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救援扬州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应天府来人

刘泽平还不知道,大祸临头,还在回忆,原来的荣华富贵没了不说,还被看不起,动不动的被吊,他没有后悔,只是觉得得想法子。

此时的他正挎着指挥刀,坐在马上,整个人的身体随着行进而摇晃着,视线观察着外面的景色。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时就不该投降!”

副将其实后悔了,以前就是土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本以为还能在淮安,结果天天到处跑,监督老百姓剃头。

他如此,下面的士兵更是如此,都在讨论要不要趁机跑路,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

不知不觉之间,淮安军到了刘秀的埋伏点,刘泽平还是谨慎的,让斥候进入孟都堡,看看有没有埋伏。

“怎么如此寂静?该不会没有防守吧?”

刘泽平瞥了眼破落的堡垒,眉宇一皱。如今投降清兵,除了监督老百姓剃头,他们整日都是无所事事,更没有什么功劳可劳。

前两日听闻高邮城反了,数量不明,还杀了守军,清军让他立刻阵列队伍,全副武装杀了过来。

这可是大功一件!来之前,其实刘泽平心里有了数,都是他原来的部下,领头的还是一个校尉,不成气候。

但他还是向刘良佐汇报,尽量的夸大了数量。这里有前朝余孽,拥兵上万。

“禀将军,方才进入堡垒,发现没有人活动,这群反贼,应当躲藏在高邮城里面,前方或许有埋伏也说不一定。”

“埋伏?就凭这群?”

刘泽平嗤笑一声,“昔日在我的指挥下,敢于反抗的,如土鸡瓦狗!”

斥候如此小心,他差点笑出声,土鸡瓦狗,还想企图阻挡清兵?

虽说敞开着门有些古怪,但刘泽平也没过多思考,在他看来,这群不成气候的反贼,搞不好是还来不及反应,他们大军就来了!

既然天黑了,就不适合前进了,刘泽平让亲兵在前开路,大张旗鼓的穿过了堡垒的门,果然里面空无一人。

没有问题,刘泽平下令士兵修整,就在堡垒周围就地睡觉,等天明再进军高邮城,淮安军千把人拿下,一定会伤筋动骨,他很明白自身的实力。

清军连夜赶路,十分疲惫,正睡得香甜时,刘秀一声令下,率领早就忍不住的伏军,提着刀悄咪咪摸了下来,见人就砍。

清军乱成一片,很多人武器一扔,跪地投降,刘秀可不管你,只要挡路的,当头就是一刀。

清军半睡半醒,就被砍死砍伤无数,刘秀三路包围,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清军根本没有抵挡,到处逃散,粮饷军械,全成了战利品。

至于刘泽平也被王三杀了,脑袋割了下来,做了军功。这一千多淮安军,大部分都做了俘虏。

众人振臂高呼,纷纷庆祝起来,看向刘秀的目光,犹如宗教信徒般狂热。

他做到了!他的指挥,毫无遗漏。刘秀没有参与庆祝,而是开口下令,“立刻清扫战场,回城修整。”

大获全胜,刘秀留下张大带着五百人,继续防守,大部队押着俘虏得胜回城。

留守的刘亮在城门迎接,恭喜胜利之后,说是朝廷派人来了,他让在官府衙门等着。

刘秀倒是不在意这些,他更喜欢直接一些,只要精兵在手,天下我有。

胜利了,第一件事就是吃饱,刘亮后勤做的不错,城里已经摆好了饭菜。

米饭、烤鱼、素菜,东西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忙活一夜的人来说,就是丰盛的宴席。

“大家吃饱,然后休息一天。”

打胜仗了,刘秀示意大家不要客气,还夹起一块烤鱼,放在王三的碗中。

“多吃点,吃饱了就去歇歇。”

吃饱以后,还是在官府衙门,刘秀接待了应天府来的使者,他不认识,只是一脸微笑地看着,使者过来行礼,随手拱手相让。

使者的手中,拿着马士英的信,见礼过后,同样在一脸微笑地打量着刘秀,面前这位看着像莽张飞,不修边幅。

都不说话也不是事,刘秀作为主人,打量好一阵使者,方面大耳,仪表不凡,这其实很不礼貌。

刘秀胜利了,有底气,示意王三上茶,他很直接,张嘴就问,“应天府可有变化?”

“一切正常,首辅大人听说,清军进攻高邮城,特意让我过来协助。”

使者彬彬有礼,举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开口回到,其实不是,他代表东林党来的。

“哈哈哈,我不用协助。”刘秀笑着,直接拒绝,以后高邮城就是他的一亩三分地,谁来也不好使。

本以为使者会生气,谁知他击了一掌,大声道:“非也,刘总兵可知道这天下之兴替,匹夫有责。”

“先生有何高见?”刘秀问道,简单的对话,能够感受到使者不是一般人,确有几分胆量。

“马士英不用东林忠臣,如果还是如此,应天危险了。”

“天塌了有高个顶着,灭不了。”刘秀不以为然,历史上是十几年后,满清拿下江南,不过他来了,这个就不可能。

“看来总兵大人的眼界,也只在江北弹丸之地。”

使者的话,相当于在说,刘秀是一个井底之蛙了,不过接下来的话,让刘秀忍住了,没有爆发。

“清军南下孤军深入,不足为惧,然而武昌的左良玉发动了叛乱,总兵大人可知道,应天府危险了。”

使者说着,把信用双手递给刘秀,示意打开自己看。刘秀接过,还是老一套,打鸡血,说江北全靠刘秀了。

“现在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啊!总兵大人啊,您认为该如何是好?”

使者自负经史子集,无一不通,以为自己学贯古今,能够看透当前的形势。什么样的人,也经不住这样的一阵忽悠,他这次来是想联合刘秀的。

可惜他遇到的刘秀,两人好一番辩论,最后反而打平了,谁也说服对方。

使者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东林党的,与马首辅,简单的聊几句,就被惊为天人。这次,为了说服刘秀,使者可谓是拿出了浑身的解数。

“既然这样,先生请回,应天府拜托了。”

刘秀字字之间都是惊人之语,使者感觉非常不适应,他学到的那些东西,似乎都没什么用。

侥幸逃回去的清军,把大败的消息报告了,刘良佐也不前进了,他反而打探多铎的位置,看能不能隐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