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2023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60/53273660/b_53273660.jpg)
二、乾卦六爻如何解读
在讲解乾卦“六爻”之前,对什么是“爻”有必要科普一下,进行情景导入,否则大家会觉得太突兀。大部分人对《易经》感兴趣,但深入不进去,是因为历史上的大部分读本没有简易、明晰、轻松、活泼的导读,就像没有导游进旅游景区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不知所措。对易学的基本常识进行科普是有必要的,能够解决情景融入的问题。
何谓爻?在前文已经做过说明,在真正开始参悟乾卦六爻之前,您可以重新温习一下,以便能够迅速进入乾卦六爻的情境中。
龙是古代神话中神奇刚健的动物。乾卦六爻以龙成长状态采取比喻与象征的修辞方法,揭示和展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道理。
下面,我们来看看乾卦六爻是怎么说的: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潜龙,指潜隐在水中的龙。龙刚刚诞生,尚潜在水中养精蓄锐,阳气不能散发出来,本事尚不能发挥。比喻人隐居不出,静处而不妄动。处于初九爻之际,发挥作用的时机与条件尚不成熟,事物发端,位卑力弱,只能“潜龙勿用”,必须进一步加强修炼,蓄养精锐,为将来发展时机来临做好充足的基础准备。这就好比孩子们在学校里面学习,尚需学习和积累知识、增长本领,还不能参加工作到社会上发挥作用。《周易集解》引沈士曰:“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喻君子之德也。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见,同现,展现。见龙为展现头角与身手的龙。所谓大人,一指有道德有作为的人;一指有大才大德并居于高位的王侯、大夫等贵族。九二爻是个比喻,龙出现在田间,刚刚崭露头角,能够有所作为尚不能施行“云行雨施”那样的大作为,需要拜见英明睿智的大人物给以指导(利见大人),利于少走弯路,避免挫折,创造成就。以此为本体,比喻或者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国家,处于初生或初创期(这个环节上的相关问题将在屯卦中讨论),准备不充分,经验不丰富,尚属于牛刀小试阶段,难以处理复杂变乱的局面,拜访、寻找英明睿智的大人物指引或领导前进,是英明正确的选择,有利无害。
人生或事业,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呢?九三爻为人们指点迷津: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乾乾是勤勉努力的样子。若是语气助词。本爻说的是,在成长阶段,处于飞跃的前期,君子白天勤勉不怠,晚上警惕反省,整天自强不息,不敢丝毫懈怠,反反复复按正道行事,即使遇到危险(厉,《广雅》:“危也。”)也会逢凶化吉,不会有什么灾祸(咎)。
这是敬慎行事的基本要求,也是必然要求。
在《易经》中,“咎”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做任何事情,“无咎”是人们非常期望,也非常喜欢的状态。何谓“咎”?何谓无咎?《古代汉语字典》解释:“咎在古文中是会意字,由人字和各字构成,表示人各不相同,彼此易发生矛盾冲突。咎的本义指灾殃、凶祸。”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释诂得比较详尽—《尔雅·释诂》“病也”,《说文》“灾也,从人、各,‘各’者相违也”,《广雅·释诂三》“恶也”,《诗·小雅·伐木》“微我有咎”,《毛传》“咎,过也”,《诗·小雅·北山》“或惨惨畏咎”,《郑笺》“咎,犹罪过也”,又《广韵》“咎,衍也,过也”。据此诸说,《易》中“咎”字常含“灾病”“罪过”“咎害”之义。案,《系辞上》云,“无咎者,善补过也”,即谓弥补过失、免遭咎害。此爻处《乾》卦上下卦之际,其时多危,故须“朝乾夕惕”,修省不懈,才可“无咎”。《周易集解》引干宝曰:“君子以之忧思深远,朝夕匪懈,仰忧嘉会之不序,俯惧义和之不逮,反复天道,谋始反终,故曰‘终日乾乾’。”又曰:“凡‘无咎’者,忧中之喜,善补过者也。”
在现代社会中,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对眼下自己手中正在做的工作,有的漠然视之,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悍然抵触,不懂得技术和能力是在经久磨砺中增益出来的,结果荒废了青春。
遇到下岗分流或被淘汰出局,如果不知道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恐怕还得抱怨和咒骂单位或领导呢,甚至造成身心伤害。
找内因,遇事反求诸己,才是高明的!
