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信帛揭露郐国夫人过往,牵出家族隐秘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柔和的光线在姬陶的床边铺展开来,带来一丝温暖。姬陶睁开眼睛,望着头顶的木梁出神,思绪还停留在昨晚的繁杂梦境里。他坐起身,轻轻舒了口气,正准备穿衣起身,便见到舒满已经悄悄推门进来。
“国君,您醒了?”舒满轻声说道,带着恭敬的笑意走上前,手里拿着一套干净的衣物。
姬陶微微点头,看到舒满熟练地帮他整理床铺和衣物,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暖意。他的目光不由得停留在舒满的脸上,恍惚间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社会的母亲。母亲总是那样无微不至,总是担心他是否吃得饱、睡得好,总是为他准备好一切,而自己却常常因为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感到负担沉重。
此刻,看着舒满的身影,姬陶的心情却出奇的放松。舒满虽然也像母亲一样照顾着他的起居,但从不催促他做任何他不愿做的事。舒满手脚利落地为他准备好洗漱用具,将温水倒入铜盆中,然后微笑着站到一旁,仿佛早已熟悉国君的每一个动作。
“国君,今日还需要做些什么?”舒满一边细心为他整理衣物,一边轻声询问。
姬陶走到铜盆前,低头洗了把脸,凉凉的水让他精神一振。他看着镜中水面映出的自己,淡淡笑了笑:“没什么特别的事。舒满,我以前总觉得生活繁忙,今天倒觉得轻松不少。”
“国君最近事务繁忙,能放松一下自然是好事。”舒满微笑应道,声音温和而不失关怀。
姬陶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久违的温暖感,仿佛身处在这陌生的古代世界里,还有一种现代生活中的那种熟悉与安心。不同的是,舒满从不会像现代母亲那样,担心他是否学习够努力,是否有前途,是否能应对接下来的挑战。相反,舒满的一举一动都带着古代人的含蓄和从容,那种无声的关怀让姬陶感到一种温柔的支持。
舒满为他整理衣领,动作细致而轻柔,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管家,但其中却少了现代生活中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姬陶抬头看着她,微微一笑:“你这样细致地照顾我,总让我安心。”
舒满一愣,随即露出温暖的笑容,轻轻应道:“能为国君分忧,舒满自当尽心。”她继续低头帮姬陶整理发髻,神色专注而平静。
姬陶望着窗外的阳光,心情似乎也变得更加明朗。这一刻,他觉得无论身处何地,有人默默为他打理一切,就像舒满、像现代的母亲一样,都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刷洗过后,阿磊就带着穿着随从服的蔡利过来了。
“蔡利,今日带你去见嬷嬷。”姬陶平静地说道,内心却在权衡着事情可能的情况,来探一探嬷嬷的反应,以此确认她的真实身份。
蔡利虽然神情有些拘谨,但他还是点了点头,恭敬地回道:“是,国君。”
阿磊和蔡利迅速准备好,三人一行带上几名随从,向着大姐姬璇的居所出发。一路上,寒风凛冽,积雪覆盖着大地,整个郑国都笼罩在年关前夕的寂静与寒意之中。
当他们来到大姐的居所门前时,姬陶还未敲门,就隐隐听到了大哥原繁与大姐姬璇的笑声从院中传来。姬陶轻轻一笑,心中泛起一丝暖意,兄妹三人难得有这样轻松相聚的时刻。
阿磊上前敲门,片刻之后,嬷嬷便推开了木门,迎接他们。她目光扫过姬陶一行,先是轻轻颔首,随后将他们请入院内。
蔡利在后面略显局促,眼神在嬷嬷身上逡巡了一会儿,却并未有任何特别的反应。嬷嬷神情平静,仿佛只是对姬陶随从的一瞥,并未多留意蔡利。
姬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逐渐有了判断:蔡利与嬷嬷并不认识。进入堂屋后,蔡利的目光四处寻找,显然屋内没有他认识的人,嬷嬷送上茶水后便悄然退出,一切都显得再平常不过。
姬陶沉默不语,内心却在快速运转。嬷嬷并未认出蔡利,甚至毫无异常反应,这更让他确信——嬷嬷并非蔡利的亲妹妹。此时,姬陶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结论,嬷嬷隐藏着更大的秘密,但他暂时不动声色,继续观察着事态发展。
三兄妹终于第一次坐在一起,围着暖炉,谈天说地。姬陶与大哥原繁讨论了即将到来的洛邑之行,如何争取更多的支持,如何为郑国谋取利益,而大姐姬璇则静静聆听,有时插入一两句,话题不时从国事转到家事,气氛逐渐变得轻松。
时光飞逝,转眼已近黄昏,姬陶起身准备告辞。就在此时,他随口问道:“大姐,嬷嬷呢?怎么这么久不见她?”
