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智启烽火令
天色未明,墨色的苍穹上挂着寥寥星辰,“铁血营”的营地在朦胧的月色下影影绰绰。营地四周,简易的木栅栏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栅栏外是一片荒芜的田野,曾经肥沃的土地如今布满了战争的疮痍,焦黑的土地上残留着些许未燃尽的草木,在夜风中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远处的山峦如巨兽般蛰伏着,在月色下显得阴森而神秘。
李乘风从营帐中走出,他身着一袭黑色的锁子甲,甲片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锁子甲外披着一件破旧的黑色披风,随着他的走动轻轻飘动。他的腰间佩着“忠武剑”,剑柄上的北斗七星图案在月色下若隐若现。李乘风的面庞冷峻,剑眉斜飞入鬓,眼神深邃而锐利,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坚毅。
他抬头望向天空,心中默默盘算着今日的训练计划。“如今队伍初立,士兵们虽有热血,但实战经验不足,必须加快训练进度。”李乘风低声自语道。
此时,营地中陆续有士兵起身,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破旧铠甲,有的是宋军的绵甲,棉花从破损的地方露出来,像一朵朵凋零的棉絮;有的则是缴获的蒙古皮甲,上面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和斑斑血迹。士兵们手持长枪、刀剑,虽然武器大多陈旧,但眼神中都透着一股坚定的神色。
“将军,早!”一名士兵看到李乘风,恭敬地打招呼。李乘风微微点头,说道:“早,今日训练,大家都要拿出十二分的力气,我们的敌人可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
训练场上,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李乘风站在队伍前,大声说道:“弟兄们,我们今日继续练习突火枪和震天雷的配合。这两样武器是我们对抗蒙古人的关键,必须熟练掌握!”
李乘风拿起突火枪,向士兵们展示:“这突火枪,乃我大宋火器的一种。它以竹筒为枪管,内装火药和子窠。发射时,需先将火药压实,再点燃引线。大家注意,火药的装填量和压实程度都至关重要,稍有差错,不仅会影响射程和威力,还可能导致炸膛。”
他一边说,一边熟练地装填火药,将子窠放入枪管,然后用一根特制的铁棍压实。“看好了,就像这样。”李乘风点燃引线,突火枪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一枚铁丸呼啸着射向远处的目标。
接着,李乘风又拿起震天雷:“这震天雷,威力巨大。大家看,它由陶罐制成,内装火药,引线点燃后,投掷出去便能爆炸。但要注意,引线的长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掷时也要把握好力度和角度。”他亲自示范了震天雷的投掷,震天雷在远处爆炸,扬起一片尘土。
士兵们认真地看着李乘风的演示,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渴望学习的神色。然而,在实际练习中,问题却接踵而至。有的士兵因为紧张,装填火药时手忙脚乱;有的士兵投掷震天雷时用力过猛或过轻,导致偏离目标。
李乘风在队伍中来回走动,耐心地指导着士兵们:“别慌,慢慢来。先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装填火药时,动作要稳,压实的时候再用点力。”他对一名年轻士兵说道。
“将军,我总是掌握不好力度,该怎么办?”年轻士兵有些沮丧地问道。
李乘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多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你可以先从较轻的力度开始尝试,逐渐增加力量,同时注意观察震天雷的落点,总结经验。”
就在这时,楚昭雪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她身着一件淡蓝色的布裙,外面套着一件白色的披风,头发上插着一支简单的银钗。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手中拿着一卷图纸。
“将军,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楚昭雪说道。
李乘风看到楚昭雪,眼神中闪过一丝温柔:“昭雪,什么事?”
楚昭雪展开图纸,说道:“我思考了很久,我们如今虽然有了一些武器,但情报传递却十分滞后。我设计了一套情报传递系统,希望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李乘风看着图纸,眼睛一亮:“昭雪,你真是聪慧过人!快给我讲讲。”
楚昭雪指着图纸上的标记,说道:“我们可以在营地周围的山上设置烽火台,根据不同的敌情燃放不同的烽火信号。比如,烽火三长一短,表示蒙古大军来袭;两长两短,则是发现了蒙古人的粮草辎重。同时,我们还可以训练信鸽,在各个秘密联络点之间传递更详细的情报。”
李乘风点头称赞:“此计甚妙!就像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然他是为了博美人一笑,坏了大事,但烽火传递信息的速度却不容小觑。我们若能合理利用,定能在战场上抢占先机。”
一旁的陈破军也凑过来,说道:“楚姑娘真是厉害,有了这套情报系统,我们就不怕被蒙古人打个措手不及了。”
李乘风立刻下令:“陈破军,你挑选几个机灵可靠的弟兄,按照楚姑娘的设计,尽快搭建烽火台和联络点。记住,一定要隐秘,不能让蒙古人发现。”
陈破军领命而去。李乘风看着士兵们,说道:“弟兄们,有了这套情报系统,我们如虎添翼。但在这之前,我们还是要抓紧训练,提升自己的实力。继续练习!”
士兵们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李乘风继续指导着士兵们,他发现一名士兵投掷震天雷的姿势不对,便走上前去。
“你这样投掷,力量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震天雷也很难投得远。”李乘风说道,“来,看着我。”他亲自示范了正确的投掷姿势,“像这样,身体微微后仰,借助腰部的力量,将震天雷甩出去。”
士兵按照李乘风的指导尝试了几次,果然有了明显的进步。“将军,我感觉好多了!”士兵兴奋地说道。
“不错,继续练习,熟能生巧。”李乘风鼓励道。
然而,意外突然发生。一名士兵在练习突火枪时,突火枪突然炸膛。“砰”的一声巨响,火光四溅,士兵的手臂被烧伤,痛苦地惨叫起来。
李乘风和楚昭雪立刻跑过去。李乘风查看了士兵的伤势,说道:“别怕,只是皮外伤。楚昭雪,你帮忙处理一下伤口。”
楚昭雪迅速从随身的药箱中拿出草药和绷带,为士兵清洗伤口、涂抹草药,然后仔细地包扎起来。“以后使用突火枪一定要小心,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楚昭雪叮嘱道。
李乘风看着受伤的士兵,心中有些自责:“是我疏忽了,没有把安全问题强调到位。大家都要记住,武器是我们的伙伴,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成为伤害我们的凶器。”
经过这次意外,士兵们训练时更加谨慎,操作也更加规范。李乘风看着士兵们认真的样子,心中感到欣慰:“这支队伍正在成长,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支劲旅。”
几天后,陈破军前来汇报,烽火台和联络点已经搭建完成,信鸽也训练好了。李乘风和楚昭雪来到烽火台,检查情报系统的运行情况。
站在烽火台上,极目远眺,四周的山川田野尽收眼底。远处的蕲水城在战火的洗礼下已经破败不堪,城墙倒塌了大半,城内的房屋大多化为灰烬,只有几缕残烟还在袅袅升起。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一片死寂,让人触目惊心。
“希望这套情报系统能保护我们,让我们早日夺回蕲水。”楚昭雪感慨地说道。
李乘风握住楚昭雪的手,说道:“一定会的。有了你这个好帮手,还有弟兄们的齐心协力,我们定能将蒙古人赶出大宋。”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跑上烽火台:“将军,不好了!有一队蒙古骑兵朝我们这边来了,大概有一百多人!”
李乘风脸色一沉,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来得正好!传令下去,全体士兵进入战斗状态,准备迎敌!让蒙古人尝尝我们铁血营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