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兵临城下
天色破晓,晨曦微露。
阳光稀稀落落洒在上庸城,却未能给城中沉闷的氛围带来多少生气,只有寥寥几缕炊烟,在寂静的空气中袅袅升起,仿佛也透着几分无精打采。
城墙之上,士兵们身姿挺拔,目光警惕地望向远方。城下堵水潺潺,波光粼粼,仿佛要晃得人睁不开眼。申耽与申仪兄弟正缓缓踱步,仔细巡城。
申耽身形魁梧壮硕,脸庞方正,浓眉之下,颌下一把浓密黑须,随着微风轻轻飘动。而申仪身形略显单薄,面庞狭长,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透着几分精明与狡黠。
“之前派去南阳向曹军求援的细作呢?可有消息传来?”申耽眉头微皱,面色凝重,转头看向身旁的斥候,沉声问道。
斥候赶忙单膝跪地,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说道:“回将军,细作那边还未传来消息,想必路途遥远,事情繁杂,还需些时日。”
“那近日听闻房陵刘备军有异动,可有确切消息?他们是否有来袭的迹象?”申仪接着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
斥候恭敬地回道:“目前尚未探查到刘备军有大规模行动,但仍不敢松懈,我等正密切监视。”
兄弟二人听完,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与疑惑。
申耽顿了顿,顺势分析道:“房陵近在咫尺,敌军若来袭,最多也就三五天的路程。房陵已经被拿下十天有余了,若他们动作快,早就该奔赴上庸,可如今还没动静,莫不是房陵那边出了什么状况,被牵制住了?”
申仪眼睛一亮,脸上浮现出一丝侥幸之色:“兄长所言极是,说不定他们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咱们上庸。或许是刘备在汉中虽胜,但损耗极大,后续兵力调配不足,房陵之军也在等支援呢。”
申耽摇了摇头,一脸担忧:“哪有这么简单,如今汉中、房陵俱已落入刘备之手,早就对我们形成了包夹之势,他们来袭只是早晚的事而已。”
接着又道:“想那刘备,竟能在汉中大败曹操,实在令人惊愕。当初谁能料到,他竟有如此能耐。”
申仪神色复杂,咬咬牙说:“这刘备确实不容小觑,他这一胜,四方震动,咱们的处境愈发艰难了。”
申耽回望了一眼守城的士兵,然后偷偷牵动申仪的衣角,待两人走至一个僻静处,申耽正色道:“贤弟,如今局势不明,曹军援兵未到,我看不如就此投降汉军,也好保全我等将士与城中百姓性命。”
申仪闻言,脸色骤变,反驳道:“兄长何出此言!我等在上庸经营多年,怎可轻易投降?况且曹军援兵迟早会到,只要我们坚守待援,定能击退汉军。”
申耽摇了摇头,耐心劝道:“贤弟,刘备素有仁义之名,若我等归降,想必也不会亏待我们。如今抵抗,只会徒增伤亡。”
申仪却不以为然,撇了撇嘴说:“兄长,依我看,咱们先抵抗一阵,如此便能抬高身价。到时候刘备为了劝降,必定会许以更高的高官厚禄,这对我们岂不是更好?”
“可万一抵抗让刘备雷霆大怒,那时该如何收场呢?”
“那就反了他的,跟他拼了。”
面对申仪的愤愤不平,申耽眼中满是茫然:“何去何从,估计也只能问问老天爷了吧……”
就在两人茫然徘徊间,上庸城西北方远处的水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
舰队缓缓驶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破浪前行。舰队之首,一面巨大的赤底黑龙旗帜迎风招展。
随着船队的逐渐靠近,激昂的鼓乐之声也随之响起,如同战鼓催征,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舰队之上的士兵们,身着统一的战甲,手持锋利的兵刃,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齐声唱着激昂的战歌,歌声嘹亮,气势恢宏。
申耽和申仪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得瞪大了双眼,一时竟呆立在原地,脑海中已经联想到了那位在乱世中崛起,威震四方的枭雄。
申耽率先回过神来,神色慌张地说道:“贤弟,看来这是刘备的大军到了,想不到声势如此浩大,莫非是要将我们一举歼灭?”
说着,他眉头紧锁,满脸疑惑,“且慢,刘备自汉中乘船而来,必然要经过旬阳,如今他却毫无征兆地突然杀到,难道……旬阳已经失守了?”
申仪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强装镇定道:“大哥,先别慌,咱们城内还有兵力,且看他接下来如何行动。”但他的眼神中,已然没有了刚才的自信。
随着舰队的逐渐靠近,只见一艘高大的战船缓缓驶到最前方,船头站着一位英姿飒爽的将领,正是刘封。刘封身着筒袖战甲,威风凛凛,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在上庸城上,申氏兄弟仔细俯视船队的同时,刘封也认真打量着眼前的这座小城。
上庸城池不大,周长目测不过五里,虽非雄关巨隘,可却小巧险峻,其三面皆被碧水环绕,构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
唯有北侧一地,与广袤的陆地相连,成为进出上庸唯一的陆路通道。然而,即便是这唯一的通道,也被精心布设的重重栅栏所封锁。那些栅栏宛如铜墙铁壁,或粗犷或细密,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
刘封望着城墙上的申耽和申仪,高声喊道:“上庸守军听着!我乃汉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刘备之子,副军中郎将刘封是也。”
“今奉我父之命,前来收复上庸。尔等应知天命,识时务,拨乱反正,弃曹归刘。及早开城投降,还可保全富贵,莫等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没错,眼下刘封已然杀到了上庸,而一天之前的他,还在上庸的上游,旬阳。
夜袭木兰寨后,刘封让人清点战况,发现自己在付出亡二十九人,伤五十二人的情况下,取得了毙敌一百七十六人,俘虏敌兵七百零八人,民夫一百四十一人的战绩。
首战告捷,刘封难掩兴奋激动的同时,心中同样也饱受煎熬。望着那袍泽兄弟那冰冷的尸体,望着战场寨墙上那凌乱的残肢断骸,刘封的心中犹如被重锤狠狠击中。
战争,是如此的残酷无情,它在带来荣耀与胜利的同时,也无情地夺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这仅仅只是一场小战役,加之自己的队伍披甲率很高,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如此多的伤亡,真是令人痛心疾首。”他喃喃自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与坚定。
夜袭木兰寨的胜利,无疑为刘封的军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士气高涨,将领们也纷纷请战,其中王平、寇延等人更是提出了如法炮制,继续采用突袭战术,直取上庸城的建议。
他深知,战争的胜利并非仅仅依靠武力的强攻,减少己方伤亡,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才是真正的将道。
经过深思熟虑,刘封决定通过大张旗鼓、壮大声势的方式,来恐吓上庸城的申耽申仪,迫使他们投降。
他精心筹备,动员士兵们将战船装饰得威风凛凛,旗帜鲜明。船上配备了充足的鼓乐手,挑选嗓门洪亮的士兵,教授他们演唱刚刚谱曲的《破阵曲》,力求营造出排山倒海的气势。
期间,王平等人也不是没质疑过,说上庸的申氏兄弟可能不会被吓到,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和粮草,完全可以选择继续负隅顽抗。
但刘封对此很笃定。他向众人拍胸脯打包票,申氏兄弟必定会主动投降。至于为什么?刘封没说,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历史上的申氏兄弟是主动降的。
这样一来,既能减小自己的损失,又能达成战略目的,还能营造自己铁口直断形象,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刘封从汉中启航后的第五天,他终于兵临上庸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