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重生武松,开局杀高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拥立

武松嘴角轻扬,笑意浮上眼眸,却未将此话题放在心上,只当是一场无心之谈。

其实他先前提及的“二国”与“龙国”,也不过是随口而出的戏言罢了。

在这之前,建国称王的念头,他从未有过。

于他而言,为百姓谋福祉、行好事,并非一定要登上王位、建立新朝。

就如当下身处大名府,虽未称王,可百姓们依旧安居乐业,生活平稳,这在武松看来,便已足够。

当然,武松也明白公孙胜那番言语中的深意。

普天之下,众多贤才的确对仕途心怀向往,若能建国,便可名正言顺地分封官职。

这在招揽人才方面,相较单纯的钱财赏赐,的确更具吸引力和优势。

然而,武松心里清楚,现今自己所掌控的地盘,不过是这区区一个大名府,方圆百里之地,在这广袤的天下之中,不过是弹丸一隅。

仅打下如此小的一块地方,便想着要建国称王,在他眼中,实在是有些操之过急,甚至略显荒唐可笑。

念及此处,武松连忙摆了摆手,摇头说道:“先生,这话题就此打住吧,咱们还是赶紧回去与兄弟们相聚饮酒,莫要让他们久等,坏了兴致。”

说罢,便作势要转身往回走。

公孙胜跟在其后,无奈地叹息一声,武松竟然对称王不心动。

但他又怎能轻言放弃这等拥立之功呢!倘若被他人抢先拥立,那到时自己就要后悔莫急了。

思及此处,足智多谋的他,很快心中又生一妙计……

聚义殿内,一众好汉齐聚于此,酒碗碰撞声、豪爽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武哥,公孙先生,你们可算回来了!”李俊大笑着起身,一把将武松和公孙胜拉到桌旁坐下。

“快来,与俺们一同吃酒!”

说罢,端起酒碗,一饮而尽,酒水顺着下巴淌下,溅湿了胸前的衣襟,却毫不在意。

周围的好汉们也纷纷起身,或勾肩搭背,或大声吆喝,酒碗碰撞声、豪放的笑声、粗犷的劝酒声交织在一起。

阮氏兄弟扯着嗓子喊着酒令,手脚并用比划着,时不时因为某个动作夸张的失误而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张顺涨红了脸,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拉着身边的兄弟,非要再倒满一碗才肯罢休。

在这一片喧闹声中,兄弟间的豪情肆意流淌,似要将这聚义殿的屋顶掀翻,冲破这世间的一切束缚与桎梏,只留这纯粹而炽热的情义在人间。

酒过三巡,武松只觉腹中一阵胀痛,便起身向众人告罪:“诸位兄弟,我去趟茅房。”

说罢,穿过喧闹的人群,向殿外走去。

殿内的好汉们并未在意,继续推杯换盏,划拳行令,一片喧闹。

突然,公孙胜“啪”地一声重重拍在桌子上,刹那间,酒碗震动,酒水四溅,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转瞬之间,公孙胜清了清嗓子,环顾四周,目光中满是恳切与坚定,开始了他的陈词。

“诸位兄弟,且听我一言!”

“如今天下苍生蒙难,我等皆为忠义之士,既怀爱民之心,亦有安邦之志。若能拥立武兄弟为义王,实乃顺应天意之举。且思之,建国之后,我们便可封疆裂土,成就不世之功业!”

“届时,我等再非草寇之名,而是堂堂正正的开国元勋。有了自己的国家,便可推行我们心中的道义,让百姓安居乐业,免受那苛捐杂税、战乱之苦。”

“我们可以广纳贤才,兴办学堂,培养人才,使我邦国昌盛,万民归心。”

“再者,我义军好汉各个英勇善战,身怀绝技,何愁不能保卫家园,抵御外敌?”

“我们占据一方水土,发展农桑,囤积粮草,训练精兵,不出数年,必能成就一番盛世景象……”

公孙胜的言辞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众人心中那扇对未来憧憬的大门。

只见林冲微微颔首,他早就想摆脱贼寇的身份了,眼神中透露出思索后的认同。鲁智深挠了挠头,咧着嘴大声说道:“公孙先生这话说到俺心坎里去了,这也正是洒家所盼。”

周围的好汉们也纷纷交头接耳,皆被公孙胜描绘的宏伟蓝图所打动,不由自主地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向往的光芒。

突然,林冲浓眉紧锁,目光深沉,缓缓开口道:诸位兄弟,若是武松无意于此等帝王尊荣,坚决不肯建国称王,我等一腔热忱,又当如何是好?”

