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我真的只想回凉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差一点点

“李儒口才了得,众将又摇摆不定,吾欲让你去说服他们,让他们知晓回凉州的益处。”董卓微微点头,沉声道。

“主公,此事恐怕不易,但末将定当尽力一试。”董明面露难色,但还是坚定地回答。

“好,你且去准备准备,务必让众将明白吾的心意。”董卓拍了拍董明的肩膀。

董明领命而去,董卓坐在椅子上,心中仍有些忐忑,不知董明此去能否成功说服众人。

董卓望着董明离去的背影,眉头微舒,暗自思忖:这算是给众将递了个台阶,想来关系会缓和不少。但李儒这问题还需解决,思来想去,似乎唯有贾诩能与他抗衡一二。

主意打定,随即唤来牛辅。董卓神色沉稳,目光平静地看着牛辅:“吾之前说要见一见你帐下的贾诩,你现在便将他请来,让吾瞧瞧。”

“诺,主公。”牛辅抱拳应诺,转身出了营帐,不多时便带着贾诩前来,“主公,贾诩带到。”

董卓抬眼打量着贾诩,见他其貌不扬,但眼神深邃,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期待:“你便是贾诩?”

“在下贾诩,见过主公。”贾诩不卑不亢地行礼。

“吾听闻你颇有智谋,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吾有一事,想听听你的看法。”董卓微微点头,语气平和。

“主公请讲,贾诩定当知无不言。”贾诩拱手道。

董卓将当前的局势以及李儒的观点大概说了一番:“李儒所言,你以为如何?”

贾诩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故意停顿,观察董卓的反应:“主公,依在下之见……”

董卓身体前倾,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但说无妨。”

贾诩清了清嗓子:“回凉州未必不是上策,只是……”欲言又止,似乎在斟酌措辞。

董卓眉头一挑:“只是什么?”

贾诩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董卓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心中已将贾诩视为可与李儒抗衡之人选。

董卓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牛辅,目光温和地说道:“牛辅呀,你且先去忙,吾与贾诩单独聊聊。”

“诺,主公。”牛辅再次抱拳行礼,随即转身,大步走出营帐,还贴心地将营帐门帘放下,给董卓和贾诩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董卓待牛辅离开后,目光重新回到贾诩身上,语气变得亲切了几分:“贾先生,此处再无他人,你我可畅所欲言。”

“主公但问无妨,贾诩定当竭力为主公排忧解难。”贾诩微微点头,微笑着回应。

董卓双手负于身后,在营帐中缓缓踱步:“贾先生,依你之见,吾等若执意回凉州,当如何应对各方势力?”

“主公,凉州乃主公根基之地,若回凉州,可先巩固势力,发展经济,厉兵秣马。至于各方势力,可根据其态度,或拉拢,或威慑,相机而动。”贾诩目光沉稳,不慌不忙地分析道。

董卓停下脚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贾先生所言有理。”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似乎看到了回凉州的希望,“但李儒那边……”

“主公不必担忧,李儒虽有智谋,但贾诩自信可与之一较高下,为主公说服众人。”贾诩轻笑一声。

“如此甚好!有贾先生相助,吾心甚慰。”董卓心中一喜,脸上却依然保持着平静。

说着,董卓请贾诩坐下,两人开始进一步商讨回凉州的具体事宜,营帐内的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

“如今全军都在整军,用不了多久便要准备出发了,是去洛阳还是回凉州,就在当下。稍后吾等去大营中,再次召集众将商议,贾先生以为如何?是否可行,你可有信心?吾等是回凉州逍遥,还是去洛阳受苦,全倚仗先生了。”董卓目光炯炯地看着贾诩,直言道,言罢,董卓深深一鞠躬。

“主公放心,贾诩定当竭尽全力。”贾诩连忙起身还礼,神色郑重。

不多时,董卓与贾诩来到大营,众将已列队等候。

董卓面无表情地扫视一圈,随后坐在主位上:“今日召集诸位,还是为了去留之事。贾先生,你且先说说你的看法。”

贾诩向前一步,环视众人后开口:“诸位将军,凉州乃主公根基,回凉州可休养生息,徐图发展。洛阳虽繁华,却也危机四伏……”

“贾先生此言差矣,洛阳乃天下中心,若得洛阳,主公大业可成!”李儒不等贾诩说完便站起身来反驳。

“李军师所言虽有道理,然此时洛阳局势复杂,各方势力齐聚,我军若去,恐成众矢之的。”贾诩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应。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战,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营帐内气氛紧张,众将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两人的辩论,不时有人微微点头或皱眉。

