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穿越成废材太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93/53183293/b_53183293.jpg)
第45章 奇怪的道人
铜驼街外。
崇祯与孟观陆续走了出来。
“公子,这东宫每月都有五十万钱,你怎么还要和明月楼做交易呢?”
孟观不解,对于太子来说,这吃穿住行,都是光禄寺在安排的,而且普通耕种的农民一年也就四千文左右,而自己身为太子卫率令,一年也就几万,就连在洛阳城中的一间房都买不起。
太子有自己的封地,每月都有额外的上供,再加上皇上的赏赐,怎么还要钱呢?
崇祯知道孟观的意思,有些神秘道:
“有钱了,做什么都行,这是我们立身东宫的宝贝,而且还能用一个假身份在这城里出名,到时候参加那些所谓名流聚会都是顺理成章了。
而且本公子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宫外建立一个情报网,到时候你帮我物色一些善于网络情报之人,这些都是要钱的,倘若从东宫支出的话,容易落下把柄!”
孟观虽然不理解,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是!”
崇祯从怀里丢出厚厚的一袋钱,扔给孟观,
“孟观,出门着急,这是有几锭黄金和白银,等下回宫后,你和兄弟们该拿去吃吃喝喝,然后多认识一些人,本公子也不是那么能随意出入宫中,到时候有皇甫谧消息,还有更多赏赐!”
孟观接过沉甸甸的钱,顿时一惊:“一两黄金就是六千钱,就这几锭就足以让自己买一座靠近铜驼街的房子了!”
孟观与那三个侍卫立马叩拜!
“多谢公子,属下一定把这钱财用来找寻皇甫谧之上,还请公子放心!”
崇祯知道,身份是用来压制别人,真实的利益才是让人甘心归附于你,这一招帝王心术,他不知道用了多少次,屡次不爽。
“好了!走,我们去下一个地方!”
“公子,去哪里?属下为你带路!”
“去七里涧!”
···
在铜驼街里,几名乞丐和商贩以及几个身穿道袍的之人,都在死死地盯着崇祯一行人。
有一个,躲在暗巷,双眼一眯,脸上有疤,走路一跛,赫然便是在洛水处,被崇祯偷袭的黑衣首领,此时他正恶狠狠地看向那爽朗且敦厚的少年。
“老大,就是他,就是那小子!他插了自己一脚!救走了梁翁的女儿和夫人,他身后那男子,就是杀了我九个兄弟的强人!”
“好!”
那刀疤男身旁是一个身穿满是补丁八卦衣的道士,其头上揽着道髻,两撇八字胡,随着嘴唇上下挪动,好似女子的细眉画在嘴唇上!
他左手拿着八卦盘,右手擎着一白幡,幡上写着“仙人指路,点破迷津”,只听他俯身对着几人吩咐一番后,便混去街上去!
“五里亭亭一小松,不分南北与西东,世间多少迷途客,一直还归大道中!”
那人嘴里不停地念叨,眼睛却四处乱看,转瞬间,就冲到崇祯面前。
那人佯装不知,不停左右晃动,阻拦着崇祯。
孟观见状,上前呵斥:“你这道士作甚,这街上的路这么宽,你一定要拦着我们干嘛?”
“哎呀呀,各位大爷,对不起,小道初来京城,不知京城如此繁华,故一时失神,冲撞了各位,还请大爷不要见怪!”
那道人略加施礼,就悻悻走了。
崇祯饶有兴趣地回望了那道人一眼,没有太在意,便又向着东门而去。
行到东市,那里马嘶牛鸣,还有许多家禽都在此地,一股骚味熏得崇祯等人连连捂住鼻子,隐约间又见一个道人在卖马,并且大声争论:
“马属乾,乃阳,必须放在阴气之地,才能阴阳调和,否则便阳盛阴衰,阳刚则易折,你这把马放在烈日地下,这马儿不旱死才怪!”
“去去去,哪里来的臭道士,别影响老子做生意,爱买就买,不买就拉倒,什么阴啊阳的,都是扯淡,给我三吊钱,这马就是你的,随你放在哪里!”
“哎,商鞅有秦孝公,乐毅有燕昭王,马儿呀,你的伯乐不知道在哪里?”
说罢,那道人不停地抚摸着那马儿,竟然流下泪来。
“你这臭道士!存心恶心老子是吧?看我不揍死你!”
那马贩子揪住那道人的衣领就要挥拳!
“洛阳城严禁斗殴!这马!我买了!”
···
或许是骨子遗留下来的,崇祯对那道人很是尊敬,不由得上前解围,并对那道人宽慰起来:“这位仙师,这匹马儿,本公子送给你了!”
说罢,示意身后的孟观。
孟观冷冷看着那道人和马贩子,有些不情愿地从胸口抽出三吊钱送给那小贩。
“刚才是三吊,现在是五吊!”
“你他妈的,坐地起价,是吧!”
孟观强健的体魄挥动着双拳,就要揍向那马贩子!
“城中不许打架!”那小贩叫嚷起来!“快来看,打人咯!”
崇祯示意,那孟观只得向身旁三人再拿出两吊钱来!
小贩见状,立马谄媚地把马辔恭恭敬敬地送到那道人手中,
“小的有眼无珠,不识得道爷,该死该死!你看这里还有许多来自西域的良马,都暴晒在烈日下,不如道爷行行好,都买下吧?”
那道人也没有回头称谢,就骑上那匹马儿走了。
崇祯看着一脸市侩的商贩,轻蔑一笑地走了,“即使买马,也不买你家的!”
一行五人,买了五匹快马,就要往七里涧而去!
“公子,属下打听好了,那清谈之会,从今日起,一连七日,都在七里涧举行,而且这七日的主题都不一样。”
孟观策马奔腾,在崇祯身旁大声道:“现在我们前去七里涧的话,需要乔装一番,不然有几个人物是认识太子和我的!”
临近东阳门之时,崇祯拉住马辔,下马步行,并问道:“都有谁?你打听清楚了吗?”
“据属下所知,有尚书右仆射王戎,骁骑将军王济,侍中裴楷等都曾见过殿下!”
“是应该乔装一下的!”
几人下马,走出正阳门,只见两旁甲士林立,各种七香车,云母车,油幢车等络绎不绝,各大族的仕女早已开始出城踏春,顺便来看看那群风流名士侃侃而谈的样子。
此时正值阳气复苏,淅淅沥沥的小雨早已倾泻完毕,换来的是一阵阵和煦的东风以及如同金光般的暖阳。
崇祯等人没有阻碍就出了城,“这就是西晋的春日呀!这寓意真好,这也是自己的春天,万物开始的都在春日复苏,自己也一样,能在在春日里再次证明自己不是亡国之君!”
一路的姹紫嫣红,崇祯等人一行人来到一处五里亭。
常言道: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那小小亭子早已坐满了许多人,有行脚僧,有樵夫,有渔夫,还有骑着马车的少年以及各式各样的人。
但是有一人,尤其明显。
那就是崇祯连续两次遇见的那道人。
只见道人在一处白茅搭成的屋上,正襟危坐,不停用符水,点在一群平民额头上。
其中不乏一些身穿华贵的士族少年,他们虔诚地献上一袋米,并尊敬地叩拜起来。
“还以为是什么道人,原来是五斗米教!”
一旁的孟观愤然。
“五斗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