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 至圣先师孔休
猿啼山。
山高林密,山中有白猿,乃是通灵奇兽,从不伤人害人,喜好发出啼鸣,因而得名猿啼山。
二人将马匹系在山脚一座驿站,步行上山。
行至半途,他看到山林中有一座座荒坟,位置凌乱,仿佛一座乱葬岗。
不过他心中并未有半分畏惧,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他坚信正直阳刚之人,就算孤魂野鬼也难以近身。
一旁齐无锋缓声道:“三年前,京城大乱,象征古儒道几千年辉煌底蕴的岳麓学宫被大火焚毁一空,学宫内大量藏书珍宝被各方刮分殆尽,不知多少儒道武者被斩首,弃尸街头,百姓感念学宫之人平日里的善行恩德,自发上街,冒着杀头危险将一部分尸体运到山中起坟安葬,这乱葬岗便是因此而来。”
他眼中露出追忆与伤感之色,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一场动乱,才明白有多少人无辜枉死。
韩仁沉默不语,儒者在民间名声极好,他记忆里每逢灾年,都有大量儒者上街救济灾民,京城百姓提及岳麓学宫也多是感到惋惜,而不是愤恨,这也就不难理解,有百姓会冒险安葬这些尸体了。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齐无锋带着韩仁继续向大山深处前行,不多时,前方出现一座小院,院旁有一座高大坟墓,坟前有瓜果供奉,坟头也没有杂草,可见经常有人打理,
“这是你娘亲苏锦之墓,不过只是一座衣冠冢,我与你娘交情匪浅,当年她出事,我在此建造了一座坟墓。”齐无锋道。
他是极重感情之人,要不然,也不会为了一个承诺,如此不遗余力帮助韩仁。
韩仁听闻此言,迈步上前,对着坟墓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于情,这是他娘亲,他既然占据了这一具肉身,也就承了这一份因果。
从记忆来看,苏锦是一位慈母,对他关怀备至,这一份温情让他颇受触动。
于理,他听闻苏锦是儒道半圣,是当世顶尖强者。
武者大多敬重强者,出于这一点,哪怕苏锦不是他娘亲,他也愿意拜三下。
“走吧,接下来的路我带你走。”齐无锋微微点头,他能感受到韩仁的赤诚之心,每一次跪拜,内心的怀念与尊敬都是发自肺腑,这样的人重感情,他很喜欢。
“好。”韩仁点头。
齐无锋忽然抓住他肩膀,骤然腾跃而起,在山林中连续飞腾,以极快速度朝大山更深处奔去。
韩仁双耳风声呼啸,只觉齐无锋轻功高妙,仿佛在天上飞。
“何时我也能有如此厉害的武功?”
正此时,前方出现一座山崖,上方漆黑一片,犹如万丈深渊。
齐无锋带着他竟是直接跳了下去,他心里一惊,本以为会摔得粉身碎骨,没想到三息不到,两人飘然落地,已是降落在一座山谷中。
他抬头目光一扫,哪有什么万丈深渊,这山崖也不过七八丈高。
“不过是一门幻术,等你修出法念,开启灵庙,用不了多久也能施展。”齐无锋说着,向前方一座山洞走去。
韩仁跟在身后,一步踏入山洞,洞内亮如白昼,旁边山壁上镶嵌有一枚枚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白光。
“这是一座古儒道千年圣人像,三年前我趁乱将其从岳麓学宫圣人殿带到此地。”齐无锋目光朝山洞深处望去,正前方一面山壁上有一座兰木像,其形象是一位白发苍苍,慈眉善目的老者,胡须浓密,从下巴垂到胸口。
他眼中又露出追忆之色,学宫圣人殿,是天下有名的传法之地,不但供奉有古儒道48尊圣人像,还有其他流派的圣人像,总计两百余座。那场大乱后,这些圣人像要么被外人劫掠而走,不知所踪,要么在大火中灰飞烟灭。
他也是运气好,九死一生,从殿内抢到一座,一直存放在此。
“这是孔休?”韩仁眼里闪过一抹异色。
孔休,古儒道第一位圣人,是他一手将古儒道发扬光大,有至圣先师之称,也是公认的古儒道最强圣人,其创造的浩然正气诀被称为古儒道最强法,而今已经失传。
“不错,这就是孔休的兰木像,在岳麓学宫被祭拜了上千年,已是蜕变为一件强大法宝,内藏有一股强大圣人之念。”齐无锋道。
“的确是一件强大法宝。”
韩仁微微点头,他一踏入山洞,就感觉有滚滚威压罩在头顶,令人心生敬意,忍不住想要跪拜。
他明白,这就是齐无锋所说圣人之念在“作祟”,圣人不死,与世长存,其中一种解释就是,只要圣人的信徒存活在这世上,只要有人长久祭拜,那即便圣人肉体已经毁灭,他的念头也会长久寄存在兰木像中,纵使过去千百年,也能与信徒跨时空交流。
这一种说法他在很多古书中都看过,一直不知道真假,今日还是第一次亲身体验圣人之念的滚滚威压,这让他对书中所写更加相信了几分。
“去吧,只要你诚心祭拜,就能与圣人之念共鸣,孔休会考验你的心性,你在考验中表现越出色,心性越贴合君子之道,越容易获得高深妙法。”齐无锋又道。
韩仁微微点头,他听闻,想要开启法念之道,祭拜圣人像是最好的途径。
你想学习哪一流派秘法,就去祭拜哪一流派的圣人,只要你心性契合此道,能通过圣人考验,就会被传授秘法。
不过,秘法也分高下,取决于你的心性契合度。
这也是为什么齐无锋常说,当代法念之道,品性为第一重。
品性不行,你连门儿都踏不进去。
“我试试吧。”
思量之际,韩仁深吸一口气,令自己保持心如止水的状态,上前点燃三柱香,插在兰木像前方一座香炉里,他对着兰木像虔诚祭拜三
次,而后盘膝坐在身旁一块蒲团上。
“记住,想要通过考验,要谨守君子之心,一旦心念动摇,一切成空。”齐无锋道。
韩仁微微颔首,谨记在心,忽然,洞里刮起一阵清风。
他只觉周身上下有一股清凉感,仿佛有一股无形无影的气流在朝他体内钻。
这种感觉十分奇妙,他静心仔细体会,又发现这些气流入体后悉数交汇在小腹处,也就是古书中常说的丹田,另一种说法是气湖。
气是念头的资粮,当气湖成型,念头就会滋生壮大,从中飞腾而起。
这是韩仁在古书中看到的一些人关于法念之道的见解与阐述。
而此刻,他正在亲身经历这一幕,只觉灵魂出窍一般,有一种飘飘然之感,从头顶飞出,向天空飞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