点评和预测。但建议大家不要过分相信股市行情预测。金融市场系统内部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可以说任何人都没有能力准确地预测出明天股指的点位。在无数人共同博弈的市场中,你不知道其他交易对手明天会有什么操作,买卖背后有什么原因,同样,在前一天晚上发布了盈利的业绩公告,第二天的股价走势也可能完全相反。人们关注专家的预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寻求自我安慰。在潜意识里,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专家跟我想的是一样的”“即便判断错误,也不是我一个人的错,就连专家都会出错,这次的风险是由不可抗力导致的”等。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普遍有定时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每天守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国家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发射气象卫星、运用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所编制的天气预报应该是准确的吧?但实际上,天气预报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准确。想来也是,谁能说得准天上的云团在12小时后会被吹到哪里?后来,天气预报在播报内容上做了调整,不再预报明天的天气是晴还是下雨,而是改成降水概率是百分之几十,即只告诉大家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大概是多少。
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东西精确性更高、规律性更强。从比萨斜塔上落下的铁球总不会由于主观因素,导致这次用时比上次要长很多吧?因为在实验前,所有的物理变量和运用规律都是确定的,结果也是确定的。而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让我们意识到,上帝也会“掷骰子”,在微观世界里充满着概率问题。现实中,变量太多使预测的难度大幅增加,进而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任何预测模型都无法囊括所有变量。而为了降低研究难度,简化后的模型得到的结果就不是那么精准,而且由于忽略了不太重要的因素,在极端情况下也会导致预测结果与真实情况产生极大偏差。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由于人类行为难以预测,要做到精确的预测更加困难。大到总统选举、小到篮球比赛,不到最后一刻,都很难断言谁会获得最终胜利。而经济和金融市场更是有亿万人共同参与,每个个体的一点点变化都可能导致难以预知的结果。金融系统是庞大的、混沌的体系,想要准确预测是几乎无法做到的。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但这只蝴蝶不会被预测模型所包含。
谁能想到,2023年上半年,美国位列第16位的硅谷银行会在众多储户集中取钱的累积作用下,最终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危机,股价曾单日下跌超过60%。硅谷银行最终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从而实质性破产。
《三体》小说中有一个场景:即使运用永恒的规律来预测,也无法得到准确而有意义的预测结果。
丁仪没有理会白艾思的话,指指夕阳中的沙漠说:“不考虑量子不确定性,假设一切都是决定论的,知道初始条件就可以计算出以后任何时间断面的状态,假如有一个外星科学家,给它地球在几十亿年前的所有初始数据,它能通过计算预测出今天这片沙漠的存在吗?”
白艾思想了想说:“当然不能,因为这沙漠的存在不是地球自然演化的结果,沙漠化是人类文明造成的,文明的行为很难用物理规律把握吧。”
“很好,那为什么我们和我们的同行,都想仅仅通过对物理规律的推演,来解释今天宇宙的状态,并预言宇宙的未来呢?”
影视界不断涌现很多高票房电影,但在电影正式发行放映之前,是很难预测票房能达到多少的。例如,把黄渤带到大众面前的《疯狂的石头》,当时因为资金紧张,剧组只收到350万元的投资,导演宁浩请不起大牌演员,只能低价请朋友出演,可见这个电影剧本并不被投资者看好。但谁能想到,这部电影一跃成为黑马,虽然票房只有不到4000万元,但与350万元的成本相比,投入产出比极高。
在经济领域中,要准确地预测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根据英国金融顾问机构Fathom Consulting的一项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1998年开始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了194个国家的469次经济衰退,其中只有17次是提前一年预测到的,预测的准确率不到4%。准确率这么低的预测已经没有什么价值。
在巴菲特的眼中,不管是经济预测、市场预测还是个股预测,在投资实践中都没有多大意义:“任何预测市场的行为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任何成功的投资从来都不是由预测市场得来的。”“我对于预测未来没有任何兴趣,我将永远坚持我的想法。预测未来除了会浪费时间以外,另一个坏处就是它会让我们手足无措,酿成大祸。”
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的彼得·林奇(Peter Lynch)也曾说过,他从不相信谁能预测市场,并认为风险是不可被测量的,未来的发展也不可能通过历史测量出来。总之,利用现有知识去预测宏观经济,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预测是否准确取决于多种前提条件和假设。所以,不要过分依赖预测来做出判断,更不要迷信所谓的“一致预期”。虽然专家们根据丰富的理论及经验提供了专业的判断,但仍不能消除投资本身作为超级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精准地预测是极其困难的,没有人拥有能够看清未来、精准预测的“水晶球”。
那些历史上被人们视为伟大的投资,往往都是在普遍不被人看好的时候发生的。比如成名于次贷危机的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他在抵押信贷市场上选择了赔率更高的那一侧,成为市场中的少数派。但从结果上看,他押对了:最终为他自己和他的投资者大赚了200亿美元、特立独行的逆向思考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一般对经济或金融市场进行预测,都是建立在历史数据或个人经验之上,把现在的情况与过往的情景做对照,再对未来走势做出线性外推或拐点预测。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可以收集无数的场景资料,预测股市好像也变得很容易。但人的复杂性和由数以亿万计的人组成的复杂系统仍然是难以破解的系统性难题。当前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但是有亿万人参与的博弈系统仍然是难以逾越的世纪难题。在持续输入复杂体系以及亿万人参与博弈的前提下,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仍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