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为什么要立《封神榜》?
元始天尊赐给姜子牙的那一卷《封神榜》,是理解《封神演义》的关键。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立《封神榜》?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进行这一场封神活动?
这源于一场复杂微妙的博弈,原著对此有一段云里雾里的描述: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封神演义》第十五回)
这一段令人费解,原因是黑话太多,又没有详解。下面我就来一一为你解释。
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也就是《封神演义》中所谓的阐教十二上仙: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十二位的原型来历,我在后面的篇章中还将细说。
这十二位上仙犯了“红尘之厄”,这“红尘之厄”又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十二位上仙要到红尘俗世经历一番杀伐历练,因此说他们“杀罚临身”。这里所谓的“厄”,类似佛教说的“劫数”,并非已经发生的祸事,而是注定要到来的灾难。
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里有一个片段,阐教十二上仙在玉虚宫中端坐,周边血雾缭绕,血雾中隐约可见士兵们相互攻杀,这里描绘的就是“红尘之厄”。这对应到故事中,就是在说十二上仙注定要参与兴周灭商的人间大战。元始天尊因为红尘之厄即将来临,所以“闭宫止讲”,让弟子们潜心修炼,准备迎接劫难。
后面又是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
昊天上帝是谁?这是商周神话中就已存在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神。后文中还将细讲。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这里的“仙首十二”是否就是前面说的阐教十二上仙,这个有争议,但这个争议不重要。我倾向于认为仙首十二就是十二上仙,这个不用想得太复杂。《封神演义》的作者长于架设结构,短于打磨文字,所以经常留下一些文字纰漏,引人争论。这些争论大多没有原文依据,不提也罢。
昊天上帝为什么要令仙首十二称臣?结合后来元始天尊的反应,一般认为是天庭人手不够,昊天上帝想把元始天尊的玉虚宫收编,类似某些机关人手不足,就要收编下属事业单位。元始天尊当然不干——我在我的玉虚宫是老大,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个上级领导?于是他就耍了个滑头,找来截教和人道,搞了个“三教并谈”(这里的三教也有问题,按《封神演义》后面的说法,三教应该是阐教、截教和西方教,前后没对上,这也是作者的文字疏忽),列出一份共分八部、包含三百六十五个成神编制的《封神榜》。这样成神的指标就不能让阐教一家来完成,截教和人道也得共同完成任务。成神听上去是美事,为什么元始天尊要拿出来分享呢?因为成神就要死人,阐教弟子要死掉才能上《封神榜》。元始天尊就觉得,不能光死我阐教弟子啊,截教和人道你们也来分担点指标吧。恰好正赶上人间“成汤合灭,周室当兴”,这就是创造死魂灵,完成指标的机缘。
总结一下:昊天上帝手下缺人,想要收编元始天尊的玉虚宫,但元始天尊耍滑头,和截教、人道(在小说后文中实际是西方教)搞三方会谈,共同拟定《封神榜》,把人间的商周大战变成了天界的大型招聘会。
这就又有个问题:截教等势力凭什么要配合?这涉及成仙指标的问题。
阐教、截教都有不少弟子,这些弟子素质参差不齐,难保都能成仙。那些素质太差、严重拉低升仙率的弟子,也需要一个出路。让他们参与商周大战,死后上《封神榜》,在天庭谋一个铁饭碗,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这里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封神演义》作者的人生观和择业观:第一等的选择是自己有本事,做自由职业(成仙),且自逍遥没人管,美滋滋;第二等的选择才是进编制,端铁饭碗(成神),衣食不愁,地位也有,就是没了自由,要听天庭的使唤。这种观念在官本位的中国传统社会显得非常清新前卫。所以很多学者据此猜测《封神演义》的作者是明朝后期的江苏道士陆西星。
明朝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许多儒生不愿去挤科举做官的“独木桥”,选择下海从商。明朝歙县丰南的地方志《丰南志》中就说:“士而成功也十之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意思是说,读书人当官能成功的只有十分之一,去经商能成功的却有十分之九。这也很正常,科举考试录取率极低,但读书人能写会算,又懂得结交官府,经商成功的概率比当时普遍不识字的一般百姓更高。众多读书人抵挡不了经商的诱惑,也就不难理解了。陆西星是江苏兴化人,又是道士,思想作风大概比一般读书人更飘逸。他推崇自由身,厌弃铁饭碗,这是时代、地域和个人三重因素使然。
最后再说一个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负责主持封神的姜子牙,为什么自己上不了《封神榜》?人死了才能上《封神榜》,姜子牙既然活着主持了封神,《封神榜》上当然没他的位置。
那你可能会问:姜子牙给自己预留一个席位,等自己死了再上任,行不行呢?
民间确实有各种传说,比如说姜子牙本来把玉皇大帝的位子留给了自己,封神封到玉皇大帝时,众人问姜子牙谁来坐这个位子,姜子牙不好意思说正是在下,只得含糊其词地说“有人坐,有人坐”,结果一个叫张友仁的部将兴奋地跳出来受封,还说:“谢谢啊,给我这么大一馅饼!”
这当然只是个段子。
河北万全县地方志《万全县志》中还有这么一个说法:姜子牙封神完毕,天帝甚喜,决定给他封一神位,然神位已满,无位可封,只得将姜子牙封到墙角,做墙角之神。于是后世百姓筑墙完毕,总要在墙角手书四字“太公在此”。这也是从《封神演义》中衍生出的民间传说,可见其在民间影响之大。
抛开这些传说,回归《封神演义》小说原文,姜子牙不能给自己封神,这事也并没有那么玄乎。前面说过,《封神榜》是三教联合制定,元始天尊盖章认证的,姜子牙只是一个执行者,他哪有权力在《封神榜》上动手脚呢?而且姜子牙在《封神演义》中的人设,是一个资质平庸、仙缘浅薄之人。按原著中元始天尊的评价,就是“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可以想见,姜子牙平时学习成绩应该不太行,不然班主任元始天尊也舍不得让他下山。而且姜子牙面对封神重任,还苦苦哀求:“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元始天尊于是板起脸来:“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姜子牙下山以后,日子也一度很悲催,做啥生意都亏。所以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让黄渤来饰演姜子牙,他的扮相也是个糟老头子。观众们可能觉得不习惯。其实,这虽然不符合历史上姜太公的形象,但和《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倒颇为吻合。
按照《封神演义》的宿命论观点,姜子牙既然已经命定了“只可受人间之福”,那自然不能成神,更不能成仙。不过,一个资质平庸的阐教弟子,赶上了封神的机遇,就可以成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享将相之福,这也说明《封神演义》的世界观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天地不仁,万物刍狗。只为了天庭能够办一场大型招聘会,便惹出“鹿台聚敛万姓苦,愁声怨气应障天”,惹出“太白旗悬独夫死,战亡将士幽魂潜”。就连独夫民贼纣王,死后也封了天喜星,专管人间婚配嫁娶之事。
因为天地眼中,本就无善无恶,只是人间两派立场有别而已。
没有立场之别,如何掀起人间大战,打得血流漂杵?
不能掀起大战,又如何批量制造幽魂,充实天庭队伍?
但如若站在人间立场来看,只是可怜了多少无辜的黎民百姓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