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202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一画开天,伏羲创立先天八卦系统

作为世界文化宝藏、智慧宝库的《易经》,也被称作《周易》。起源于中华最原始、最古老的文化符号。传说是由一万年以前的中华始祖伏羲画出来的:“”为阳爻,“”为阴爻,两者作为基本符号,创立先天八卦系统,肇始中华文明。

据相关史料记载,伏羲风姓,燧人氏之子,也常被称为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等,在《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他生于成纪,所处时代大约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也是古籍中记载的中华民族最早的王。关于伏羲传说比较多,有的说其人首蛇身,有的说他雌雄同体,有的说他与女娲兄妹相婚配,生儿育女,颇具神秘色彩。伏羲对《易经》的贡献是根据天地万物变化,创造了先天八卦;以先天八卦为字根又创造了早期的文字;他结绳为网,用以捕鸟打猎,教授人们渔猎方法;他发明了瑟,创作乐曲,用以尊崇美好的德行。

《易经》六十四卦,是颇有规律的符号象征体系。由“阴”()和“阳”()符号构成。那何谓阴阳?

现代易学研究者张善文在《象数与义理》中写道:“远古时代的人们创立这两种符号代表‘阴’‘阳’,其所包含的直感的象征蕴意十分丰富,因此,这两条线所喻示的事物、现象至为众多。在古人的心目中,寒暑、日月、男女、上下、高低、昼夜、内外、表里、正反、黑白、胜负等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均属于阴阳范畴。事实上,即使是现代科学中的阴电阳电、正极负极、正数负数等物理、数学概念,也皆可纳入这两种符号象征类例中去。可见,‘阴’‘阳’符号的设立,是古人对大自然一切对立而又和谐现象的高度的象征性概括。”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道:“盈乎天地之间,无非一阴一阳之理。”

《说文解字》道:“卦,筮也。”

《说卦传》言:“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易经》中象征意义的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个爻,组成八卦(见表1-1),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所代表的宇宙间的八种自然现象为:乾为天,坤为地,离为火为日,坎为水为月,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

表1-1 八卦卦名与其卦形、象征物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