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华娱:开局和女儿国王拍电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木秀于林,大祸临头?

“中新社的朋友请我吃饭?”

丁子寨所属的镇子,高卫华再次向表姐魏蕙丽确认:“他们帮我的忙,不该是我请吗?”

“电话里人家是这样说的。”

魏蕙丽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调侃高卫华:“我家弟弟这么有才华,估计是要给你介绍女同志吧!”

以为都跟你和丁福贵一样,喜欢做媒人吗?

高卫华暗暗吐槽,见镇上接线员看着自己,明白不是扯皮的时候,满口应承:“我吃完中午饭就赶过去。”

挂掉电话,他找赵桓章请假。

剧组没有高卫华的拍摄任务,编剧方面也有辛先令协助,赵桓章听说是答谢华新社的朋友,自然满口答应。

高卫华的文章发表,带来农村题材电影的热议,对他而言是件好事。

不是剧组需要他来主导,赵桓章都想和高卫华一起离开。

于是高卫华吃过午饭,骑上丁子寨的永久二八大杠,又来到泉城戏剧团。

“卫华啊!”

魏蕙丽看到他,不复上午的欢欣,拿出今天刚到的《文汇报》,忧心忡忡道:“你瞅瞅这个。”

“和我有关?”

高卫华满脸好奇,阅读魏蕙丽点指的内容:“《防止有人转移视线,阻碍工业/化发展》?”

标题口气很大,看起来像是指责有人搞破坏。

但读完整个文章,高卫华明白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是一篇评论,是对他的《乡村题材电影的看法》的辩驳。

【有人鼓吹关注农村,甚至撺掇拍摄相关的电影,这是倒退,这是居心叵测!】

【他忘记我们要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工业体系,而精神食粮从哪里来,电影和小说就是其中之一】

【必须和这种风气作斗争,不能脱离正轨】

……

还是喜欢‘摆道理’那一套,80年还不忘争斗。

高卫华轻蔑一笑。

再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后续进程,只会‘假大空’的‘腐儒文人’早晚会被淘汰。

只要他不和人跳舞,只要不和人搞小团体,根本不用怕。

“表姐不用担心,这些都是跳梁小丑!”

他安抚魏蕙丽:“他们只为攻击而攻击,其实说不出半点儿实质性内容。”

“我怕你木秀于林。”

魏蕙丽可没那么好骗,提醒高卫华:“你还是安心考大学,别再掺和电影宣传的事情。”

“别忘记隐瞒调令,我担心有人查出来。”

……

高卫华返乡的调令从燕京过来,是魏蕙丽代领的,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她现在这样说,是怕影响高卫华的前程。

“没事!”

高卫华脸上露出苦笑:“早就有人调查过,朱晽也知道。”

“我有时间跟丁伯说下,要丁子寨出面留住我,这样他们就没办法小题大做,表姐你也可以安心。”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调令的事情没大碍,既然表姐提及,高卫华还是想着消除潜在的祸患。

至于魏蕙丽说的考大学,高卫华其实想放弃来着。

他心思和朱晽一样。

朱晽家有燕影学院的人脉,不用太考虑高考成绩,就能去进修,但高卫华不行。

他最可能去的只有华戏,到时两人虽然在一座城市,依旧分隔割两处。

不爽利!

加入《喜盈门》剧组,编辑费300元,再有每天的补助,他拿到350元。

另外做演员,因为不是正规编制人员,赵桓章给他申请到1.5元的补助,又有近100元。

再有《大众电影》和《华民日报》的撰稿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高卫华已经攒到500元。

燕京的四合院目前3000元,他打算利用空余时间多写小说,这样到9月份托人说不得能买到房子,解决住宿问题。

衣食住行无忧,谁还去华戏受约束?

平日写写稿子,照顾照顾家里的父母弟妹,剩下不就有更多时间和朱晽相处吗?

燕影学院又不禁止学生拍戏,到时他写剧本当编剧,‘女儿国王’参演,这样的甜蜜日子,当‘国王’都不换。

有了朱晽,计划自然要更改,高卫华思绪飘散的同时,不耽误再给表姐魏蕙丽吃个定心丸。

“今天来约咱们吃饭的朋友,可是华新社泉城分部的。”

“他们向来嗅觉敏锐,你总该相信吧?”

“如果势头不对,肯定不会跟我见面的。”

……

“也是!”

魏蕙丽转忧为喜,话里透着唏嘘:“三年前你来泉城,整个人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现在已经是男子汉,眼看着喜欢你的女同志都有了。”

……

“是姐您照顾的好!”

高卫华郑重其事道:“空余时间教我学戏,排解思乡之情。”

“有好吃的也不忘喊我,我才能长得这么帅气。”

……

噗嗤!

魏蕙丽让他的自夸逗笑,语调幽幽道:“今天来的华新社的朋友,他们和港岛那边有点儿关系。”

“这里真有麻烦,你大不了去港岛发展。”

……

高卫华大为感动。

不是谁都像他这样,知道未来如何发展的。

魏蕙丽是把他当亲弟弟看待,才会不遗余力帮忙。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可惜他现在有力不逮,只能将来再回馈表姐。

高卫华暗暗下定决心的时候,也抓住魏蕙丽话里的关键字眼。

华新社?

港岛有关系?

莫非……

哒哒!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敲门,打断姐弟俩的交谈。

“应该是他们。”

魏蕙丽急忙起身。

高卫华离得最近,率先打开。

门外站着三个人,为首的是表姐夫袁震林,另外两个是一男一女。

男的五十多岁,头发花白。

女的年近四十,风韵犹存,颇有气质。

“卫华在啊!”

袁震林看到是他,笑着介绍:“这是华新社泉城分部的谷雷明导演和韩岚芳编剧。”

……

华新社没有导演和编剧的编制,他提到的是两人另外的身份。

高卫华认识他们,不过是只闻其名,今天见到真人了。

“高卫华同志!”

谷雷明率先向他伸手:“你那篇《乡村题材电影的看法》写得很犀利啊!”

“古导谬赞!”

高卫华很清醒:“那是激愤之作,没有什么章法。”

两人说话间,魏蕙丽搬来凳子,五个人分别坐下。

只跟高卫华颔首示过意的韩岚芳,接着他前面回应谷雷明的话,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卫华同志还是不太清醒,你就要大祸临头啊!”

高卫华差点儿翻白眼儿。

能不能别把港岛那一套用到我身上?这是当他‘厦大’毕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