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太子在哪里
杀死朱允炆之后,朱元璋仿佛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跌坐在地上。
对于朱元璋而言,家人一直是最珍贵的存在。
这么多年以来,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僭越,他也最多是重重的责骂,不曾动过杀心。
但现如今,面对朱允炆时,朱元璋还是下了死手。
仅仅是一瞬间的功夫,他便感觉内心底空落落的,说不出的难受。
徐杰慢腾腾的走到朱元璋身边,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半晌,朱元璋平复下心情,沙哑的声音响起:“小狐狸,有酒吗?”
“有,但可能不合您的口味。”
徐杰在民宿里的确是存了酒,但基本都是啤酒。
来到旅游区游玩的游客,天南地北的都有。
白酒这玩意虽然噱头不错,可是不畅销。
至于红酒葡萄酒什么的,更是小众审美。
也就是各式各样的啤酒,那还真是桌桌必点,每个人都能拿起来吹两瓶。
不过啤酒这玩意,老朱能喝的惯吗?
朱元璋摆了摆手:“咱啥酒没喝过,你尽管拿来就是了。”
“得,老朱你稍等,我去搬一箱来。”
七八分钟后,徐杰抱着一箱啤酒过来,往地上一放,又拿来两个小板凳。
“老朱,地上凉,我们坐着喝!”
“成。”
朱元璋大刺刺的往板凳上一坐,接过徐杰递过来的酒瓶,闻了闻味道,一皱眉:“味道咋这么怪,像马尿。”
徐杰翻了个白眼:“正儿八经的青岛啤酒,什么马尿,来喝!”
朱元璋灌了一口,登时就被刺的直翻白眼:“你们现代人就喜欢这玩意儿?味道怪得很。”
“怎么,喝不惯?”
朱元璋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就是很怪,不过喝下去有股香气返上来。”
“那说啥,继续喝呗。”
……
朱棣很头疼。
昨儿个稀里糊涂的见到了自家老爹,差点没给他吓个半死。
回来之后,他连找朱允炆的心思都没有了,一直在思考,自家老爹会不会真的从坟墓里边爬出来。
但好在他毕竟是办大事的人,在手下人禀告找到朱允炆之后,这种心思也被喜悦冲淡了。
“你确定这就是陛下?”
朱棣看着地上已经焦黑的不成模样的尸体,眉头紧皱着。
“殿下,这就是陛下,有太监宫女可以作证,他们亲眼看见陛下烧起大火,自焚而死。”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朱棣反应极快,当着众人的面就哭了起来,神色中满是悲伤。
“陛下,臣只是要清君侧,诛国贼而已,您怎么就……怎么就想不开了呢?”
“事到如今,您被奸臣蒙蔽,以至于自焚而死,臣痛心疾首,恨不能随陛下而去。”
“如今陛下您自焚而死,天下同悲,臣一定会辅佐太子,治理好国家。”
“来人!来人!”
表演到这里,朱棣顺理成章的道:“太子呢?太子去哪里了?如今陛下身死,合该太子继位!”
朱棣知道朱文奎现在还没有多大,仅仅只有七岁,拿捏起来分外简单。
他虽然打入应天,但还需要一道合法合理的程序要走完,朱文奎继位之后,便可为他补足这一道程序。
没成想他话音刚落,便有手下兵士端着一截焦炭急匆匆过来。
“殿下,太子在这里,太子在这里!”
看着兵士手里的一截焦炭,朱棣脸顿时黑了。
他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焦炭,又看了看兵士捧着的焦炭,顿时头疼起来。
朱允炆死了,这是好事,这货不好处理,死了也就死了。
但朱文奎也跟着死了,这可就麻烦了。
他再有野心,再怎么想当皇帝,也需要名正言顺才行。
得不到朱允炆的认可,得到朱文奎的认可,那也能差强人意。
可眼下这两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全部给烧成焦炭了,谁还能来认可他?
难不成把已经葬在孝陵里面的朱元璋给挖出来不成?
一时间,朱棣犯了难,只能先哭一场。
由于朱允炆以及朱文奎全都成了焦炭,朱棣只能先下令收拾残局。
入夜,他急召来道衍和尚,商量对策。
道衍和尚自打马皇后去世那一年,就跟随在他身边。
这些年来,道衍明面上是庆寿寺的主持,讲的是高深的佛法。
实际上,他是作为朱棣的幕僚和智囊,在背后出谋划策。
靖难之役后,道衍更是屡次为朱棣献计献策,助力其夺取天下。
可以说,朱棣能够顺利的靖难成功,道衍和尚功不可没。
如今应天城已破,皇帝也死了,朱棣却陷入两难的境地。
他急召道衍和尚询问对策:“老和尚,怎么办?之前商量好的方法全没了用处,朱文奎也死了!”
“这确实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谁知道建文如此心狠手辣,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
道衍和尚捏着念珠,皱眉思索。
少了皇权的表面功夫,对朱棣未来登基非常不利。
不论他再怎么勤勉政事,也不论他做出什么功绩,史书上总会记载他是造反起家。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玩一手三让三辞。
但奈何,现在能玩这个的人,全部都烧成焦炭了。
没人陪朱棣走这一场程序,意味着朱棣从礼法上,不是正统。
这毫无疑问,是致命的缺陷。
面对如此困境,道衍和尚冥思苦想,有小半个时辰,他才琢磨出一个可行的法子。
“殿下,眼下只有一个补救的方法,能够让您占据些许法理。”
朱棣闻言精神一震,忙问道:“什么法子?老和尚你说!”
道衍和尚直言不讳:“如今天下悠悠众口,乃是读书人的口。”
“读书人掌握了天下的舆论,也掌握了记载历史的笔锋。”
“只有将读书人收归己用,让他们化作陛下的助力,才能够堵住悠悠众口。”
朱棣点了点头:“那我该怎么做?读书人那么多,怎么收归己用?”
“说难不难,殿下只需要收服一个人,就能够收服天下读书人!”
道衍和尚迎着朱棣好奇的目光,指名道姓:“此人名为方孝孺,乃是天底下最著名的大儒。”
“只要殿下能让他为您起草登基诏书,那么殿下便是正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