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东京有幽灵出没。那是一种名叫“托马森”的幽灵。不仅在东京,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不对,不只这些有名的都市,只要人们在日本列岛的某处建起城镇,搭起成排的房屋,重复热闹的生活,名为托马森的幽灵就会在生活的阴影中悄然出现。
人们并未察觉到这种幽灵的存在。不,准确地说,是过去不曾察觉。就算幽灵堂而皇之地攀附在大街小巷的围墙上,人们也会视若无睹,漠然经过。偶尔与之碰撞,或是被钩住毛衣的一角,人们依旧无动于衷,只是解开被钩住的毛线,然后匆匆离去。
但是,例外是存在的。
有一小部分人,注意到了那个幽灵。他们一边解开被钩住的毛线,一边盯着它看——
“哇?!这是什么?!”
就这样,名为托马森的幽灵逐渐显露出它的身影。本书将判明,它究竟为何物。
提出托马森的存在,一开始无人相信。人们认为这只是个玩笑。尽管这确实是个玩笑,但在玩笑的背面,的的确确有幽灵附着。
幸运的是,最近社会进步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什么是托马森,有关托马森的背景知识也得到了普及。托马森1曾是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球员,后被日本巨人队高薪聘用。可是,他虽然会挥棒,却击不中球,总是打空,派不上用场,只能一直坐在替补席上。如果将“托马森”意译,可以写作“超艺术”,在这两个词语扭曲的相位上,都市的幽灵若隐若现。
“超艺术托马森”的理论虽然逐渐为人所知,但至今没有关于它的文字问世。名叫托马森的幽灵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数量多到人们常常无意间与之擦肩而过。可是,一旦知道了何为超艺术托马森并想要寻找它,却又困难重重。如此一来,理论在没有实物参照的情况下自顾自地膨胀,令人眼前漆黑一片。这可不行啊。制作一份介绍日本各地超艺术托马森实态的文本迫在眉睫。
超艺术托马森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是在我们的时代,而且是在日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或将成为地球意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只要人类拥有都市,同时拥有意识,超艺术托马森就会在都市和意识的关系中若隐若现,始终存在于我们眼前。
1 托马森:指加里·托马森(Gary Thomasson,1951— )。1981年,托马森被巨人队聘用。1982年,托马森身为“第四棒”,却屡次被三振出局,甚至被戏称为“扇风机”“托马损”。但在赤濑川原平等人看来,他的姿态如同“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于是,他们开始在街上寻找与他相似的无用之物,并将这类事物取名为“托马森”。同年,以“打不到球”为由,托马森遭到解雇。赤濑川原平仿佛看到了所有托马森的未来。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超艺术与艺术不同,不知何时会被破坏或拆除,因此必须尽快观测。——译注(若无特殊说明,本书注释皆为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