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不才,请诸天神佛赴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51/53219551/b_53219551.jpg)
第18章 幽烛玄瞳
“二位法师,在下孟常喜,凤鸣山脚康阳镇人士,外出途中偶遇大雨,可否……”
孟常喜瞥了眼暖洋洋的篝火堆,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和尚看了眼张悬,见对方眼观鼻、鼻观心,毫无表示,便点头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请自便。”
说罢,他起身挪了个位置,给孟常喜在篝火旁腾出空间。
孟常喜一边用袖袍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笑盈盈地窜到篝火边,麻溜地脱下身上的书生袍。
三下五除二,他便脱得只剩下一条贴身胫衣,露出一身白花花的肥肉。
从这身白膘来看,倒像是个不勤五谷的读书人。
被冻得够呛,孟常喜打着哆嗦,缩成一团,几乎贴着篝火坐下。
“二位法师是哪里人啊,怎么会来到这凤鸣山?”
刚一坐下,孟常喜就找了个话题搭话,热情外向的性子显露无遗。
“贫僧非大周人士,四处游历到此……”
和尚说着,瞥了眼张悬,见对方没有开口的意思,便继续说道:“这位是张悬张道长,我二人偶然结识,便相约游历一番。倒是施主,既是山脚康阳镇人士,怎会在这般差的天气进山?”
“嗨,还不是为了找我那上山打猎的二叔。他昨夜进山,一直不见下山,家里老人着急,便喊我来寻。”
“打猎?可是住在镇口的张猎户?”
和尚故作随意地问道。
孟常喜摇头:“法师记错了,镇口都是农田,住的都是农家。”
“哦,那是我记岔了。”
张悬心中暗想,和尚果然是在试探对方。
他瞥了眼和尚的坐姿——一腿盘坐,一腿伫地,这是在孟常喜进门后改变的姿势,方便随时起身应对突发情况。
“看来,和尚对这孟常喜并未完全放下戒心,否则现在就不会还是这般坐姿。”
狂风卷着雨珠砸在庙檐上,张悬往篝火里添了把枯枝。火光跃动间,门外忽然传来枯枝断裂的脆响。
庙门突然被撞开,一个蓑衣簌簌的老樵夫侧身挤进门缝,身后跟着个背着柴垛的少年郎。两人周身带着寒气,浑身湿透,蓑衣上沾着的松针随着动作簌簌落地。
少年卸柴垛时踉跄了一下,半湿的布鞋在青砖上踩出个完整的水痕。
老丈从怀里掏出块粗麻布,仔细替孙儿擦去额角雨水,布巾上歪歪扭扭绣着半片枫叶,针脚粗陋却颜色鲜亮,像是孩童的手艺。
“爷爷,我不冷的。“少年小声说着,却偷偷把冻得发红的手指藏进蓑衣褶皱里。
少年胸前挂着个褪色的香囊,隐约能辨出“平安“二字。
这一老一少没有像孟常喜那般自来熟,与张悬几人对视后只是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然后带着孙子默默退到庙中另一角。老人将少年护在风口外侧,努力用自己佝偻的背脊抵着穿堂风。
见状,张悬朝那少年招手:“两位,山里秋寒,要是不嫌弃的话一起过来烤烤火吧。”
少年郎眼睛一亮,不过并没起身,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老人。
老人慈爱的摸了摸少年的脑袋,然后起身对着张悬欠身:“那就谢谢后生们了。”
“夜里寒,后生们喝口姜汤暖暖。“老人解下腰间竹筒递来,指节粗大的手掌上布满树皮似的裂纹。竹筒外壁凝着水珠,可当张悬接过时,掌心触及的竟是温热的触感。
张悬眼睛微眯……
——这姜汤在暴雨里走了半宿,怎会半点没凉?
心中带着疑惑,姜汤自然就喝不了了。
“多谢老丈,山里寒,还是给孩子留着喝吧。”
刚想伸手接过姜汤的孟常喜见状,手僵在半空,表情不悦。
和尚点头:“阿弥陀佛,道士说的是,留给孩子喝吧。”
老人见张悬表情认真,便不再客气,把竹筒收回,递到少年郎面前:“狗娃,喝吧。”
柴火噼啪作响,少年捧着竹筒小口啜饮,睫毛上还凝着细小的水珠。
见张悬望来,“狗娃谢谢道长哥哥。”少年立即躬身行礼,湿漉漉的碎发下耳尖通红。
张悬笑着点头回礼,心想却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在篝火边坐下,老人解下蓑衣铺在火堆旁,露出内里打着补丁的粗布短褐。然后压着嗓子对少年说:“等雨停了就回家,你娘该等急了。“
少年沉默许久,忽然带着些许哭腔:“爷爷,我们是不是回不去了?“
火堆突然爆出几点火星,恰好掩去了老人僵硬的回答。
这时,张悬伸了个懒腰,语气带着困倦道:“和尚,我打个盹,一会雨小后你喊我,我们立刻启程。”
和尚微愣。
他虽然与张悬相识不久,但自认识人功夫不差。
张悬这人,小心谨慎,从许多细节都能看出。
方才孟常喜进庙时,张悬明显比他还要紧张。
可此刻,张悬竟在陌生人近身的情况下闭眼睡觉?
和尚还未开口,孟常喜便笑盈盈道:“法师你睡,我们说话小声点。”
一旁的老人似乎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少年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拨弄着随身带着的木头小马,看得出来,这是他的心爱之物。
张悬朝孟常喜微微点头,眼皮随即耷拉下来,用手撑着脑袋,在篝火边沉沉睡去。
然而,刚一闭眼,他便在心中默念——
【内景】
张悬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方才老人脱掉蓑衣时,他就着火光,隐约看见对方脖颈处有一圈密密麻麻的缝线,线头处还渗着血丝……
结合之前黑棺中的无头尸体,破庙中的无头泥塑,张悬怀疑……
——这一老一少,不是活人!
为了安全起见,张悬决定动用今天的提问机会。
……
有了上次进入【内景】的经验,张悬这次明显镇定了许多。
血月当空,四周漆黑一片。
张悬脚踩在墨湖水面之上,他并未急着提问,而是来回踱步,脚下的涟漪一圈圈荡开。
“庙外古怪的水势,藏在暗处的鬼东西,破庙中诡异的无头泥塑……”
“老人,少年郎以及孟常喜……”
张悬心中盘算着,眉头越皱越紧。
“娘的,怎么我一直在撞鬼?”
张悬有些烦躁,天师府不是号称正道魁首么,按理来说,方圆百里间都应朗朗乾坤,妖邪无踪,怎会像现在这般,不是伥鬼就是黑棺,现在这荒山破庙更是邪性!
他在心中暗骂,随即做出了决定。
“天师度,有什么办法能让现在的我具备趋吉避凶的能力,助我平安逃离险境?”
他没问什么自己现在处境如何,这是废话,对他现在的处境丁点帮助都没有。
张悬直接让天师度给出逃离险境的方法!
话音刚落,血月上的粘稠血色开始蠕动,汇聚成一行小字:
——消耗一次提问机会,可为传承者大人开启为期六个时辰的‘幽烛玄瞳’!
——可鉴万物,趋吉避凶,避祸就福!
“传承者大人?幽烛玄瞳?”
张悬低声念着,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