公孙胜见状,目光炯炯,高声喊道:“此事何难,我有一计,诸位请听!”

随即,待众人围上来后,公孙胜侃侃而谈,将计策说了一遍。

一时间,堂内的气氛再度热烈起来,众人摩拳擦掌,只等武松归来,便开启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业。

不多时,武松返回殿中,脚步尚未立定,便猛地顿住,双眼圆睁,脸上满是惊愕之色。

只见一众兄弟,乌压压地跪于面前,那场面,让他的心脏瞬间漏跳几拍。

“诸位兄弟,这是为何?”

武松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双手急切地去搀扶离他最近的兄弟,边扶边说道:“不是早说过,无需行此大礼,快都起来!”

然而,他双手所触之处,众人皆如磐石般纹丝不动,一个个面色坚毅,眼神中透着某种不容拒绝的执拗。

武松满心疑惑,暗自思忖,不过是片刻去了趟茅房,怎就生出这般变故?

鲁智深声如洪钟,打破了僵局:“武兄弟,今日你若不答应建国称王,俺们便长跪不起,绝不食言!”

武松一听这话,目光直直地落在公孙胜身上,心下明了,定是他在背后谋划。

他苦笑着摇头,对众人说道:“称王?咱们如今不过占据这一隅之地,势力单薄,此时称王,岂不遭人耻笑?”

孙二娘抬起头,眼神恳切:“武兄弟,并非要一步登天称帝,先称王,徐徐图之。这几日你在大名府的所作所为,百姓们皆感恩戴德,你有此德,如何当不得这个王?”

杨志也附和道:“我杨志本一心盼着招安,虽如今不招安了。但我也不甘愿一辈子背负草寇之名。唯有建国,我等皆能封官授爵,堂堂正正立于世间,还望总头领三思!”

黄越亦点头称是:“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总头领你这几日为大名府百姓所做之事,众人有目共睹,称王建国,自是顺理成章!”

林冲面色冷峻,冷哼一声:“哼!平日里总把兄弟义气挂在嘴边,如今兄弟们真心求你办事,你却这般推脱,莫不是要寒了兄弟们的心?”

阮小七满脸涨红:“武哥,你若不答应,我这就带水军兄弟重回梁山。”

武松环顾四周,众人的目光似火般灼热,又似绳索般紧紧缚住他,让他动弹不得。

他苦笑连连,心中无奈至极,不过去了趟茅房,怎就被推上这称王的风口浪尖?

“兄弟们,先起身,有话好说。”

武松再次劝道。

可众人仿若未闻,不仅不起,眼中的埋怨之色更甚。

武松神色凝重,长叹了一口气后缓缓说道:“我曾听闻,‘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乃安身立命、图谋长远之策。如今咱们若贸然称了王,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只怕朝廷定会将我们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优先对付我们。”

公孙胜微微摇头,脸上带着几分决然:“此话不无道理。但现在,咱们占领的州府,可不是普通的州府,那可是大宋的北京。这意味着什么,你我心里都清楚。不管咱们是否称王,在大宋朝廷的眼中,咱们已然是最大的威胁,他们必定会把咱们当成第一敌人,欲除之而后快。”

接着,公孙胜神色严肃,继续道:“总头领,先前我公孙胜一人提议,你不允,也就罢了。但如今兄弟们皆有此心,你若再拒绝,可就不像话了。倘若你仍不答应,那我便去召集全城百姓来此拥立,看你如何推脱!”

沉默良久之后,“哎……”武松心中长叹一声,脸上挤出一丝苦笑:“罢了罢了,我是真怕了你们。既如此,便依你们所言吧!”

话音落地,众人先是一愣,继而爆发出一阵欢呼,那欢呼声震得聚义殿的房梁都似在颤抖,一个新的时代,就此在这喧闹声中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