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4章 尝试
据王林所知,吴小虎的父母之死,是当初那个商队的人带回来的消息。
没有尸骨,连夫妻俩的衣物都没看到一件。
也正是因此,吴婆子和吴老汉心中都抱有一丝侥幸,希望儿子儿媳其实还活着。
只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无法回到家中,与他们团聚。
这么多年过去,吴小虎都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可以成为家中的劳动力。
老两口也知道这种希望变成了一种奢望。
可就算是奢望,难道还能不让人家艰难的生活抱有一丝丝幻想吗?
王林拍拍吴小虎的肩:“既然有想法,那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去做便是。想要跑商,成为真正的生意人,至少要有启动资金吧?那可是一大笔钱,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积累资本。”
“林哥儿,你不觉得我这想法是异想天开吗?”
吴小虎愣神,不解问道。
寻常人听了他的想法,多半会嘲弄他异想天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类似的话听得多了,让吴小虎渐渐也变得不自信起来,开始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或许真的不是经商这块料。
“没有谁生来就成功。一次失败,代表不了什么,何况,你只是被骗,属于你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王林摇头。
心中有执念的人,反倒更容易成功。
这是他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正因为有一股信念支撑着他们,让他们更加坚韧,即使在面对困难时,也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而且,吴小虎被骗,也算是另类的经历。
让他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待外人更加戒备和小心,也更不容易上当受骗。
怎能说不算是好事呢?
“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你能不再上当,就算是一种成长。而且我也说了,你得有钱才能做买卖,在你真正自己去做大买卖之前,先好好学着点吧!”
王林没好气的道。
“是,我知道了,林哥儿,你真好。”
吴小虎憨憨一笑。
心中突然就通透了,感觉压在心间的阴霾被吹散,有种拨云见日的错觉。
同时,看向王林时,吴小虎也生出一种崇拜和敬佩来。
林哥儿不亏是林哥儿,短短几句话就能让他明悟自己想要走的道路,让自己不再瞻前顾后。
看来以后,他还得多跟着林哥儿走动走动,学点真本事才行!
王林并不知道自己用三言两语,成功收服了小迷弟一枚。
他现在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挖土上。
两个人足足挖掘了两大筐的黏土,这才费力的往回赶去。
等到了家,自然请吴小虎又饱餐一顿。
之后,王林便带着他一起开工,先搭建一个烧陶的炉子。
过程中,吴小虎也会时不时询问某些设置的原因,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对所有一切都充满了求知欲和探索欲。
王林想着之后也需要有人替他工作,吴小虎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倒也没有吝啬,大方的讲解陶器的烧制过程和炉灶的搭建要求。
在大乾,陶器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
烧陶的工坊也有不少,都是私人小工坊,价格贵不说,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如果吴小虎能学会这手烧陶的技艺,就算没什么远大理想抱负,单单开设一个家庭工坊,也能养家糊口了。
又耗费了足足三天的时间,王林才终于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都准备齐全。
接下来的工作,就不是和外人参与了。
这个外人,包括吴小虎和六子、小飞等人,但是缺不包含织兰。
“林哥儿,你要让我来负责这里?我,合适吗?”
织兰有些紧张。
这几天她一直看着王林忙前忙后,为了这些奇奇怪怪的管道和陶器,几乎吃住都在小仓库里。
好不容易才有了如今的成果,竟然要让她来负责?
织兰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破坏了什么,让王林的心血付诸东流。
“有什么不合适的!这东西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就是个简单的活计,我教你一遍,你看看就懂了。”
王林说着,开始操作。
因为现在已经耽搁了不短时间,王林也不想浪费,所以他选择直接去买现成的酒水,回来蒸馏。
钱塘县普遍最流行的酒,是米酒。
用粮食酿制,价格也比较高,每坛酒大概在十斤左右,需要500文。
这还是酒水中价格比较便宜,质量也比较差的。
相对而言,村子里也会酿酒。
酿酒选用的材料就比较复杂了,普遍是山中采摘的各种野果,因为味道不佳,没人爱吃。
一些村里人就会将这些野果酿制成果酒,酒水浑浊且味道、口感都略差一些,有点钱的人家都不喜欢这种味道。
自然价格也就相对便宜,十斤酒,只需要八十文。
王林花费了一些时间,才收到了足够数量的果酒,又买了一些米酒、黄酒。
成功掏空了他家里最后一点家底。
对此,织兰也没有制止。
她深知王林对酿酒大业付出了多少心血,投入了多少期待。
如果这个时候拦着王林,不让他继续,估计会遭埋怨,让两人彻底离心。
所以这笔钱,必须花!
哪怕酿酒大业失败,他们家便要面临着吃糠咽菜,无法过活的局面,织兰也决定咬牙支持王林。
当然,王林也给自己留了一点后路。
他们家现在还有一两银子的存款,保证就算是接下来酿酒失败,也不至于立即破产。
加之王林对于自己的酿酒大业很有信心,觉得一定不会失败!
第一次酿酒,或者说蒸馏酒。
王林带着织兰一起在小仓库里忙活起来,看着准备好的酒坛子里真的出现了澄澈的酒液。
织兰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惊喜,看向王林的眼神满是崇拜。
王林对此也很满意,不过他还没有彻底放松下来。
有酒液,但这酒的味道如何?
现在还无法确定,只有整个步骤完成后,尝试一番才能知晓。
当天晚上,王林获得了一坛子用果酒蒸馏出来的酒。
他和织兰二人,就着烤竹虫,美餐一顿。
果酒醇香浓厚,还带着淡淡的果香,读书不算太高,也就在三十度左右。
连织兰这样的女子也能小酌两口。
只是喝过后,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没说几句话酒彻底醉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