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爷爷你朱元璋,带我造反?](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82/53240182/b_53240182.jpg)
第42章 白莲教主韩林儿 吕氏的野心
时间接近亥,从东宫回来的周德兴刚刚跨入江夏候府,老管家递了一封信给他。
周德兴回到书房看完信将其烧毁走出书房,“管家,去鼓楼接一名姓白的来府上。”
老管家一脸苦色,行礼道:“老爷现在为时已晚,要不明日老奴再去接?”
周德兴取下腰间的身牌递给他并安慰道:
“无需担心,拿本侯爷的身牌去接人即可,五城兵马司的人不会不卖本侯面子,路上小心。”
“是,侯爷。”老管家双手接过身牌离去。
亥时三刻,江夏候府后门,一个小厮模样的中年跟着老管家进入门内。
正在客堂等待的周德兴还以为是吕氏给自己安排副手是某位不在京任职的侯、伯,结果是他,韩林儿!
别人不认识或者经过时间沉淀看不出长相变化的韩林儿,但周德兴以前是很熟悉韩林儿,还经常见面。
“呵呵...白兄十数年未见,你可还好?”
“呵呵...周兄一别十数年,你还是老样子。”
两人互相寒暄一句,周德兴对着一旁的管家开口:“去准备些酒菜。”
“是,老爷。”老管家转身走出去客堂。
没了外人在场,周德兴请韩林儿落座,饶有兴趣的开口询问:“传闻当年你不是?”
“当年之事某侥幸活了下来,不劳周兄惦记,呵呵...”韩林儿笑了笑没再说话。
龙凤十二年(1366年)十二月,廖永忠奉命迎韩林儿去应天府,船行至瓜步时沉入江中,后在安港附近江边被好心人所救。
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刘十三(刘福通之侄)带着一个意想不到的女人来到苏州府某个院子秘密会见。
起初韩林儿根本没把她的话当回事,四个月后得知朱重八的大儿媳妇病逝消息后派人去联系她并与其合作。
「ps:朱元璋当年要杀韩林儿真没必要明目张胆用沉船方法杀他,真要杀这个吉祥物一句话的事!
为什么要搞得天下兼知?好比我要杀一只鸡吃肉,不在家里杀,非要去大街招摇过市喊我要杀鸡?
个人观点纯意外事件,有不同见解的大大们求轻喷。」
两人沉默不语,都在内心盘算自己得失时,管家送来酒菜。
二人在酒桌上假惺惺的互相吹捧并一番畅饮后,周德兴带韩林儿来到书房并进入房中暗室。
子时一刻,密室内。
坐在右边的韩林儿从怀里拿出一个瓷瓶放在桌上。
借着烛光,周德兴面带不悦、疑惑开口:“这是何物?韩林儿你有话就说,别搞这些虚把式!”
没什么表情变化的韩林儿抬手对他摆了摆,皮笑肉不笑开口:
“呵呵...侯爷,韩林儿只是某过去的名字而这个名字已经死了,某现在是白莲教教主白胜。”
周德兴同样假笑回应,“呵呵...白莲教主百胜?好名字!”
韩林儿点了点头并抬手指桌上的瓶子。
“此瓶内所装的是某白莲圣教的圣药,无色无味食入后一月左右会五脏六腑溃烂而死。”
“你和本侯说这些何故?”一脸不解的周德兴出声反问。
韩林儿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一副高深莫测模样打量了一会周德兴,才开口:
“你和朱重八是结拜兄弟,听闻他现在久居深宫,你想办法把此药放入他的膳食中即可。”
“是你的意思还是她的意思?”周德兴意味深长的微笑反问。
韩林儿轻声笑道:“呵呵...谁的意思都没有,就看侯爷你自己的意思。”
他和吕氏各自都观察周德兴很多年,知道他不会反复,加上吕氏的来信,韩林儿此时才有恃无恐。
周德兴内心在计算自己的得失及事情失败后的后路。
韩林儿没有出声打扰他,静静的坐在一旁笑而不语。
见他迟迟没有回复,韩林儿面色不悦的出声问道:“你可想好?若是你不敢做,某自会找人去做。”
“此药瓶先放在这里,容某考虑考虑。”
周德兴没有得到实质‘好处’怎能答应?画大饼谁不会?何况韩林儿画的大饼再大也是空气。
韩林儿看着他点了点头,“好!”
“现夜已深,某给你安排客房。”周德兴起身开口。
韩林儿抱拳道:“如此多谢。”
......
洪武十五年十月十四日,午时四刻,紫禁城、春和宫,正殿内。
春风满面的吕氏一边帮朱标布菜一边对其开口:
“太子殿下,现在允炆也开始涉及武学,您看要不要给周侯爷在五军都督府安排一份差事?”
五军都督府: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
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李文忠没触怒朱元璋前就是总管五军都督府的中军左都督(大都督)、参军国事。
朱标吃下一口饭,想到也是该给儿子‘铺铺路’,加上周德兴是父皇兄弟,点头道:
“爱妃所言极是,孤一会就下旨封其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目的达成的吕氏站起身给朱标行了一个万福礼:“妾身替允炆多谢殿下。”
朱标面带微笑,“爱妃免礼,允炆将来可是要掌握‘神器’,只是苦了允炆小小年纪就身负重任。”
吕氏装模作样的皱眉叹气,“哎!殿下,我何尝不知?真是苦了允炆,小小年纪就如此劳累。”
朱标出声宽慰吕氏,“爱妃,孤明白,孤也想允炆童年快乐,只是~~”没说完叹息一声,“哎!”
“你这奴婢没看见太子殿下碗里没饭食?还不快给太子殿下盛饭?”
吕氏知道朱标在想谁,故意出声让白一旁的女官菲给他添饭。
朱标接过盛满米饭的碗夹了夹菜,对吕氏抱怨四王现在在京城里胡作非为。
“孤那个几个弟弟,没有父皇母后的约束现在越来越无法无天,每天都给孤送来不少麻烦。”
吕氏怎能不知他们的‘恶行’,微笑着宽慰朱标:“几位殿下也就吃喝玩乐而已,不是何大事。”
朱标扒拉着筷子吃了一大口饭,“孤也明白他们在封地苦,可也不能天天在京城搞得民怨沸腾!”
又扒拉一口饭,“老二、老三也就算了,现在老四、老五也这样!若是将来孤和父皇不在,谁能管得住他们?”
吕氏给朱标倒了一碗茶,微笑道:“太子殿下你这说什么话?将来允炆定会好好善待他这几位亲叔叔。”
“嗯,允炆生性善良,孤相信允炆会善待他这些叔叔,至于在后面孤和爱妃也看不见咯。”
“呵呵...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饭后,朱标在椅子上假寐一会起身离去,吕氏面带愁容追着朱标让其多休息,倒还被朱标安抚。
春和宫门外。
吕氏目送朱标远去,从袖袋里掏出一条丝巾转身之间塞给白菲,故作大声对其开口:
“去给本妃买一些布匹来,本妃要给江都郡主、宜伦郡主做过冬的新衣。”
“是,太子妃。”
白菲躬身行礼后带着几名宫女太监走向东华门。
看着她们背影的吕氏野心极度膨胀中。
(ps:没史料记录长女江都、次女宜伦两人事迹。自行起名,长女:朱诗雅7岁,次女:朱凌薇6岁。
常氏所出,长子朱雄英,长女江都公主,次女宜伦郡主,幼子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