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5章 得标明是科幻电影!
杨霄其实很喜欢《霹雳贝贝》的故事,故事简单有趣易懂。
她家里有个小孩,置身设想一下,能明白小朋友对于故事的理解。
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情节,不说小朋友,她看了故事都觉得很有意思。
谭凯脑子转得快:“陆奇,你寄给他们时,顺便问问啥时候开拍,啥时候上映。我觉得到时候可以单独出版一本《霹雳贝贝》,肯定大受欢迎。”
剧本才写完,他已惦记图书出版的收益。
反正陆奇是自己人,又是科幻小说,又是改编电影,社里吃肉,作者喝汤,不过分吧?!
陆奇:……
等向纪纯和莫书清两人看了后,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儿童科幻故事,一旦上映,贝贝肯定能成为孩子们的偶像。
两人家里也有小孩,了解此类神秘力量对于孩子的吸引力,何况还有救治和打坏人的情节。
恰好吴显奎过来拿货,看了剧本后眼睛发亮:
“陆奇,你这剧本啥时候出版?我可以帮你卖至少五千本!”
他伸出一个巴掌,得意的晃啊晃。
五千本不是一个小数目!能为他赚不少的小钱钱!
要知道,即使是图书发行火热的80年代,很多作家出版的书也才几千本。
只有首印,后面的第二次再印,无!
“等电影上映的时候吧。”陆奇笑着回答,“我到时候稍微改改,写成一部小说,届时得麻烦老向给我配点图。”
向纪纯答应得很干脆:“没问题!”
重新抄写一份后,陆奇将《霹雳贝贝》的剧本寄给华夏儿童电影制片厂。
---------
4月中旬,宋崇刚泡好一壶茉莉花茶,就听到传达室的大爷喊他:
“宋导,有你的信。”
宋崇顾不上喝茶,立即去取信,拿到后发现寄信人是《科学文艺》的陆奇!
咦?
陆奇老师给我写信干嘛?
摸到信封的厚度后,立即意识到,人家给他寄剧本了!
他心里暗自吃惊!
2月份至今,也才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剧本就写完了?!
这是什么速度?
一回到办公室,就闻到满屋子的花香,一眼看到张之路坐在他位置上,正在品茉莉花茶。
“老张,有事?”
张之路吹了吹热茶,语气不满的说:“没事就不能找你?”
看到他手中的信,随口问了一句:“什么信?”
宋崇眼睛一转:“老张,要是陆奇老师完成剧本的月份不是我们选的那两个月份,赌局应当怎么算?”
张之路一愣,很快回答:“那就,嗯,提前算你赢,延后是我赢!”
宋崇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发出大笑:“哈哈。”
张之路狐疑,看到他手中厚厚的信封,想到一个可能:
“陆奇老师的剧本?”
“老宋,你小子又给我挖坑!”
说完,狠狠灌了一口茉莉花茶,顾不上滚烫,站起来一把夺过信封。
拆开一看,里面有一张信纸,还有一个剧本!
“快看看陆奇老师在信里说了啥!”
又念起剧本上的名字:“《霹雳贝贝》!”
喃喃两句说:“名字真贴切!”
宋崇已经开始看信,不一会就看完了。
“陆奇老师在信中说,《霹雳贝贝》的剧本一共两万字,让我们看看是否有其他建议。”
“另外,他还特意叮嘱,《霹雳贝贝》是一个儿童科幻电影,上映时一定要选择科幻分类,标明“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因为剧本中有电击治病的情节,唯恐上映后被其他人模仿!”
“对了,他还说,到时候提前告诉他上映的消息。他想同时出版小说!”
张之路一听:“陆奇老师心真细,想得怪周到的。电影受欢迎的话,小说应该也受欢迎的吧?”
“两个月两万字,不知道剧本写得好不好!”
两人各自点了一支烟,开始翻看剧本。
不到一小时,两人便看完。
张之路感慨:“好剧本啊!通俗易懂,糅合了悬疑、家庭伦理、喜剧以及儿童、科幻等元素,角度新颖。儿童电影加上新奇的科幻元素肯定能成功!”
宋崇推开办公室的玻璃,让室内的烟气散去:“还是年轻人的脑子好使!他所写的故事场景都非常简单,显然考虑到拍摄的成本!”
张之路哈哈大笑:“一千块花得值!现在才四月份,我们可以开始筹备拍摄事宜!争取明年上映!”
“老张,你也是编剧,你认为还有什么值得修改的地方吗?”宋崇拿出导演的派头。
张之路本想提几个点,但是想到只有40多万的拍摄成本,就咽了下去,摇头表示没有。
宋崇继续说:“那你觉得,到时候要不要邀请陆奇老师过来参与电影的拍摄?”
张之路想了片刻:“先写信问问。”
下午,两人拿着剧本找制片厂领导,开始立项拍摄。
下班后,宋崇逮住想要提前溜走的张之路:“老张,走,哥搭你去全聚德!”
心里十分懊悔:“早知道选老莫就好了!”
张之路骂骂咧咧的说:“这次不算数。你都知道答案,才来给我下套。”
宋崇抱着胳膊斜眼看他:“你就承认,你有没有说过那句话!”
张之路语塞,不情不愿又请了一次客!
翌日,厂领导找两人开会,认可剧本和开拍计划。
但对电影的类型有点异议:直接选儿童电影就好,为啥还要选科幻?
宋崇不慌不忙将陆奇的理由说出,厂领导一听,似乎有几分道理,不再纠结。
-------------
寄出剧本后,陆奇请了几天假,回老家看望两位老人。
这次回去,他好说歹说,让小老太将地里的田转给别人耕种,大多数转给七叔一家。
只留一亩地,种八分地水稻,留两分地种菜。
小老太本来并不答应,直到陆奇掏出六十张大团结,以及担忧她身体的话,才勉强答应。
一开始是全都让给别人种,后来坚持留一亩地自己种。
当然,山上的几亩果园不转让。
小老头则给大孙子带来很多野山茶。
去年得知此物对孙子大有帮助后,今年他跑各山头给家禽牲畜看病时,每次看到种有茶叶,或听到茶叶信息,都有要一些。
然后,屋前屋后移植了十株野山茶,全都嫁接过。
等陆奇再回到蓉城时,带了将近五斤茶叶,还有十来斤笋干与其他山货。
又要给人送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