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万般皆是命
确定了以工代赈的法子,灾民一事总算暂时告一段落。朱高煦象征性地提出了些许意见,今日的朝会总算在一片凝重压抑的氛围中结束了。当众人鱼贯而出乾清宫暖阁的那一刻,一股凛冽如刀的寒风像是潜伏已久、突然暴起的猛兽,猛地扑向了他们。
刚刚走出暖阁,身后立马便有宦官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地送上了一件棉袍。暖阁里面烧着旺盛无比的炭火,那温暖如春的环境让众人在其中时丝毫未觉寒冷的侵袭。然而,当那一只脚毅然决然地跨出暖阁后,却仿佛瞬间从温暖宜人的天堂坠入了冰冷刺骨的地狱。
十一月的应天府(南京),仿佛被寒冷之神紧紧扼住了咽喉,冷得令人几乎窒息。特别是南方的冬天,与北方的寒冷有着天壤之别。北方的干冷犹如犀利尖锐的物理攻击,只要多穿些厚实保暖的衣服,便能如坚固的盾牌一般轻松抵御其侵袭;而南方的湿冷却似无形诡异的魔法攻击,它悄然无息地穿透层层衣物,直抵骨髓深处,无论穿再多的衣服都如同虚设,非得拥有顽强无比的抗性才能与之抗衡!南方的人们难以想象北方的凛冽寒风,北方的人们也无法理解南方的刺骨阴冷。
就在此时,一阵妖风毫无征兆地陡然席卷而来,它像是愤怒的咆哮,又似无情的鞭笞,狠狠地刮在众人的脸上,带来一阵尖锐剧烈的生疼。这疼痛仿佛要将肌肤割裂,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浑身禁不住打起寒颤。
陡然间,身后传来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寒风中显得格外突兀和令人揪心。朱高煦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只见兵部尚书金忠正弯着腰,双手紧紧捂着胸口,咳嗽得满脸通红,那痛苦的模样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
史书上清晰地记载着,这老金头在短短两年后就会积劳成疾,最终与世长辞。而此刻,站在眼前的他,那虚弱不堪的身子骨仿佛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被无情的寒风扑灭,生命之火随时可能熄灭。
朱高煦快步走到他身前,眼中满是关切与忧虑,那眼神仿佛能融化这冬日的寒冰,轻声劝慰道:“老金头,你瞧瞧你如今都老成这样子了,别再这般拼命操劳了,赶紧回去好生休养一段时间!”
金忠先是一愣,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那笑容中带着无尽的无奈与坚持,犹如深秋的落叶,虽已凋零却仍不舍枝头:“劳殿下挂念了,但如今北伐在即,兵部诸多事务千头万绪,实在有太多事情亟待调度处理,片刻不容耽搁啊!”
这个老金头,不愧是朱棣忠心耿耿的肱骨心腹啊!即便已经虚弱到了如此地步,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尽忠职守,坚守自己的岗位,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朱高煦肩负监国理政的重任,他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金忠如此操劳过度,以至于最终积劳成疾,病入膏肓呢?他怎能容忍这样一位忠臣因为过度操劳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呢?
“杨荣,从即日起,由你暂领兵部尚书事务,你可能够胜任?”朱高煦目光坚定如炬,看向杨荣,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洪钟大吕,在这寒冷的空气中回荡。
众人闻言,皆如遭雷击,满脸震惊,心中满是疑惑,实在不太明白这位汉王殿下此番决策的深意。他们的目光在朱高煦、杨荣和金忠之间来回游移,试图从这三人的表情中找到答案。
金忠的脸色瞬间微变,焦急地说道:“汉王殿下,老夫这身子并无大碍,许是近日感染了些许风寒罢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和不安,仿佛生怕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而耽误了兵部的事务。
“行了行了,别再啰嗦了。来人啊,速速送金大人回府静养,再让太医院派遣专人精心看护,什么时候太医说你无恙了,方可重新回来工作。”朱高煦的语气坚决果断,不容丝毫反驳,犹如军令一般,让人无法抗拒。
金忠彻底愣住了,他从未想过会有这般强制让人休假静养的情形。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不解,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无奈地闭上了嘴。
黄淮等一众朝廷大佬也都愣在了原地,他们的目光在朱高煦和被锦衣卫力士架着的金忠之间来回游移,心中充满了不解和忧虑。金忠,那可是朝廷的重臣,靖难功臣里难得鼎力支持朱高炽的关键人物!
眼瞅着金忠被几个身强力壮的锦衣卫力士架着渐行渐远,夏元吉顿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赶忙说道:“汉王殿下,金尚书可是靖难旧臣,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声音急切而焦虑,额头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废话!本王难道能不知道吗?等太医给他仔细诊治过后,你们就知道老金头的病情有多严重了!”朱高煦的脸上写满了不耐烦,他挥舞着衣袖,似乎想要将这些纷扰的声音统统驱散,那表情仿佛在说,别再拿这些话来烦我。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心中的担忧愈发沉重,难道金忠当真已经病入膏肓,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仿佛一片阴云笼罩在心头。
朱高煦没好气地摆了摆手,他实在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再与这些朝廷巨头们过多地纠缠不休。他觉得这些大臣们有时候就是过于迂腐,不懂得变通。
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啊,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朱高煦披着那件厚重的棉袍,却依旧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寒意如影随形,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冻僵。他这才恍然惊觉,如今身处的是大明王朝,既没有现代社会的暖气设备,更没有舒适便捷的空调。方才在那温暖的暖阁之中,可以尽情地享受炭火带来的温暖。然而,这看似普通的木炭,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昂贵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烧炭取暖?那不过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们才能肆意享受的顶级优渥待遇!
