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朱高煦两千骑兵,入驻北京!
朱高煦的能力毋庸置疑。
处理这等局面,是完全足够,其还是朱家皇室。
太宗皇帝的嫡次子,仁宗皇帝的亲弟弟,宣宗皇帝的二叔。
此事,坐在龙椅旁侧,垂帘听政的孙若薇眉头紧锁。
不悦道:“于谦,你可知,这朱高煦野心勃勃,倘若让他进京。”
“若是其谋权篡位,又当如何?”
没错,朱高煦的军事能力确实是大明朝顶尖。
可其野心也很大。
让朱高煦进京,无异于引狼入室。
到时候,整个朝堂都会超出自己的掌控,等营救回自己儿子的时候。
朱高煦会将权力还回来吗?
显然不可能。
要是将皇位拱手相让,还不如南迁。
于谦开口道:“既然太后担心汉王篡位,那便诏赵王入京。”
相较于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的野心是要小很多的。
其能力虽不如朱高煦,可也完全足够掌控现在的局势,最起码保住北京城还是没有问题的。
孙若薇依旧是质问道:“赵王?赵王心狠手辣,若让其掌权,我和皇上岂有活路?”
于谦咬着牙,望着孙若薇。
没想到,都已经这个时候,孙若薇居然还在担心自己的权势被瓜分走。
国家要是亡了?那遭殃的可是整个中原王朝。
宋朝时候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汉人被当作食物,奴隶,欺压百年之久。
难道这等局面,还要重演一遍?
徐有贞望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直接顺着孙若薇的话说道:“于谦,这汉王和赵王,今年都已经年过六旬。”
“让他们二位进京,恐怕未免也太过劳烦两位老人家了,都已经这个年龄,你确定他们还有能力和精力来抵抗鞑靼部的入侵吗?”
对此,于谦却依旧是怒怼道。
“荒谬之言,当年太宗皇帝,六旬余五的年龄,不还是照样亲征北伐?”
“将年龄和能力绑在一起,迂腐的腐儒!”
年龄大,能力没有衰退的人物很多。
姜太公七十二岁遇到周文王姬昌。
百里奚蹉跎半生,七十岁才遇到秦穆公。
晋文公重耳六十二岁才重回晋国。
司马懿熬死三代曹家君主,七十岁成功发动政变等等。
能力从来都和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实这些人就是害怕朱高煦和朱高燧进京。
“于谦,你到底是忠心谁?皇上现在只是被俘,还没死,你怎么就着急选择下一个主子了?”徐有贞说不过,便开始从侧面抨击于谦。
于谦愤怒指着徐有贞,以及其身后百官,斥责道。
“你们若是忠心于皇上,当初皇上想要御驾亲征的时候,你们就不应该同意!”
“现在皇上被俘了,你们倒是替皇上考虑了?”
“那当初为什么不听我劝,全都在撺掇皇上亲征,只为讨好,为了你们头戴的乌纱帽!”
“要问也是我问,你们到底有没有忠臣之心!”
朱祁镇想要亲征的时候,满朝文武为了讨好朱祁镇,都同意。
说什么,朱祁镇有太宗皇帝的风姿。
只有他还有兵部尚书邝堃劝朱祁镇不要亲征。
可最后,朱祁镇还是亲征了,邝堃则跟随,帮助朱祁镇管理军队。
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副局势。
邝堃战死,英国公张辅,内阁首辅也都死在了土木堡。
听着于谦的话,孙若薇能够感觉到,他在怪罪自己。
怪自己没能及时劝谏朱祁镇不要亲征。
“于谦,这里是金銮殿,不是菜市。”
于谦听着孙太后的语气,心中无奈,看样子,孙太后无论如何也不会松口。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既然太后不愿诏汉王和赵王,那臣等,恳请太后拥立郕王为帝,以安军心。”
朱高煦和朱高燧是进京摄政,而郕王朱祁钰,则必须拥立为帝,才有足够的分量安定军心。
群臣闻言,这下倒是没有人说不了。
相较于朱高煦和朱高燧,郕王朱祁钰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况且,在朱祁镇出征的时候,便让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师,就是为了防止意外。
思绪良久,孙若薇暂时没有做出决策,只是开口说道:“诏,命郕王朱祁钰暂代国政。”
“至于拥立之事,容我思绪几日。”
给予朱祁钰监国职权,这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可拥立一事……那自己儿子怎么办?
总不可能,一个国家,两个皇帝吧。
于谦思绪良久,而后开口道:“既然太后不愿意诏两位王爷进京,还恳请太后,即刻下诏,封赏两位王爷,并命其离开藩地,即刻前往南京,以安定南方。”
徐有贞连忙驳斥道。
“两个年过六十的老头子,难不成,你还担心他们会造反?”
“汉王和赵王,能提的动刀吗?”
很显然,于谦的想法就是让朱高煦和朱高燧离开藩地,乐安距离北京城实在是太近了。
只要朱高煦有不轨之心,到时候,朝廷面对的不止是瓦剌部。
还有朱高煦。
光是一个也先,就让他们手忙脚乱。
要是朱高煦掺和一下,到时候,他们就更完蛋。
“行了,于谦,两位叔叔年事已高,就不要折腾他们二位了。”
“退朝。”
……
殊不知,此刻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已经在带兵赶来的路上。
他们都知道,既然想要篡位,那必须行军速度。
需要在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入驻北京。
想当初。
朱棣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江,直取应天府。
史书写的清清楚楚。
藩王想要依靠攻城略地当皇帝,几乎不可能,也没有成功的。
哪怕是李世民,也都是依靠控制长安城,才成功登基。
“二哥,已经三天了,我们还在梦境里。”
“那我们现实世界的身体怎么办?不会饿死吧?”
朱高煦开口道:“放心,现实世界的时间,和梦境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样。”
闻言,朱高燧便没有顾虑,率领军队,全速前进。
因为时间仓促,他们只携带了两千骑兵。
大部队则是在后面。
兵力总共也就一万多。
或许在以前,这点兵力,都不够塞牙缝。
可现在,土木堡之战,五十万军队折损过半。
京师估摸着,连过万的守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