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1章 使命自有取和舍(六)

姬丰不再领头询问姬信后,司马公署里面那帮半世袭的官员们的“求知”热情反倒提升起来。先是几个公署高级官员询问姬信一些具体问题,以及相关人事安排。

姬信原本没有考虑到这么细。或者说,王浩然没有考虑得这么细。被这些人询问后,王浩然却阻止了姬信尝试自行决定,而是让姬信问道:“以前是如何安排的?”

这个反问,让一众官员们的眼中闪烁起不同的目光来。

旁边的姬丰看着姬信与手下官员们的互动,心中忍不住骂道:“奸诈小儿!”

果然,接下来的事情就如姬丰所料。姬信听取着司马公署官员们讲述了司马公署以往会如何圈定人手,考核人手,决定最终人员的流程。

姬信听得不住皱眉,在姬信意识中的王浩然则是忍住了,没哼出声。只是在心中一个劲地啐口水。

王浩然和21世纪的青年差不多,对于官员世袭有很强烈的对立意识。毕竟,身为一个没有公权力的青年灵活就业人员,王浩然自然希望“穷人二十年苦读胜过家族百年积累”。

所以听到大周司马公署内,看出身选拔人员的制度方式,王浩然意识到,新中国真的极大地解决了权力世袭问题。

大周司马公署官员们提出选拔规则,官员得有姓氏。有姓,有氏,才能证明其是其几百年前的先祖是贵人出身,而这个官员后备者,出身至少是延续百年贵族身份的人家。

只是这一点,在王浩然看来,把这帮官员们拖出去浸猪笼,王浩然不光不心疼,还得大大叫好呢!

不看个人能力,而是看是否出身于几百年的贵族家族?

去死吧!你们这帮封建狗杂种!

当然,王浩然其实知道,眼前这帮大周司马公署的官员们并不是出于为恶的目的而这么做。但是无产阶级的自我认知,就是让王浩然心里面非常非常的不高兴。并且本能地将这群家伙视为阶级敌人。

但心里这么想,王浩然还是尽量理性地考虑问题。姬信作为司马,他的本职工作就是安排好大周军事领域的实务。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得司马姬信提出解决方案。

司马公署的官员们,要负责将姬信提出的方案落实下去。

所以姬信必须依靠司马官署的官员,而且要在公务执行方面,随时敲打司马公署的官员。让他们能够把力所能及的工作完成。

这样的应对,让王浩然心情不愉快。让姬信感觉大开眼界。也让姬丰觉得稳健派对姬信调查的结果揭露出了真相。

想击败姬信,就得了解姬信。姬丰为首的一众稳健派很认真地调查了姬信。

必须得说,上一代周王姬昌,文治方面非常出色,武功方面同样不俗。支持姬昌完成这种文治武功的,是姬昌拥有的强大体力与生命力。所以姬昌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个老色痞。

除了和太姒生了十几个儿子之外,姬昌和其他女人也生了不少孩子。所以在最初的调查中,姬丰等人发现,姬信在22岁参加牧野之战前,只是个寂寂无名的公室庶子。给人留下的有限印象,都是姬信那些离经叛道的轻佻言语和行动。

以这些有限的情报分析,22岁之前的姬信,是个轻佻的无能之辈。说得更直白些,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在这个时代,姬信这种废物,即便偶然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也会因为其废物的本质,在被更多人关注到之后,原形毕露,最终遭到万人唾弃。跌入更深的深渊。

可姬丰看到的是,姬信随着地位的提升,逐渐展现出更强的实力。

就以眼前姬信司马公署官员们的对谈来看。司马公署的官员们真正在意的是,姬信会不会自己将一票人调来负责燧锋台,从而影响到司马公署这票官员们的利益。

姬信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而是询问起官员们以往是怎么做的。这无疑是选择与司马公署的官员们合作。

这种应对方式,其实非常合理。

姬丰认识好几位前大周司马,也听他们说过司马职务上的艰难,以及他们对于司马这一职务的理解。

眼见,一个25岁的青年,居然就可以如此顺畅地履行司马的差事。姬丰觉得稳健派们的分析是对的。前代周王姬昌已经注意到了自己庶子姬信的实力,所以私下培养,并没直接委以重任。

直到姬信的轻佻已经不影响他发挥实力的时候,才让现任周王姬发委以重任。当然,也可能是现任周王姬发遭遇大败后,不得不提前使用了姬信这个储备人才。

姬丰虽然觉得这个假设好像不太对头,但是不这么解释的话,眼前发生的事情就太过于离谱了。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姬信曾经说过,他得到了鬼神相助。如果这是真的,倒是能够解释姬信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可姬丰最不愿意接受的恰恰是这样的解释。因为姬信真的得到鬼神相助的话,姬丰就必须听从姬信这个鬼神代言人的所有命令。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鬼神更高的存在。

想到这里,姬丰不愿意再想下去。他在心中安慰自己,“都是为了大周,让姬信再猖狂一阵。”

此时,司马公署的官员们已经讲述完了选拔燧锋台通讯体系,以及骑兵巡逻通讯体系人员的方式。王浩然捏着鼻子认了,并且告诉姬信,“你告诉那帮官员,先这么做。但是,必须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如果约期到了,无法执行,便要论罪。”

姬信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姬信以前从未有机会,以如此合情合理的格局,对别人下达惩处标准。在意识到自己站在正确一边后,姬信非常满足。他正色把王浩然说的话,向着司马公署的众人说了一遍。

看着姬信站在正义和利益制高点上发号施令,王浩然无奈地叹息。而姬丰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姬丰甚至觉得姬信的所作所为,的确符合接受过周国公室秘密培训的推测。

只有这么解释,才能说得通,为什么姬信如此忠于周王姬发。因为姬信除了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并没有在处理公务的时候,为自己谋取任何利益。

在司马公署官员们的利益得到满足的当下,姬信要求安排几个姬信的人,司马公署的官员们必然会答应。

而姬信手握这几个名额,稍稍向外透露一下这个消息,就可以让数倍于名额的家族向姬信表达善意。

甚至不用姬信主动说什么。只要姬信手里握着几个名额,这个消息就会很自然地流出去。自然会有想获得名额的家族主动向姬信靠拢。

但姬信自始至终,提都不提这件事。以姬丰对司马公署官员的了解,这群家伙可不会主动放弃手里的好处。他们必然会在姬信想明白之前,把员额用尽。等姬信明白过来,再提出的时候,这帮司马公署的官员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反过来向姬信讨价还价。

姬丰已经确信,姬信接受过大周公室进行的秘密培训。也就是说,姬信能够如此顺畅地处理司马公署的公务,就必然知道这些。

知道而不去做。姬丰愈发相信姬信是两代周王都预备使用的秘密人才了。周王选拔这种秘密人才,除了本人实力之外,必然更注重其忠诚。

姬信现在的表现,已经不是一般的忠诚了。其舍己为周的态度,只能用忠不可言来描述。

最终,姬丰只能再次劝说自己,“为了大周,先让姬信再猖狂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