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战锤40K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5章 递增的新兵(三更)

星际战士之所以拥有远超凡人的强大身体素质,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接受的十九道基因改造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心理催眠暗示和残酷训练。

心理催眠暗示和残酷训练,也只不过是激发这些超级战士的潜能,让他们学会如何控制自己身体里那些生化改造器官正常运作,从而让他们发挥出自身强大的战斗力。

而十九道基因改造手术,其实是往受改造的新兵身体里植入十九种不同的人造器官,而哆啦考尔的原铸改造则又额外增加了三种器官,令星际战士变得更强!更劲!更霸!

一共二十二道改造手术所需的人造器官则全部由基因种子培育。

通常,负责执行改造手术的生物贤者或者战团药剂师和牧师会通过基因种子中保存的遗传物质来培育全部的人造器官。

一枚基因种子一套器官,不会有多,但比较倒霉的战团会缺那么一两个。

然后根据各个战团文化的不同,手术改造的持续时间也会不一样,有些快的可能一两年就弄完了,慢的可能十年才能完成全部的植入手术。

当然,圣血天使的血棺就和其他战团不一样,他们的基因种子是放在鲜血圣杯里连同原体之血一起喝下去的,而不是把新兵开膛破肚把各种人造器官塞进去。

因为基因种子是如此的重要,它也就成为了一个战团最重要的生命线。

即便一个战团全员战死,只要还有药剂师,还有基因种子,便还有希望可以将战团重建。

但如果战团的基因种子都损失了,那哪怕战团还有兵力,也会无可救药的陷入衰落、甚至是灭亡的危机之中。

而如此重要的基因种子,产出的手段只有一种,即二十二道改造手术中有一道名为基因收存腺,它在植入新兵体内后就会收集新兵的遗传物质,等新兵完成全部改造手术、发育成熟之后,这个基因收存腺也会收集全部人造器官的遗传信息,可以采摘。

一个星际战士身上一共两个腺体,其中一个在新兵完成改造之后就可以摘取,这种一般会作为战团的基因种子税上缴十分之一,由机械教收取。

当战团伤亡巨大需要大规模补兵的时候,就可以向帝国申请,启用这些交上去的种子来扩军。

同时,这些交上去的种子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由机械教来检查战团是否出现了腐化、变异,亦或是其他基因上的问题。

而留在新兵身体里的另一个收存腺则会直到这名星际战士战死时,才会由战团的牧师回收,而这个通常来说才是战团补充新兵所主要使用的基因种子。

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死后采摘的基因收存腺中会保存有这名星际战士的战斗经验和部分记忆,植入它的新兵会继承这些被记录在基因之中的记忆。

而这也正是战团最重要的传承,最宝贵的财富。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那就是战团想要扩军,往往会受到基因种子数量的限制,无法大规模扩军。

像大远征时期的极限战士那样,考斯之战后一口气爆兵二十万,对于40K时代的星际战士战团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也是陈曦问史冬基因种子够不够用的原因,素体够、没有基因种子也是扩不了军的。

“我们使用素体来快速培育基因种子,虽然目前还在培育,但根据奥蕾迦娜贤者的计算是够用的。”史冬向陈曦解释了一句。

陈曦一听,顿时了解了史冬是打算怎么做。

简单来说就是素体培育出来之后直接改造,改造完成就直接把两颗种子都摘下来,然后又植入新的素体。

如此反复便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基因种子。

乍一听好像差不多,但目前史冬这边的原铸阿斯塔特一共三十三人,采收的第一批基因种子也只有三十三枚。

如果按照植入之后只采摘一颗基因种子来计算,就算用血棺一年可以培育一茬新兵,那么他们十年时间也只能扩军330人。

但如果是后一种方法,全部的基因种子都用来反复生产新的基因种子的话,十年之后就能够有33792颗基因种子。

陈曦问了一下史冬,他并不打算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培育基因种子,但也不打算用传统方式来培育新兵。

而是打算将一半的基因种子用于培育新兵,一半的基因种子用来培育新的基因种子。

这样一来,就可以有足够的基因种子,也可以有足够的新兵。

虽然新兵的素质可能稍微差一点,但这样培育出来的新兵也只是初始素质差一点,在经过了训练和实战检验之后,其和正统的星际战士之间并不会有明显的实力差距。

通过这样的方式,十年之后便会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原铸星际战士和基因种子存量。

剩下的只需要武器装备的生产跟得上,陈曦的爆兵就几乎等于没有限制了。

三十年之后,等大裂隙展开的时候,怕不是陈曦也能用茫茫多的蓝子蓝孙淹没敌人。

当然,这就纯属意淫了,基因种子和原铸星际战士的数量确实没有问题,但要产出足够武装这么多人的动力甲和爆弹枪,这可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就算陈曦能够把整个罗斯托夫次星区都开发出来,产能也是不足以供养如此庞大的一支星际战士军团的。

更不用说这些原铸星际战士并不仅仅只是需要动力甲和爆弹枪,诸如链锯剑、动力剑、风暴盾,以及各种载具之类的东西,以及用来运输星际战士的打击巡洋舰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头。

按照陈曦的估算,他如果能够在三十年内把罗斯托夫次星区开发出来的话,倒是大概供养得起两三千星际战士,再多就真的养不起了。

“目前就先这么培养着,另外武器装备的生产也要跟上,别出现新兵培育出来之后没有武器装备的尴尬。”陈曦向史冬交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