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

“可惜了,倒是名好官......”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丁弘誉,卫渊眼睛里闪过丝讶然和钦佩,可想到朝廷,他更是一肚子老火。

如丁弘誉这般的人物,却不得朝廷重用。

但凡朝堂多些这样的官吏,天下何至于此,他又何至于此?

卫渊转过头,向卫山吩咐:“厚葬吧!”

“是。”

“弟兄们伤亡咋样?”

听到问话,卫山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该怎么说。

今晚一切都顺利的吓人,原本他还不太理解,直到丁弘誉死前那番话,卫山才揣摩到,是这位县太爷心善,自知无法御敌于城外,又担心百姓遭到荼毒。

便放弃了求生的打算,只全自身忠义的名节。

他沉默小会,答道:“都好好的,只有一个弟兄,在搜查后宅时把脚给崴了。”

卫渊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转身朝外面走去。

站在空旷的大院中,他看向东北方,现在距离举事已经过去了两刻钟,至今还没听见响箭声,不禁开始担心继武的安全。

......

与此同时,同官县北门“接灵朔”。

城墙上的战斗已经结束,卫继武站在城楼前,满身鲜血,在火把的光亮下,眸光摄人。

很快有人来报:“小少爷,城门已开!”

“放响箭!”

他朝着前来报信的甲士吩咐。

“是”

甲士从弓囊中取出角弓,弯弓搭箭,依次射向空中。

“啾,啾,啾!”

瞬间,城外一两里处的地方,燃起了一大片火把,几乎照亮了北边的天空。

看到这,卫继武笑了。

他缓缓坐了下来,精疲力竭地靠在城墙上,高强度的厮杀让人疲惫不堪。

两刻钟前,就在卫渊下令,炮轰县衙大门的时。

卫继武几乎同时抵达城墙下。

两声炮响,惊醒了城墙上的守军,一名军士扒着垛口往城内看,刚好瞧见城墙下的一行人,结果这场偷袭战就变成了攻坚战。

虽然及时射杀了那名军士,可城墙上的守军依然收到了警示,官军手持大盾顶到马道上,不足一丈宽的马道,被官军牢牢占住。

其余的守军,则在城墙上射箭、放铳。

让卫继武焦头烂额。

他们缺乏重兵器,仰攻一时半会攻不上去。

而不远处,正在城墙巡逻的官军听见动静,也急速往这边赶来。

危急时刻,卫继武一咬牙,手持塔盾直接冲了上去。

凭借身上的重甲和身旁甲士的掩护,他一头扎进盾阵中,将身前手持大盾的军士撞倒,手中的金瓜锤迅猛砸下,正中一名守城军士的头部,生生在官军的盾阵中,撕开了一个豁口。

僵局才彻底被打破。

一场血战立时在城墙上爆发。

没到两刻钟,卫继武便率人清空了整段城墙,而退至城楼内的官军,也被他用劲弩集火射杀,近三十名官军,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此刻,城外的火龙正在迅速靠近,嘈杂的声音响彻云霄。

那是铁骑踏地声、战马嘶鸣声、传令兵呼号声、刀枪剑戟碰撞声、铁甲摩擦声、车轮滚动声......一眼望不到头的火龙,令人惊惧!

藏锋十年,卫家的獠牙终于在今日,露出了冰山一角。

三百马军,四百火铳手,三百炮兵,六百步卒,共计一千六百名战兵,此番一同前来的,还有近两千名辅兵,现在已开始在县城外扎营。

这些人稍加训练,便又是不弱于边军的战力。

“看,这就是大哥十年谋划,打下的卫家基业!”

卫继武靠着城墙,不停的喘粗气,抬手指向城外的兵马,高声喊道:“速开城门,我们下去见世奎叔父。”

说完话,他率先朝马道走去,身后甲士紧紧跟随。

卫世奎此时已在城墙下等候,他与身旁的亲卫一同维持着秩序,等待所有兵马有序进城。

看到卫继武等人走来,卫世奎赶紧迎上前,看着满身血污的侄子,他有些心疼,连忙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伤着?”

“没有,好着呢。”卫继武拍了拍胸膛。

卫世奎装作没听见,将侄子拉到身前,亲自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嘴里才喃喃自语道:“没受伤就好,没受伤就好,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见你们没事就安心了。”

见到叔父这番作态,刚才冲阵都没怂的卫继武,这会是真的有点怂了。

他连忙岔开话题:“叔父,城南兵营里还有些官兵,需要你带人去解决了。”

“放心,城外还有数百马军,他们跑不了。”

卫世奎爽朗一笑。

自从元末乱世以来,卫家扎根同官县,已有数百年之久。

卫家先祖卫烈,曾随颖国公傅有德南征北战,几经生死,官至陕西都指挥同知。

颖国公被洪武皇帝赐死后,先祖卫烈心中忧愤,遂解甲归田,不久后也病死家中,其后卫家又在靖难之役中站错队,从此彻底变得的没落了下来。

此后的一两百年,卫家一代代先祖都在努力,想要重振门楣。

可天下承平日久,朝廷重文轻武,像卫家这种将门,文风不显,想要崛起又谈何容易?

直到卫世远这一辈,卫家才出了一个举人,也就是卫渊的亲叔叔卫世望。

族老开族会决定,举全族之力也要供他往上爬,可问题是,现在天下又乱了,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怎能在乱世中立足。

众人愁苦之际,幸好出了个卫渊,不仅挽回了家族颓势,更让卫家的势力再上一层楼。

在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里,卫家成了同官县的土皇帝,卫家大少爷,更是西安府人尽皆知的强梁。

卫世奎觉得,家族再次崛起的时刻已经来临。

陕西战事糜烂,民乱四起,朝廷又无力平叛。

现在卫家、高家和王家,三家合营,战兵辅兵加在一起足有近八千人,这股势力,在这个时候的陕西,又有谁能挡的住?

到时候,在侄子卫渊的带领下,纵兵横行陕西,就算最后像王左挂一样被招安了,朝廷得封个多大的官才行?

想到这,卫世奎心中大呼痛快,果然还是三国演义中,吕奉先说的好呀!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