最后,贾诩和李儒都各自阐述了观点,可众将却都沉默不语,不做表态。

“诸位将军,可有何高见?”董卓眉头微皱,心中有些焦急,扫视众人后缓缓开口。

牛辅犹豫了一下,抱拳说道:“主公,末将以为……”又看了看其他人,欲言又止。

“主公,此事确实难以抉择啊……”董越也站出来。

其他人也纷纷低声议论,却没人明确表态。

“贾先生,李军师,你们再说说吧。”董卓心中有些烦躁,但还是压下情绪。

“主公,回凉州可保我军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也不迟。”贾诩眼神坚定。

“主公,此时正是进取洛阳的好时机,若错过,恐追悔莫及!”李儒针锋相对。

董卓沉默片刻,心中犹豫不决,他看向贾诩,又看向李儒,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营帐内一时陷入了安静,只听见这敲击声,不知该如何决断。

董卓深知,最后决断是否去留,还得看这些主将的态度。

这些人吃软不吃硬,实在难搞,董卓不禁头疼起来,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考片刻后,心中有了主意。

“诸位将军,如今去留之事难以定夺,吾等便投票决定吧。支持李儒的站到李儒一边,支持贾诩的站到贾诩这边。”董卓停下脚步,目光严肃地扫视众人,缓缓说道。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一阵骚动。李儒和贾诩对视一眼,各自心中都明白这是关键的时刻。

李儒微微仰起头,神色自信,看向自己这边的众将,仿佛在无声地鼓励他们。

贾诩则神色淡然,静静地站在原地,目光平静地看着众人。

众将开始缓缓移动,支持李儒的人逐渐站到了他的身边,支持贾诩的人也慢慢聚集到贾诩身旁。

两人可谓势均力敌,不过李儒与众将相处日久,更有威望也更加熟悉,渐渐地,支持他的人稍微更多一点点。

“主公,末将以为……”牛辅看了看两边的人数,略微迟疑后走向李儒,声音有些低沉,似是有些为难。

“李军师所言,末将以为甚是。”董越也大步迈向李儒。

随着更多将领站到李儒那边,局势似乎渐渐明朗起来。

董卓眉头紧锁,看着李儒那边逐渐占优的人数,心中五味杂陈,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希望能看到有变数。“贾先生,你可有话说?”

贾诩向前一步,环顾四周后,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将军,莫要忘了主公的初心,回凉州并非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他的目光坚定,试图打动那些还在犹豫的将领。

“贾先生,如今大势所趋,你就不必再费口舌了。”李儒冷笑一声,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神情。

董卓心中纠结不已,他深知这一票的重要性,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手心微微出汗,营帐内的气氛愈发凝重,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一时间难以决断。

“主公,末将以为,此事还需慎重考虑啊!”就在这时,华雄突然从亲卫的位置上站出来,他的声音打破了营帐内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董卓好奇地看向华雄,心中暗自腹诽这个大老粗能有什么高见?不过还是和善地问道:“华雄,你有何话说?”

“主公,末将以为,无论去洛阳还是回凉州,都有其利弊。”华雄抱拳行礼,声音洪亮,扫视了一圈营帐内的众人,神色认真,“末将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末将只知道,咱们这一路行军,兄弟们都累了,若此时再去洛阳与各方势力争斗,恐怕……”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董卓的表情,继续说道,“而回凉州,虽看似偏安一隅,但却能让兄弟们好生休整。况且,凉州也是主公的根基所在,回去后再图发展,未必不是好事。”

“嗯,华雄,你继续说。”董卓听着华雄的话,心中微微一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主公,末将以为,贾先生所言甚是。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应考虑长远。洛阳虽好,可眼下并非是我们能轻易拿下的。”华雄得到董卓的鼓励,更加有信心了。

董卓手抚下巴,陷入沉思,营帐内一时安静下来。

“诸位将军,华雄此言,你们以为如何?”片刻后,董卓抬头看向众人。

“华雄所言虽有道理,但洛阳的诱惑实在太大,若此时放弃,恐怕……”牛辅皱了皱眉,说道。

“是啊,主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董越也附和道。

董卓再次陷入犹豫,他看了看李儒,又看了看贾诩,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移动,脸上露出纠结的神情,心中似在权衡利弊,不知该如何是好。

董卓看了看贾诩这边的人数,又看了看李儒那边的人数。

他深知自己此前已经说了投票决定,若是此时食言,必然威望大减,即便强令下去,军队哗变分裂都不无可能。

若是分裂成两军,自己回到凉州,估计也不太好过。

最后咬了咬牙,还是信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