这是自强不息的内在核动力。
不怨天,不尤人,才是真正的达观情怀。
拥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态度才不会受到祸害。此之为“惕龙乾乾免祸害”。
人生或事业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种状态上。机遇出现的时机,有的早,有的晚,机遇稍纵即逝,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呢?九四爻辞是这样说的:
九四:或跃在渊,进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四爻意思是龙或者腾跃上进,或者退处到深渊(渊)之中,前进不会遭遇灾祸。
人性善恶之争,争执了几千年。
明朝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阐释了人人心中都有“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从自然界中万物趋向阳光的本性获得启示,人作为生命体,要生存,要发展,其基本本性与植物是一致的。都具有“利己排他性”的本性,这既是生存的利器,也是顽劣的根性。如果没有了这种本性,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集团之间就不会有尖锐的矛盾和军事冲突,也谈不上阶级、民族内部的团结。
探寻世间的苦难、矛盾、冲突的根由,总是无可回避地深入“利己排他性”这个基点上。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利己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即人是经济人。人一方面努力占有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自私自利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对待任何问题,要善于从这个基点的正反两方面去看。
离开这个基点,就可能钻进道德的真空里,成为被人嘲笑的痴呆子!
人的灾殃、凶祸多来自人的内心,更准确地说是过度的贪欲。贪欲扩张就必然陷入痛苦的深渊,而减损自己应得的利益,您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帮助。
咎,是《易经》的关键字,将在许多卦的卦辞、彖辞、爻辞中出现,根据此注解,后文将依据语境具体诠释,不再注释。
对人来说,也存在大致相同的情形,机遇来临,该前进就要前进,该显身手就要显身手。在适宜的环境中,当然会有利于发挥作用有所作为。此所谓“龙跃深渊度机变”。
机会抓住了,一显身手,多么惬意呀!九五爻所展现的境界,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龙飞舞在天空上,在广阔的舞台上行云布雨,发挥巨大的作用,有了雨水滋润,万物欣欣向荣,蓬勃茂盛。龙为万物成长做出巨大贡献,盛德普惠天下。有所作为的领域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为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
要注意,“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修辞方法为排比,展示了龙所在的不同方位、情态和阶段。
凡事,总有个度。在度的范围内,为人,干事,创业,顺风顺水;超越度的范畴,还能够持续下去吗?上九爻辞的回答是否定的: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亢,过甚,极度。悔:悔恨。龙亢奋至极,飞得过高,失去发挥作用的舞台,体能不济,向衰败发展,就会发生悔吝的事情,这是应该警惕出现的局面。做人、做事,得势不可亢进妄为,否则就会有让人悔吝的事情发生!
亢龙为什么有悔?《周易本义》分析其原因是:“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和空间,就会走进死胡同,最终出现群龙也无首的现象。《朱子语类》说:“当极盛之时,便须虑其亢,如这般处,最是。《易》之大义,大抵于盛满时致戒。”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见,通现。首,乃首领。用九爻辞说的是,群龙出现于天空,“各秉刚健之天德”(高亨释),谦而不愿意以首领自居。“此乃比喻诸侯并立,各秉天德,德齐力均,不可能有帝王为之首领。”(高亨释)出现这种现象,是很吉利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呢?《尚氏学》指出:“‘见群龙无首,吉’者,申遇‘九’则变之义也。九何以必变?阳之数九为极多,故曰‘群’。阳极反阴,乃天地自然之理。乾为首,以阳刚居物首,易遭物忌;变坤则无首,无首则能以柔济刚,故吉。”
龙的发展变化合于自然万物成长的阶段性特征,适应事物发展变化阶段性特征,人的成长或事物发展进程也不例外地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潜龙勿用蓄精锐—孩童(物创)初生,开蒙发智;见龙在田试手段—崭露头角,显示才华,发挥作用;惕龙乾乾免祸害—自强不息,快速成长;龙跃深渊度机变—审时度势,应机飞跃;飞龙在天盛德普—当位有为,盛德普惠;亢龙有悔极必反—亢奋至极,物极必反。可见,乾卦对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内在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行了深刻揭示。
需要说明的是,乾卦和坤卦“用九”之前的古经文字与其他六十四卦的经文,为截至周公时代经伏羲、西伯侯姬昌、周公薪火相传集体创作的经文,在原始的古经文本中所给出的开示,基本是朴素的风险警示和道德修身的忠告,及至孔子,其最伟大的贡献是演义升华附会更多的人文思考,其关于变易哲学的系统思维是不可否定的伟大贡献,同时出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大衍之数”、“揲”、卜筮等带有占卜色彩的说法,及至朱熹《周易本义》又讲授卜筮的方法,使这门学问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这需要您在学习中注意甄别,吸纳合理的精华,摒弃糟粕,才能学到这门学问中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