姬璇这才意识到嬷嬷自从奉茶后便没有再出现,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连忙吩咐仆人去找嬷嬷。不料,片刻之后,仆人脸色煞白地跑了回来,声音颤抖:“公主,嬷嬷……嬷嬷她……上吊自尽了!”
堂屋中瞬间陷入死寂,三兄妹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姬璇听闻嬷嬷自尽,整个人顿时软倒在椅子上,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姬陶与原繁也面露震惊,阿磊迅速跑到嬷嬷住处,查看嬷嬷的情况。嬷嬷的身体悬在半空,脸色已经青紫,双眼紧闭,旁边还有一封信帛被放在显眼的地方。
阿磊谨慎地将信帛取下,转交给姬陶。
姬陶展开信帛,信帛中内容迅速揭开了嬷嬷——郐国夫人的真实身份与过去。
“姬陶、姬璇、原繁,汝等三人,见汝等相聚甚欢,吾心甚慰。然吾今日之行,终归宿命。吾之真实身份,至今方敢告汝等知晓。”
信帛中每一句话都带着深沉的痛苦与悔恨。郐国夫人自称为当年郑武公借地时遇到的郐国夫人,因一见钟情,不惜帮助郑武公灭掉自己的祖国,以期能够相伴左右。然而事与愿违,郑武公原有正妻,郐国夫人始终无法获得名正言顺的地位。
信帛中还提到,她跟郑武公生下了一子一女,便是原繁和姬璇。正妻去世后,女儿姬璇被交还她抚养,但身份始终无法公开。她只能以原配媵妾的身份隐姓埋名,默默伴随在姬璇身边,甚至无法以母亲的名义承认自己的孩子。
“吾曾期盼,武公能够与吾再续前缘,然他再娶武姜,吾再无容身之地,地道亦被封锁,吾之身份隐于世,终此一生。”
信帛中提到,武姜进宫后,郐国夫人彻底失去了与郑武公的联系,昔日为爱付出的一切,最终沦为泡影。
信帛中所述的每一段都如同重锤,打在三兄妹的心上。他们一直以为的平静生活,竟是建立在如此巨大的谎言之上。
“吾此生无悔为郑国尽心尽力,然至今方觉,吾之所为皆为一场空梦。汝父受困于内外压迫,难堪武姜之力,终于自戕。吾亦无颜苟活,唯留此书与汝等,望汝等谨记郑国之重,不负汝父之愿。”
信帛的末尾,嬷嬷提到了父亲的死因,字字句句透露出她内心的痛苦。她亲眼目睹了郑武公的挣扎与无奈,亲手送走了心爱的男人,却又被迫隐居在这片孤寂的院落中,直至今日自尽。
姬陶放下信帛,双手颤抖,心中翻江倒海。这一切是他从未预料到的真相,嬷嬷竟是他们的亲生母亲,而父亲的死因更是出于种种内忧外患的压迫,直至心力交瘁自杀而亡。
嬷嬷——或者说,郐国夫人,在信帛中提及的那些过往片段,仿佛一把利刃刺入姬陶的心底。他回想起父亲生前的每一个细节,种种迹象都开始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