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2023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60/53273660/b_53273660.jpg)
一、何谓“易经”
为什么叫“易经”,而不是叫其他什么经呢?
这需要从中华古文明的造字开始说起。了解古代汉字的创造和演变,你就会了解中华民族的古文化,就会进入古汉语语境所描述或阐释的意境,体悟出其所宣达的义理。否则,难以领悟变易哲学的精髓或只知道只言片语,就飘飘然而神秘玄幻起来,既误己也害人。
在古文字中,何谓易?至少有两种说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9CB02/31740736103511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_25_1_s.jpg?sign=1739642170-YirTFLuONEa3tir8eZ7gfCQFv7p4wZA7-0-31aa5b1d99b82d2de5d8b7b5fe46361c)
其一,“日月为易,阴阳(交替)也。”许慎,字叔重,汉朝汝南郡召陵县(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倾尽毕生精力,从事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说文解字》(本书中训诂引用统称《说文》)是许慎一生精心之作,前后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字圣”。
关于“易”字,《说文》解释:“日月为易,象阴阳也。”虞翻注《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系辞下》中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易字由日月二字上下组合构成,为日升月落、月升日落,循环往复更迭不已,在日升月落往复变更中,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更迭。“来者信也”表明其最显著特征是变化能够不停地重复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9CB02/31740736103511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_26_0_m.jpg?sign=1739642170-s2P8Dp5HcukY14C8hFSFrwVME2l87ZmN-0-585ca08c72fa896f92bb60a5d41fdb19)
其二,唐汉在《汉字的奥秘》中写道:“会意字。右为鸟的简省形,左为表示翅膀扇动的‘彡’。两根会意,以鸟的奋翅飞走表示易地而往。又以候鸟水禽的天上能飞、地上能行、水中能游表示抽象意义的变易、简易、不易(乃《易经》的宗旨)。”
取象造字,无论由日月构成,还是飞鸟构成,均取其变化之义。变化是易的核心与精髓。
“经”从糸从坙,原指织布机上的纵线,在这里指经书。经书一般指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根据哲学、宗教思想划分,有易经、道经、儒经与佛经等。上升到经的高度,一般属于规律、规则、规范的范畴,是对恒常不变规律的概括。《易经》就是关于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孔子曾经说过:“洁静精微,《易》之教也。”(《礼记·经解》引孔子语)可谓一语道破《易经》之精神,《易经》之本质,《易经》学说之凝聚力,《易经》玄思之感召力。
那“洁静精微”是什么意思?
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对“洁静精微”作了这样的疏解:“《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不为淫滥,是洁静;穷理尽性,言入秋毫,是精微。”
宋代张载《张子正蒙》云:“《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故撰德于卦,虽爻有小大,及系辞其爻,必谕之以君子之义。”又云:“洁静精微,不累其迹,知足而贼,则于《易》深矣!”
张善文先生著《洁静精微之玄思》对“洁静精微”又进行了宏观意义上的引申发挥:“洁者,一尘不染,通体清澈,一片冰心在玉壶之谓也。静者,涵咏沉潜,闲适乐天,万物静观皆自得之谓也。精者,纯粹不杂,坚确不移,炉火十年磨一剑之谓也。微者,虚无缥缈,得失无度,别有天地非人间之谓也,总此四言,便是《易》之哲理内核,《易》之精神,《易》之智能。”
作为文明之根、文化之源的《易经》,是群经之始、群经之首、群经之祖,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总源头,也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其思想精髓深深根植于中国乃至世界民众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千万年来绵延不息,影响、引导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走向,不过,人们日用而不知,时用而不觉。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福祸相生、盛衰无常、否极泰来、物极必反、随遇而安、量力而行等思想和原则都发端于《易经》的相关卦中。
本书将用比较通俗的风格全面、系统地阐述变易哲学的辩证体系,剖析《易经》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到底有什么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