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与晚清招商局和电报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局

鸦片战争后,为了应付残局,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相继成立了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两家造船企业,试图增强航运能力,以对付列强的入侵。其中,江南制造局于1865年9月20日在上海成立。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二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他当时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卖到30两银子,一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1865年6月,苏淞太道丁日昌呈禀李鸿章,说曾留学国外的海关通事唐国华因事发被捕,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其求情,董事郭德炎与同案被革职的张灿、秦吉等人,集资4万两,在虹口地区买下了由美国人科而开设的旗记铁厂,用以赎罪。科而之所以愿意出售旗记铁厂,是因为该厂曾为清军制造大炮之类的军器,为其他洋人所排斥,因此他不得不将该厂出售。

清政府原即有意收购该厂,但当时科而开价10万两以上,因此没有成交。这次通过这种方式,以这么低的价格交易,实属罕见。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决定收购该厂。买下该厂后,便试造十二磅铜制开花炮四尊,开往凤凰山军营试放。该厂可修造大小铁船,制造开花炮、洋枪等武器装备。

1865年9月,李鸿章向朝廷禀报收购美国旗记铁厂,并在上海洋枪三局的基础上,成立江南制造局,局址设在上海洋泾浜地区。其在奏折中说:“正名办物,以绝洋人觊觎”。至于唐国华一案,“既情有可愿,报效军需赎罪,亦有成案可援”。由此,丁日昌被任命为第一任总办。江南制造局由南、北洋大臣共管,其经费来自上海海关之厘金。

继而,李鸿章将由丁日昌、韩殿甲所部原苏州炮局的一部分,曾国藩委托容闳在美国纽约向朴得南公司所购买的100余台机器,全部并入江南制造局。

1867年夏,李鸿章在上海城南高昌庙兴建新厂。搬迁的原因是原局址位于美国租界中,洋人不愿制造局在当地生产军火,同时该地段面积狭小,地租又贵。李在城南购置七十余亩土地,建成汽炉厂、机器厂、熟铁厂、洋枪楼、木工厂、铸铜铁厂、火箭厂、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暨中外工匠居住之室。规划中需建的有船坞、储存木料瓦棚及学馆。建造学馆用以办学与从事翻译。翻译的书有《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以及《泰西采煤图说》四种。

1869年,制造局增建汽锤厂,改建枪厂。同年11月,江海关道涂宗瀛禀奏南洋大臣,将上海城内于1863年设立的位于旧学宫后的广方言馆并入制造局,因局中的学馆与广方言馆相类似,自应归并一处,以期一气贯串。学馆设于制造局西北隅,建筑完工后,计有楼房、平房共8座74间。1869年,苏淞太道杜文澜、涂宗瀛被委任为江南制造局总办。

江南制造局成为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建,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人2800人,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文化教育机构。但是,它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衙门习气。由于管理不当,制造成本昂贵,不久便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