别小看那看似不起眼的一盆木炭,其价值足足抵得上数十两纹银!在这个没有空调暖气的古老大明,老百姓所能拥有的取暖燃料,屈指可数,无非就是木炭、煤炭和薪柴这寥寥三样。
在这三者之中,木炭无疑是取暖体验的最佳之选,但其价格却极其昂贵,一般只有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才有那个财力和地位去配备享用!
因为烧制木炭,绝非易事,那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体力和时间的艰辛过程。山民们从黎明的曙光乍现到夜幕的完全降临,几乎没有片刻的歇息时间。他们要经历砍柴、将木材截成一段段合适的长度,接着是劈柴、精心垒窑,最后经过漫长的烧制过程,才能得到珍贵的木炭。这一系列繁琐的工序,大概需要耗费整整十天的时间。
而且,为了烧制出耐烧且无烟的上品木炭,所采集的柴木必须是质地坚硬的优质木材。
就如同大明皇室过冬时专用的“红箩炭”,那皆是由易州一带山中的珍贵硬木烧制而成。每一根木炭都长约尺许,圆径在二三寸不等。其燃烧时散发的热气温暖而持久,燃烧后的灰烬灰白且不会爆裂,甚至还会散发出轻微的宜人香气!
然而,这等上品的木炭,产量极为稀少,价格更是高得离谱。即便尊贵如皇室,都难以长期大量地使用,更别提民间的普通百姓了!
木炭昂贵无比,煤炭价格相对便宜,但老百姓们却无人敢轻易烧煤炭取暖啊!
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对于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有毒气体一无所知,更不懂得要做好有效的通风措施!
想象一下,一盆煤炭烧得正旺,那无异于将全家推向了火葬场的边缘!
何况,煤炭向来由朝廷严格管控,主要用于冶炼钢铁以制作精良的兵戈器械。再加上煤炭的开采难度系数极大,能够流落民间的数量自然是少之又少!
木炭烧不起,煤炭不敢烧,就连那最常见的柴火薪炭也是少之又少。
缺薪少柴,这一残酷的现实,成为了那些身处苦寒境遇的文人墨客们,历来诗兴大发时的哀婉吟咏主题之一!
遥想当年,就连诗圣杜甫都只能栖身于破旧的茅草屋里,每逢雨雪交加的寒冬,也只能在瑟瑟发抖中苦熬,更不用提天下那千千万万的穷苦老百姓了。
木炭烧不起,煤炭不敢烧,柴火没得烧!
这残酷的现实,真的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们,他们又该如何熬过这酷寒无比的严冬?
大明帝国即将步入小冰河时期,天灾连连不断,气候愈发恶劣至极。每一年的严冬,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而言,都无疑是一道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
身体强健的,或许能咬紧牙关挺过去,便能再苟延残喘一年!
身体孱弱的,一旦无法挺过这严寒的侵袭,那就只能在绝望中少吃一年的苦!
这个冰冷的世道,便是如此的残酷无情!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难怪在历朝历代的漫长岁月中,每逢严冬,那被活生生冻死的底层百姓,不计其数!
“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
朱高煦望着阴霾的天空,不禁深深地喟叹了一声。满清那位爱新觉罗乾狗皇帝,能悠然自得地坐在暖和无比的紫禁城中诗兴大发,吟诗作对,却对其子民的挨饿受冻、生死困境视而不见,坐视不管。而他这位汉王爷,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般冷血无情。
“老夏头,老宋头,过来。”朱高煦提高了音量,向着户部尚书夏原吉与工部尚书宋礼招了招手。他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坚定。
二人听到呼喊,先是一愣,但还是迅速加快脚步走了过来。
只见汉王爷满脸凝重,忧心忡忡地沉声道:“这天儿冷得如此厉害,如今还只是十一月初,咱们在这朝堂之上可以烧炭取暖,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们又该如何是好?”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忧虑和对百姓的关切。
夏元吉与宋礼闻言,身躯皆是一怔,两人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嘴唇微微颤抖,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愧疚,面对汉王的质问,他们感到无地自容。
他们心里都清楚得很,每年的严冬,都有众多百姓因严寒而冻死冻伤。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自古以来无法改变的悲惨惯例,以至于无人愿意真正去在意,去关心!
因为,年复一年,每一个严冬,都是这么艰难地熬过来的!
对于满朝文武而言,这是一张难以启齿、极力遮掩的遮羞布!
只要这张遮羞布不被无情地撕开,他们依旧可以堂而皇之地歌功颂德,高声宣扬四海承平的盛世景象,自吹自擂君圣臣贤的虚假繁荣!
然而,如果这张遮羞布被无情地撕开了,那展现在众人眼前的,将会是无数无辜冤魂的哭诉,累累白骨的控诉!
但是,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朝臣们,又能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呢?
在这强大的天地之力面前,渺小的凡人又该如何去抗衡?
即便真的有办法去抗衡,那也往往只是少数权贵们所能享有的特权!
朱高煦敏锐地注意到了二人那尴尬而又无奈的脸色,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
“走吧,跟本王去工部匠作坊。”朱高煦说完,便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那坚定的步伐仿佛在告诉众人,他一定要为百姓找到解决严寒问题的办法。
“凡事总得尽力而为,才不会在日后心生愧疚。”
夏原吉与宋礼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无奈地叹了口气,紧紧跟在了他的身后。
这位汉王殿下,似乎真的与以往那些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权贵们有些不太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