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并不平等:国有企业部门地位的正当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当学术被赋予热情

彭长桂老师邀我为他的专著《兄弟并不平等——国有企业部门地位的正当性研究》作序,我欣然答应了,原因不是因为我谙熟正当性理论和案例研究,而是被他的学术热情所感动。当学术被赋予热情,而谋生属性弱化的时候,研究便成为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甚至奢侈性消费。我想通过写序了解彭老师如何采用正当性理论分析国有企业的内部变迁,解释组织现象,去感受他独特的研究过程。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议程上的焦点话题。目前的国企研究大多是从国有企业与政府或社会之间的关系入手,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尝试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宏观的指导性解决方案。《兄弟并不平等》一书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新颖的认识视角,它从描述和解释研究的角度回答“究竟是怎样?”“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问题,通过描述和分析国有企业改革中微观的、历史的症结所在,剖析了国有企业内部的微观制度生态。

通过对不同正当性理论的整合,这部著作不但拓展了我们对组织正当性的认识,而且加深了我们对国有企业内部制度变迁的理解。然而,最引人深思的是该书深入剖析了一个普遍存在但又缺乏理解的组织现象——“兄弟并不平等”。书中系统探讨了“兄弟并不平等现象”背后的非正式社会结构(国有企业部门地位结构)的历史形成过程,每个部门地位的正当性来源,以及部门地位结构对国有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这一国有企业内部微观组织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这部著作充分揭示了中国社会从地位到契约的转型复杂性。

正如作者所说,这项研究还可以在很多方面继续深化。例如,在选取案例企业时可以分规模、分行业,还可以把国有企业分为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以及对不同国有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增加分析维度,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国有企业部门地位正当性的研究。我们将拭目以待,期待作者更多论著的发表和出版。

杜凤莲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2016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