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1851,华工再造大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7章 垦荒自养和工人终身制

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复华公司已经有了城镇的模样,生活条件得到了十足的提升。

任谁都不会愿意离开亲手建设的家园,冒着生命危险走三千多里路,去莽荒之地垦荒。

李桓其实也一直头疼这个问题。

可是思来想去,好像只有提高薪资待遇一个选择。

但他又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迟迟拿不定主意。

“大家都感念东家的恩德,只要东家开口了……就是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王诚纠结地搓着手指。

李桓摆了摆手,否决了这个提议。

他知道王诚说得没有错,只要自己开口,工人们会远赴千里之遥垦荒建城。

可那样建出来的是他李桓的城市,而非所有人的城市。

“我倒是有个想法……”

杨福生说到一半停了下来。

见其他人都看了过来,才神色犹豫地吐出八个字:“垦荒自养,世袭罔替。”

李桓脑海中像是闪过一道雷霆,轰鸣中迸发出耀目的光芒,照亮被遗忘的记忆。

汉人对土地的渴望是刻在骨子里,揉进血脉中,无法抹除的本能。

白手起家打出四邑会馆的陈望安,临死前还想着要回故乡置办几十亩良田。

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哪怕是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于工人们来说也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而一块能留给子孙的良田,更是一针强心剂,将这种诱惑放大到趋之若鹜。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

首先是工人们凭什么相信,垦荒出来的田亩可以世袭罔替。

李桓侧首看了一眼陷入沉思的王诚。

就像王诚说的,只要李桓开口承诺,工人们就会相信。

等到城市乃至国家建立起来,这份承诺便又会成为他的丰碑,为下一个冒险的计划提供背书。

“就这么定了。”

李桓做出了决定,接着补充道:“不过公司还是要提供前期的投入,不限于种子、农具、牲畜和生活物资,而作为交换,他们种出来的粮食必须以市场价出售给公司。”

杨福生松了口气,看向李桓的眼神里充满了钦佩。

他能说出这八个字是从孩提时起便博览群书的积累,而李桓能在短时间内想到更具体的细节,就只能说是天赋异禀。

“垦荒的问题解决了,矿产和城镇呢?”

赵阿福就像是一个刺客,总是在喜悦的气氛中,刺出最冰冷的一剑。

垦荒政策的优点是很诱人,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诱人了。

可以想象一旦实行下去,去北方的工人只会奔着土地,而忽略掉更重要的建设城镇和开矿。

总不能把矿场和建设好的城镇也分给工人吧?

杨福生挠了挠长出头发的头顶,憋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

封建王朝一直是农业社会,士农工商四个字说明了国家的政策,只有鼓励从事农业劳动,没有劝人当工人和商人的政策。

“很简单。”

李桓笑着说道:“工人终身制。”

“户籍?”

杨福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朝的户籍制度。

“算是从中得到的启发。”

李桓摸了摸鼻子:“愿意从事矿产、建筑行业的工人,终身享受公司的薪资、福利,即便工人违反制度也要经由安保部核实才能辞退。”

杨福生设身处地地想了想,猛然发现自己好像做不出选择。

垦荒能得到世袭罔替的田亩,但种田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天灾人祸都有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而当工人虽然没能给子孙攒下一份田亩,但以复华公司的薪资和福利,可以说是一辈子衣食无忧,完全不用担心老无所依的窘境。

“嘶。”

他转头看向李桓,感觉这个比自己小一些的青年,周围像是散发着淡淡的华光。

“我觉得可行。”

王诚右手握拳砸在手掌,目光炯炯地看向其他人。

赵阿福抬手敬礼:“保卫部没有问题,任何时候都会服从公司命令。”

“安保部也没问题。”

桑景福的声音飘了过来,同时还有艾琳娜的应和。

杨福生发现就剩自己表态,连忙表示自己也没有疑问了。

“既然都没有问题,就辛苦大家了。”

李桓第一次翻开摆在面前的本子,将两条政策记下来,才按照之前做好的计划分配工作。

地图测绘是重中之重,安保部要增派员工尽快完成,最好能提前帮先遣部队规划好路线和营地。

劳工部的担子也非常重,要向工人们详细讲解政策,筛选符合条件的报名者,交由保卫部进行简单的训练。

不求他们能做到保卫队员一样令行禁止,但至少在遭遇袭击时不会陷入慌乱。

至于杨福生……

李桓抬头看向满脸忐忑的杨福生:“杨老师,我希望你能给工人们讲清楚这次任务的必要性。”

杨福生颤了一下,旋即重重地点头。

从李桓的眼睛里看得出来,自己需要讲的不止是粮食和原料对公司的重要性,还有这次任务结果对华人的影响。

他感觉自己脸颊变得滚烫,呼吸也有些急促。

就像汉人无法抗拒土地的诱惑,读书人也无法抗拒用所有知识辅佐君王的诱惑。

这里面有利益的纠葛,有理想的驱动,也有三千年传承的使命。

确定杨福生能明白自己的意思,李桓宣布结束会议。

王诚第一个走出宿舍,一路小跑向劳工部。

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如果不尽快布置下去,怕被其他事情缠住耽搁了时间。

杨福生紧跟着王诚走出门,用力地呼吸着掺杂淡淡焦油味道的空气,旋即快步走向不远处的学堂。

他需要一点时间冷静下来,用最好的状态来整理思路。

桑景福和艾莉娜与李桓告辞,宿舍内就只剩李桓和赵阿福两人。

没等李桓开口,赵阿福抢先说道:“我带三连和一个骑兵班护送先遣部队。”

“不……”

李桓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又听到赵阿福接着说道:“哥,你说过有些事总得有人做,我不能一直躲在你身后。”

抬起来的手停在半空,李桓注视着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甚至共患难也只存在记忆里,但朝夕相处几个月的时间,他早就把赵阿福当作自己的亲弟弟。

听见赵阿福这么说,李桓犹豫了好久,最终抿着嘴唇点下了头。

雏鹰总要学会飞翔,一直关在笼子里,永远无法拥有翱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