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拜访杨庶堪
甚至,这几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也唤醒了他的青春热血和曾经的理想,所以,赵吾君在读过了这六篇文章之后,对这位名叫冉洪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不解。
俗话说,文为心声,看文章就能看出,作者怎么着也应该是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正义感的爱国有志青年,怎么着也不可能、不屑于参与这种江湖恩怨,堕落为一名冷血杀手。
可是,目前,案件调查的种种证据、细节,又都指向了这位名叫冉洪的青年,要说他没有参与到刺杀沈杏山的案件之中,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他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他有着怎么样的过去和经历?他到底参与了杀害沈杏山吗?一个有能力写出,并且在申报头版发表这些文章的人,为什么要参与这种江湖仇杀呢?
赵吾君的心里,满是疑问,他真不愿意相信,这个案子是冉洪做的。
赵吾君前思后想,脑海里,理智与情感反复交锋,最终,作为一名侦探的理智告诉他,写文章的冉洪,的的确确是一位爱国有志青年,但是,他也的的确确参与了刺杀沈杏山的行动。
至于为什么,一个人身上有这种看似非常矛盾的行为,那一定是背后有什么隐情和故事,逼着他,不得不这么做,赵吾君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于是,在英租界总巡捕房探案处讨论沈杏山之死的案件时,赵吾君网开了一面,虽然提到了冉洪的嫌疑,却没有提起申报的文章,并且只是把冉洪当做了几个嫌疑人之中的一位。
英租界巡捕房没有华埠的办案权,按惯例,只能对这种嫌疑人发出协查通报。
此时的英租界巡捕房,要想直接与全国各地的警察系统协作办案,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他们只能先把案件通报给华埠的上海县司法处,再由上海县司法处出面联络冉洪所在的辰都县司法处。
就这样,冉洪成为了沈杏山被杀案的嫌疑人,一封协查通报,正在遥远的路途上,向着辰都而来。
说起来,赵吾君能够发现案件真相,一点儿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冉洪,叶绍堂,贾耀武,三个人中,没有一个,真正做过类似刺杀沈杏山的这种事情,即使事先考虑得再全面,也难免露出了一些破绽。
贾耀武倒是杀过不少人,可那是在战场上,与城市里的杀人,完全是两个概念。
叶绍堂也没少打打杀杀,可那种江湖血拼,与城市里的杀人不留痕迹,压根儿不在一个层面。
至于冉洪,这方面更是一个小白,思考、分析起来头头是道,真的动起手来,不说漏洞百出,起码也还是露出不少破绽。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一个普通的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杀手,要想做到完美谋杀而不留下任何破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经过几次实战的洗礼,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基本是天方夜谭。
可是,这一切,远在辰都的冉洪,哪里会知道。
此刻的冉洪,正跟着刁二爷,以尹昌衡弟子的身份,拜访着三川省政府的负责人,杨庶堪。
杨庶堪,字沧白,今年38岁,三川省巴县人,早年即加入同盟会,投身反清大业,是逸仙先生的忠实信徒,民国七年(1918年),三川护法之战取得胜利后,逸仙先生下达任命,他才成为了三川省政府的负责人,熊克武同时被任命为三川督军。
一身中山装的杨庶堪,个头不高,脸上戴着一副圆框儿眼镜,留着八字胡须,身上散发着浓浓的知性、儒雅气息,待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哦,你们是硕权先生的拜兄和高徒?幸会幸会,我和硕权先生也算是老熟人了,辛亥之前,我们就打过交道,说起来,虽然我比硕权先生略长几岁,但在三川,他这个第一任大都督,还算是我的前辈,你们今天过来找我,是硕权先生有什么事吗?”|
刁德良刁二爷客气地说道:“沧白公,感谢您百忙之中,拨冗相见,这次我们俩来拜见您,确实是为了昌衡。
您晓得,昌衡出狱之后去了南京,现在住在上海,前不久,我这师侄去了一趟上海,昌衡说起,想回到辰都,开一家药厂,实业报国,也造福一哈乡梓,我俩这次来拜见,就是想来了解哈,他回来办工厂,省里是啥子个政策。”
杨庶堪闻言,高兴地说道:“欢迎呀,欢迎,硕权先生愿意回来办药厂,这可是咱们三川的一大幸事,你们同硕权先生讲,我代表省政府欢迎他回到辰都,发展实业。
咱们三川,工业底子太薄,他能回辰都办厂,我一定亲自协调,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保证帮助他把工厂办起来,这点你们可以请他放心。”
“沧白公,不瞒您说,估计您也晓得,昌衡毕竟做过咱三川的大都督,他回来的话,只怕军方好多人,会有些反对,虽然他已经下定决心,只做实业,不再挨军方的边边,可还是难免有些顾虑。”
杨庶堪苦笑了一下,“刁先生,你也清楚目前咱们三川的局势,说山头林立,一点也不过分,况且,我这省政府,也管不到军方。
不过,熊督军那里,还有咱们川军的几位师长那里,我倒是可以打打招呼,他们应该会给几分薄面。
军方的这些将领们,说到底,还是担心硕权先生在军方的影响力,但如果硕权先生从此不与军方发生关联,我看,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你们还是请硕权先生回来,辰都到底是故乡,办起什么事儿来也方便,有什么我省政府能办到或者协调的事儿,我保证全力支持。”
“那就拜托沧白公了,请您无论如何跟熊督军和其他军方的将领好好说说,昌衡现下也没有兴趣再参与军方的任何事,请他们放心。”
“好,我一定尽力而为,你们也费费心,劝劝硕权先生,咱们一起努力,务必请硕权先生回到咱们三川办厂。”杨庶堪爽快地答应道。
告别杨庶堪后,刁二爷带着冉洪,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辰都县知事、县议会议长等数人,通报了尹昌衡希望回到辰都办药厂之事,政界各方自是表示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