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必须重视微课程命名
一、为什么要花心思制作课程标题
(一)把“外貌协会”变成“局内人”
最近,听到有人说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外貌协会的,长得帅的人在应聘时容易被录用,长得美的人在犯错时容易被原谅,身材匀称的人容易“脱单”,就连食堂大叔也喜欢给长得乖巧的女孩多打红烧肉。
这大概说的是第一印象发挥出来的效能有多么强大。人们通常偏向于给自己留下良好印象的人和事寄予美好的期盼,希望他们在今后的时间里也能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心情。
因此,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让学员对即将学习的课程有所期待,让学员以课程“局内人”的身份走进课程内容,随着授课老师的讲授顺利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二)可以一秒钟撩起受众的兴趣
不知道你在浏览新闻网站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打开新闻网站的首页,面对着大大小小的新闻、各式各样的信息、林林总总的图片,你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你所感兴趣的信息,于是你顺手操起鼠标对准浏览器右上角的那把小叉,无情地点了下去。这一刻仿佛全世界都安静了,你又开始继续去追寻你所想看的那些信息了。
如果说,某个标题里面所蕴含的文字多达数十万字,但是因为标题没有取好,很有可能这数十万字都不能够让读者看到。对于作者来说,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不仅在网络媒体有这样的规律,在其他媒体也是如此。当我们拿起一张报纸,首先看的就是各条新闻的标题。如果哪条新闻的标题让我们产生了兴趣,那么这条新闻的主体部分才有可能被我们仔细阅读。当我们拿起遥控器轮番转换电视台的时候,只有看到了感兴趣的内容时,我们才有可能停留在这个频道上。在电影圈,也有不少译制片,因为片名的翻译问题被不少观众错过。《放牛班的春天》《三傻大闹宝莱坞》《建筑学概论》这些电影,就曾被人们戏称为是“一流的电影三流的片名”,差点就与经典失之交臂。
我们在接触微课程的时候,一般首先看到的是微课程的主题。微课程的主题是否可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微课程的内容是否能够得以顺利展现。
(三)如果没有读者 你的作品只是代码
在信息四处“泛滥”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遭遇着各式各样的消息。这让我们在接收一些跟自己关联不大的信息时,采用了选择性无视的方法自动屏蔽。
因此,如果一位作者写了近十万字的文章,但是因为标题没有取好,让读者缺乏点击链接进去看详情的兴趣,很有可能就错失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如果没有阅读,你的文字作品就只是文本;如果没有学员参与,你的线下微课程就只是一张张幻灯片和教案;如果没有学员观看,你的线上微课就只是一组组由0和1组成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