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章 骨折
太子妃和两个侧妃知道了太子的事也赶忙赶了过来,看着太子这样,都哭成了泪人。
天皇和天后知道了消息也赶紧赶了过来。
看着床榻上病恹恹的李一,我哭了起来:“儿呀,咋就成了这样了呢,要好好修养,这三个月啥都别干,好好修养,养好了再出去,别管什么骑射了。”
李一见我和天皇都来了说:“母后,父皇,儿臣不能给你们行礼了,你们不用担心儿臣,儿臣修养三个月就恢复了。”
安国夫人接到了消息也过来了。
安国夫人看到李一这个样子,一下子就哭了起来。
“儿呀,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了?”
安国夫人哭的是伤心欲绝,她把这个孩子从小抚养到大是有感情的。
定远夫人收到了消息也赶了过来。
“太子哥哥,你要尽快的恢复呀。”
“没事,不用操心我。”
一群人围着李一,对李一嘘寒问暖。
过一会,天皇天后走了之后,太子妃和侧妃们哭的痛彻心扉。
“别哭了,烦不烦。”
太子妃和侧妃立马止住了声音。
李一躺在床上左思右想,这算个什么事呢,就为了赌一口气,弄成了这样。
三个月后。
李一养好了自己的腿,想出去走走。
这三个月李一没有出门,可是憋坏了。
“周仪,陪我出去走走吧。”
“是,太子殿下。”
周仪陪着太子殿下在宫廷里面走了走,看着这外面的鸟语花香,呼吸着新鲜的气息。
“这三个月没出来透透气,这出来透气的感觉真好。”
周仪看着这周遭的场景,深情款款的对着李一说:“只要殿下愿意,臣妾愿意天天陪在殿下的身边,陪着殿下欣赏风景,体会这世间的美好。”
李一看着周仪,也深情款款的说:“有妾如此,夫复何求。”
周仪也很开心,能这样陪着殿下,这三个月,周仪日日陪在殿下的身边,给殿下读书,说话,陪着殿下解闷。
太子妃也来过几次,但是还是交给了周仪照顾。
周仪就这样日日陪伴在殿下的身旁,跟殿下的感情更加深厚了一点。
吴侧妃也来了几次,但是她比较的聒噪,李一不太喜欢聒噪的,就让周仪一个人陪着他。
这三个月他想了很多。
胡思乱想,想着这些事,想着过往的点点滴滴,这些事在这三个月内他都仔仔细细的想了一遍。
他一直跟着他的三弟置气。
三弟是如此的优秀,父皇和母后也都经常夸奖他的三弟,所以他心里不服气,总想着胜他三弟一头。
这个期间,他的三弟也来看他了。
那天李旭看着他说:“大哥,好好修养自己的身体,养好的身体再比试比试。”
李一当时躺在床上,虚弱的应承着:“三弟,我都这样了你还打趣我。”
平定公主也在旁边打趣李一:“大哥,你修养好了再给三弟大战几百个回合诶。”
“好好好,等到大哥好了,再陪你们玩一玩。”
李一在床上虚弱的回答着。
李旭和平定公主也没有太打扰,送了些补品,说了几句话之后就走了。
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天皇和天后想要李一和李旭当监考官,这件事就交给了李一和李旭处理,对他们俩来说也是一种磨练。
李一和李旭说:“定不辜负父皇母后的信任。”
就这样,李一和李旭主持这一次的科举考试。
李一组织文试,李旭组织武试。
各地的考生都住到对应的旅馆开始准备着这一次的考试。
这次的考试异常的重要,是选举出文状元和武状元的考试。
旅馆门口,来往各地的考生都拉着自己的行李住进了旅馆。
考生李生因为拮据看着旅馆发呆,没想到正好遇到了前来探视的李旭。
“书生何以这样踌躇,不进去吗?”
谁承想那个书生说:“奈何囊中羞涩,所以无法居住,准备找个破屋居住。”
李旭看着这个书生,面容清秀,有一股常人没有的书卷之气,看起来就是饱读诗书的料。
李旭知道了情况之后对着侍从说:“拿出一些银两来。”
说着,侍从就拿出一些银两来给了那个书生。
那个书生婉拒:“使不得,使不得。”
李旭开口:“公子看起来气度不凡,将来肯定成就非凡,还是收下吧,等到以后公子飞黄腾达了之后再来报答我。”
说着,李生也不再推脱,拿到了银两就走了。
李旭看着远去的背影,看着这些络络不绝的考生,吩咐侍从:“查一查,今年还有多少考生苦于钱财没有住处,朝廷拨出来一些银两来,给他们安排一个住处,不要耽误了考试。”
“是,季王殿下。”
说着,李旭回到府中立马写了折子给天皇天后,禀明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天后拨款支助这些人。
怕事情处理太慢,李旭又赶紧上宫中直接把折子递给了天皇天后。
我看了李旭的折子,沉思了一会说道:“历年考生考试的时候住处都是一个问题,旭儿有如此的心性母后甚是开心,但是朝廷也缺乏资金,就拨一点款项给这些人解决燃眉之急吧。”
李旭见天后批了,赶紧说:“谢谢天后。”
李旭得意的走了。
能解决考生的住宿问题,也是大功一件。
回到府中,侍从给李旭说:“季王殿下,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得给太子知会一声,免得太子多疑。”
李旭说:“我那个哥哥诶,心性善良,不会计较这些的,更何况这次考试他管文试,我管武试,又不互相干扰。”
说着,就心情愉悦的去巡视考场办理的怎么样了。
那边,李一卧在书桌前左思右想,到底要说什么样的考题呢,科举考试分为笔试和殿试,胜出者会参与殿试。
比试分成三次考,李一拼命的想考试的题目。
武试交给了他的三弟李旭,这一次,他一定不能落了下风。
科举考试如期举行,第一轮的考试,李一出的考题是:怎样看待刘邦对韩信。
各个考生知道了考题之后都头疼,这样的题目该怎么写,有的知道了题目的就开始埋头苦写。
李生也在这文试的考试之内,看到题目之后,开始打理自己的思绪,准备好怎么写,这样的考试题目,好写也不好写,一不小心写不好了可是杀头的大罪。
考生们一个个直摇头。
还有的骂骂咧咧的说是谁出的考题,这么的刁难人。
经过了两个时辰,第一轮考试结束了。
有的考生兴高采烈,得意洋洋,有的考生捶头上气,叫苦连天,有的面无血色,嘴里面还嘟囔着:“今年的考题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