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我的文艺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希望】

德城,东阳县石桥村。

外面还是黑咕隆咚的,夜色正浓,灶膛前亮着火光,周向南围着灶台张罗着早饭,火灶里的干柴正烧得霹雳作响,那跳动的火花照映在周向南那一双那黝黑的眼睛里,闪烁着光。

“哥,你在做饭了啊?”

周红英走进厨房,看见周向南已经在做饭,刚睡醒揉了揉眼睛,说道:“要不我来吧。”

听见这话,周向南回头瞧了一眼十一岁的妹妹,瘦瘦小小的身子比灶台也高不了多少,但就是这样的年纪却是已经在烧火煮饭,懂事得让他心疼。

这要是在以后,正是玩乐的时候,哪里还要烧火煮饭。

“没事,快好了。”

“那我去叫二哥?”

“再让他多睡一会吧。”

周向南知道周向文这几天是真的累坏了,不过好在现在稻田里的稻子已经收割结束,也算是稍微松了一口气。

不说十三岁的周向文,就算周向南自己也都不知道自己是熬过来的。

真就是生熬啊!

他都不敢想自己能割完了那么多的稻子,现在想都是一把辛酸泪,真的好想哭。

有哪个能像他一样重生之我在田里搞双抢,割水稻啊,那真得太痛苦,太悲催了。

好在接下来的抢种,节奏舒缓了一点,但也仅仅是一点,耕田抢种也不能耽误,那同样也是相当累人的活计。

周向南是打算请人帮工插秧的,一来是是收割水稻他们两兄弟已经累到不行,后面还要再抢着插秧,身体实在是受不了,这插秧前还要用耕牛犁田、耙地,撒上化肥,后面还要弯着腰,一直边插边退,以退为进,这些功夫下来那是相当累人。

二来则是周向南家双抢的进度慢了,他这家里还有收割完的稻子还要再晒,晒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后面即便插秧好了,还要耘禾,至少要耘两遍。

想到这些周向南脑袋就痛,真的就是干不完的活,一直像头驴一样被生活的鞭子拼命地往前赶。

周红英听见周向南让周向文多睡会,点了点头,又想到周向南说请人帮工,有些心疼请帮工的钱,不禁说道:“二哥太累了,要不别请人了,我去插秧,他去晒谷?”

周向南听见周红英这话,摸了摸周红英的小脑袋,说道:“我们必须要请人,不能把自己累倒。”

即便是他们兄妹三人去插秧,这进度也很慢。更别说除了耕田插秧,家里还有别的一堆活,他都心疼周红英一直都在忙。

吃过早饭,周向南交代周红英让周向文醒来别急着去田里,上午先休息,他便去了隔壁的林军家。

林军和周向南年龄一般大,是打小一起打长大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林军家也是请人帮工,周向南自然也是问过了,这后面插秧的小工的价倒是比割稻子便宜了三毛钱,要一块两毛钱。

虽然请了帮工,但是周向南也不可能就歇了,他这头驴子还要接着干,一直不停地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毒辣的烈阳之下,周向南戴着草帽,肩膀上顶着扁担,左右两边挑着两筐重重的秧苗,光着脚走在田垄上,肩膀上压得生疼,但也只能是坚持。

请来的帮工是同村的赵大海,庄稼地绝对的一把好手,割稻耕田插秧干起来都相当麻利,之前也是帮林军家收割稻子。

“赵叔,等插完这些,就先回去吃饭休息,下午我再去挑秧苗。”

赵大海点了点头,说道:“行。”

话说着,赵大海依旧左手持秧,右手从其中分出七八根一小把插入泥里,从左至右,分成四行,行距为四寸左右,两手既协调又快速,两腿则轮流后退,插的苗要横竖齐整。

周向南自然比不上赵大海,但也不算慢。

毕竟这活真不容易,弯腰久了,胀痛难受,眼睛老盯着田里的泥水面,反射的太阳光刺得他眼发花,头发晕。

再加上毒热的阳光烘烤下,汗流浃背,甚至呼吸都感到困难。

周向南站直了身,歇了会,他的腰真得都快断了!

他心里狠狠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带弟弟妹妹离开这田地,去外面的世界。

就在周向南插秧的时候,周向文也从家里赶来下田。

“怎么不在家多歇会?”

不过十三岁的年龄,但也要帮着干活,周向南没想着做周扒皮,但是周向文却是懂事地赶来帮忙。

“哥,我没事,早歇好了。”

周向文咧嘴一笑,晒得黝黑的面孔下,那一口牙显得格外白。

周向南摇了摇头,还想说什么,周向文都已经光着脚下田,开始帮着插秧。

周向南也没有再多劝,想着赶紧把剩下的秧苗插完,他们也早些回去休息。

等挑来的秧苗插完已经不知不觉地到了正午。

骄阳似火,热浪翻滖,田里的水由凉而热,由热而烫。

周向南扶着自己快要断了的腰从秧田里走上来,瞅见自己腿肚上的几条蚂蟥,已滚圆滚圆,他现在已经习以为常地将它们拽下来,找根细树枝,插进蚂蟥体内,随着滴落的鲜血,蚂蟥被整个穿肠翻了过来,丢在火辣的太阳下接受炙烤。

“这一次双抢到现在都没下雨,真好。”

赵大海喝了一口水壶里的水,望着稻田,感叹道:“这要是下雨那可就坏了。”

听见赵大海这话,周向南扯了扯嘴角,实在是笑不出来,没下雨是好,但是这大太阳也真得让人崩溃绝望。

周向南望着那一大片泛着绿色的稻田,空气中的热浪似乎已经开始沸腾,仿佛是要爆炸了一般。不过即便是这样,还能看见有人在远处的稻田里弓着腰插秧,继续在争分夺秒地赶着。

没有多耽搁,顶着烈阳,周向南挑着箩筐往村子走去,他们也早就都饥肠辘辘,饿的不行,也都赶着回家吃饭歇会。

还没到家,路边不远处的好友林军瞧见周向南,说道:“向南,村长那有你的信,要你过去取。”

听见这话,脸上还带着泥巴的周向南眼睛一瞬间就亮了。

这一刻,他像是在田野上看见了——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