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华娱:开局和女儿国王拍电影](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9/53270929/b_53270929.jpg)
第17章 纷争起,不惧挑战
朱晽拿出新买的《大众电影》,指着封底,向母亲提及高卫华的付出。
“爸!”
她看向朱云青:“高卫华是不是曾经拒绝我进剧组?”
“这个……”
朱云青瞥下老婆方珍,硬着头皮道:“是有!”
“他知道您是方教授吧?”
朱晽循循善诱:“如果他趋炎附势,就不会想着赶我走。”
她是知道‘有夫之妇’误会的,但父母两个不清楚,不介意拿‘误会’彰显高卫华的人品。
“他不能返城,我和父亲以为是高家有问题。”
“但事实上他是为了不让家里有负担,宁可留在丁子寨。”
“和这样的人做同学,我也能有所进步。”
……
方珍气得脸色铁青。
明着是说做同学,其实就是想嫁给人家。
她这个女儿不知羞啊!
朱云青见方珍脸阴得快要滴出水来,再见女儿表情绝决,心头一颤,急忙和稀泥。
“反正晽晽已经辞职,咱们就让她拼搏一把。”
他先安抚朱晽,再提醒方珍:“到时没有考上,就只能去燕影学院。”
“你?!”
方珍不情愿,想想事已至此,也只能由着朱晽的性子。
不过对高卫华,她是彻底无感。
“行!”
朱晽点点头,满脸坚定:“我会向你们两个证明的!”
她拿书去复习。
朱晽家因《大众电影》起纷争时,外界也在议论封底。
最先提出抗议的就是长影制片厂,他们这一期选送过《刑场上的婚礼》剧照,有很大可能做封底。
现在《喜盈门》截胡,厂长不至于亲自责问,导演却坐不住了。
这部电影是蔡圆圆、广布道尔基合作,他们打电话到编辑部,询问情况:“《刑场上的婚礼》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你们这样对待它,会让先辈蒙羞。”
义正词严,基调很高。
“下一期会安排。”
副主编崔博全不慌不忙,说出理由:“你们也知道去年《华民日报》那篇文章,提醒影视工作者要关注农村。”
“革命电影有很多,你们这部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们有乡村题材的电影,我们也可以优先安排。”
“电影界的春天到了,更应该千花齐放。”
……
解释很充分,长影两位导演无法辩驳。
现在不同以往,电影也追求差异化,他们也是懂的。
“下一期会安排《刑场上的婚礼》。”
崔博全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到时你们的电影正好在上映,还能起到宣传作用。”
“好吧!”
两位导演只能接受现实。
《大众电影》编辑部在沪城,他们离得太远,鞭长莫及。
不就是乡村题材的电影吗?以后我们也拍。
两人向厂长汇报,长影制片厂开始关注《喜盈门》电影的情况,要看看反响。
电影还没上映,只能看《大众电影》读者的反馈。
“电影《喜盈门》?华国好儿媳?”
“农村生活有什么可拍的?”
“这个女演员是谁?长得倒是漂亮,不知道演得怎么样?”
“她在整理衣橱,后面坐床上的男演员是谁?”
……
众说纷纭,有感兴趣的,也有吐槽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长影制片厂没出头,却不妨碍其他‘正义使者’批评。
沪城的文汇报,就专门刊登了类似的文章。
【沪影制片厂就是搞噱头,不是什么题材都能引领时代潮流的】
【标榜成华国好儿媳,就能让人关注吗?】
……
【只是家庭琐事,也能拍成电影?】
【扮演者来自医学院,这是要搞华国漂亮媳妇吧!】
【市场会教育你们认清现实!】
……
言辞犀利,极尽讽刺,批得《喜盈门》电影体无完肤。
消息传到丁子寨,赵桓章即便有心理准备,还是受到影响,收尾的拍摄工作有点儿提不起劲儿。
辛先令见状,特地去找已经没有拍摄任务的高卫华。
相处这段时间,足够证明高卫华的优秀,他认定对方能安慰赵桓章的原因。
“赵导!”
高卫华来见赵桓章,笑得开心:“有人批评咱们,这是好事啊!”
“一潭死水养不了活鱼,波涛汹涌的大海才会有鲨鱼。”
“咱们这部电影是乡村题材,受众天然就比其他电影少。”
“现在有人给我们造势,我们正好因势利导。”
……
“只要电影内容好,就不怕任何质疑。”
他目光灼灼,盯着赵桓章:“赵导没有信心吗?”
“好小子!”
赵桓章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轻轻捶下高卫华的胳膊:“对我使激将法吗?”
“《喜盈门》是我们制作出来的,我当然有信心。”
“我现在只担心热度不高,文汇报的文章是昙花一现。”
……
听完高卫华的话,他居然得陇望蜀。
“有我啊!”
高卫华笑了:“赵导过几天就要回沪城做后期制作吧?估计电影多久能上映?”
“后期制作两个多月,再提交给华影集团去安排,估计要到九月份。”
赵桓章说出计划,反问高卫华:“你的意思……”
“四个月吗?”
高卫华琢磨着时间,慨然回应:“热度交给我,我会让大家持续关注电影的。”
封底有朱晽,《喜盈门》电影又确实不错,于公于私,他都不会偃旗息鼓。
“你打算如何做?”
赵桓章不喜反惊,提醒高卫华:“争论是把双刃剑,有些底限不能逾越。”
他很清醒。
“您放心!”
高卫华转身回屋,拿出一篇稿子,递给赵桓章:“表姐有华新社的朋友,我打算托他们在报纸上发表这个。”
“《乡村题材电影的看法》?”
赵桓章先看标题,阅读完内容,满脸振奋:“你小子不但会写小说、编剧,原来社论也有一套啊!”
“我的偶像是树人先生。”
高卫华腼腆一笑,暗道就算树人先生放到后世,估计也会惊讶于‘键盘侠’的犀利言辞。
论及挑事对骂,经历网络熏陶的他,可是专业的。
“你!”
赵桓章斜睨高卫华:“说你胖,你还喘。”
“你只管去做,需要剧照素材,就跟我剧组提。”
看过稿子,他信心大增。
“会的!”
高卫华眨眨眼:“这是一场持久战,至少要打四个月。”
呵!
其实稿子早就寄出去,就等着发表,他先斩后奏。
是时候要80年的华国人,提前体验一下后世的宣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