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从凿冰求鲈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平辈相交的县令

四月初六。

初夏已到,江东的春雨断断续续。

这几天的时间里,刘浚之遵照王羲之的指导,在书法上又有了很大的突破。

特别是刘浚之熟知一些后世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的技法,更是能够做出一些自己的独到之处。

甚至在书房的时候,刘浚之还试着写了一些瘦金体,可谓颇具一些宋徽宗书法的风骨。

不过。

这些书法在写完后,刘浚之一般都会把它们烧掉,并不愿意存留。

“小郎的字就这么烧掉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婢女青禾看着火盆里燃烧的宣纸,忍不住惋惜道。

自从跟着小郎君学字以后,十三岁的青禾很快就已经能领略到这些文字书法的美妙动人。

她觉得小郎君写得字,就像是那天上的星星,总是闪闪发光一样,吸引着她的眼睛忍不住去看。

可是每一次都要烧掉,真是令她心疼。

刘浚之微微一笑,并不回答,反而是问道:“青禾,让你看的九章算术和算经,学的怎么样了?”

小婢女青禾聪慧异常,刘浚之教她识字之后,便让她自学一些算经等数学。

那些经书典籍的知识,对于一个婢女来说,学了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当年西晋石崇的婢女绿珠,才貌双绝,引得洛阳权贵士人赞叹不已,也不过是觉得是一个惹人好奇欣赏的‘玩意儿’。

而且,刘浚之前世工科出身,基础的数学底子很是扎实,想要通过小婢女青禾,好好的在这个时代留下来。

“小郎君,奴婢看了一遍,只觉得并不太懂。”青禾怯生生的说道。

刘浚之起身,看着眼前个子娇小的少女,忍不住刮了一下她的鼻尖,笑着说道:“你这么聪明,怎么会看不懂,那么多字都认识了,肯定是你没有用心去看。”

青禾顿时羞红了脸颊,心头仿佛有小鹿乱撞,亦好像被戳穿了心思,忙不迭的说道:“小郎君赎罪,奴婢真的是没看懂。”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青禾已经基本认识大部分的常用字。

刘浚之笑着,让青禾把几本算经取来,亲自又开始教她起来。

从零开始教青禾识字和数学,不仅仅是将来让她对自己有大用,也是想亲身体验一些从零开始扫盲的过程。

一直到了中午时分,聪明的青禾就已经在刘浚之的指点下,学会了许多基础算学。

此时,刘浚之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便决定先吃午饭,然后再继续。

“小郎君,家主要你过去。”

父亲刘弘身边的老仆卢槐,悄声来到门外,向着刘浚之说道。

卢槐是刘家的荫户,也就是朝廷承认的,属于刘家的私产,乃是刘浚之父祖官职应当的待遇。

荫户不用缴纳朝廷税赋,也不用服徭役等,只需要对主家尽责就行。

“好。”

刘浚之点点头,让青禾在书房继续用功学习数学,自己去往父亲院中。

老爹刘弘找他来,其实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说了一下今年朝廷的检籍又要开始了。

无论是高门士族,还是寒门庶足,在地方上其实都是地主豪强。

他们的庄园田地里,主要劳动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豪强私产的荫户田客,另一种是租赁关系的佃户。

朝廷每年都会检索搜查,对于超出规定的荫户田客,都会进行放籍,也就是把豪强的私人劳动力,变成朝廷的官方劳动力。

对于豪强和荫户田客双方来说,乃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豪强损失了直接掌控的人丁,荫户田客则是要面临更沉重的税赋和徭役差派等等。

刘家也是士族,自然也少不了有很多超出数量的荫户。

“浚之,你现在长大了,这些事情可以学着去试试,汪县令那边去一趟便可。”刘弘淡淡的说道。

几个月下来,刘弘对于儿子已经是真的无比放心了。

什么博取名望、读书上进、拜入书圣门下等等,完全不是昔日无知少年。

“阿父的意思,孩儿明白了。”刘浚之笑着说道。

汪县令出身一般,虽然是本县的父母官,但是在全、顾等士族高门眼中,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检籍这种事情,虽然扯着朝廷的虎皮,但往往只针对广大寒门庶族而已。

刘家也算本县士族,刘浚之这个少主去拜会汪县令,就已经算是给足他面子了。

对于这件事情,刘浚之很是上心,进行了一番准备。

汪县令是钱塘县令,在古代往往有‘百里侯’的别称,掌握一县之内的所有大权,哪怕是名义上的。

刘浚之将来还有不少布局,自然希望多增强一下这个人脉。

不过。

拜会汪县令这件事,并不需要搞什么送金送银之类的俗事儿。

刘浚之如今是书圣弟子,名动天下只是早晚的事情,亲自登门拜访就足够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当汪县令拿到刘浚之的拜帖后,可以说是用喜出望外来形容。

他不仅正衣冠出门迎接,迎接进来后,又是主动一番热络交谈。

毕竟是钱塘县令,刘浚之自然不能真的空手而来。

他赠送给了汪县令一副未曾装裱的书法之作,总共也就四个大字,‘风乎舞雩’。

前面三个字是刘浚之写的,最后面最难的字,则是王羲之写得,算是当时授课的草纸而已。

至于来历,自然要美化一下,乃是师徒合作也。

“风乎舞雩!”

汪县令看后,顿时就惊喜交加!

若不是还顾及体面,只怕要兴奋的仰天长啸。

书圣墨宝,千金难求也!

四十多岁的汪县令愣是要与刘浚之平辈相称。

“贤弟乃王右军弟子,愚兄若是以长者前辈自居,岂不是要与王右军平齐,哪敢如此,何敢如此啊!”汪县令的神情,还真是诚惶诚恐。

检籍这种小事,对于世家大族的盘查,本来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恨不得是全闭着眼。

如今刘浚之亲自登门拜访,汪县令受宠若惊都来不及,哪里还需要刘浚之亲自开口。

“今年的检籍,愚兄已经看过黄籍图册,贤弟家毫无问题,查都不必查!”汪县令笑着说道。

“汪兄乃朝廷命官,上受朝廷管辖,下承百姓瞩目,若是不差,会不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刘浚之连忙一副关心的模样问道。

汪县令非常开心,大气的拍着胸脯,“检籍之事,若是别家,愚兄不才,自然也会秉公办事,但是,贤弟你可不一样啊,哈哈哈……”

刘浚之闻言,忽然想到,陈操之穿越后遇到的第一件麻烦事,似乎就是因为陈家荫户被检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