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雨水她男人杀疯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履新

南易将家中一切收拾停当之时,李劲松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下班回到了家。今天,是他在轧钢厂上班的最后一天,明日,他便要前往东城区公安局开启新的职业生涯。

李劲松来到家门口,不经意间瞥见那间厢房竟然住了人,心中不禁诧异起来。出于好奇,也想着日后邻里之间总归要打交道,便琢磨着弄清楚究竟是谁住了进来。

就在李劲松满心诧异之际,南易收拾完屋子,推门走了出来。他瞧见李劲松正盯着自家门口,南易虽说之前见过李劲松,晓得他是轧钢厂的高层人员,但初来乍到,并不清楚李劲松具体担任什么职务。

于是,南易礼貌地朝着李劲松点了点头,轻声问道:“您有什么事吗?”

李劲松脸上浮现出和善的笑容,说道:“我就住在你旁边的院子里,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我叫李劲松,南师傅,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啊。”

南易一听是邻居,立刻热情起来,说道:“您好,我叫南易,是轧钢厂新去的大厨,负责小灶食堂的。我今天才刚搬过来,以后还得仰仗您多多关照呢。”

李劲松笑着回应:“南师傅,我知道你,早有耳闻你的手艺那是相当不错啊。”

就在这时,傻柱晃晃悠悠地来到后院,他心里正琢磨着今晚要跟李劲松一起吃饭呢。一过来,正好瞧见李劲松跟新来的南易正聊得热乎,傻柱也是认识南易的,猛地看到他出现在四合院,同样感到十分新奇。

于是,傻柱张口问道:“大松,你跟南师傅在聊啥呢?”

李劲松瞧见傻柱,赶忙回答道:“大哥,南师傅房子分在咱们院了,以后跟我就是邻居啦。”

傻柱一听,顿时热情地说道:“那正好啊,我正打算晚上去你那蹭饭呢。既然南师傅搬了进来,那咱们干脆一起吧,就当是给南师傅接风了。”

南易听后,面露难色地开口道:“这多不好意思啊,要不然咱们改到明天吧?明天我去买点东西,好好请二位喝上几杯。”傻柱一听,哈哈笑道:“南师傅,你这就见外了,大家以后都是邻居,还分什么今天明天的,就今晚,热热闹闹多好。”李劲松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南师傅,别客气,就当是邻里间聚聚。”南易见状,盛情难却,只好点头答应:“那行,那就谢谢二位了,今晚叨扰了。”

南易关好门,便跟着李劲松和傻柱兄弟俩一同前往李劲松家中。一进家门,李劲松本想着让傻柱去厨房做饭,毕竟傻柱厨艺也相当了得。可南易一听,赶忙说道:“我可是咱们厂新来的大厨,你们去做饭,这不是变相骂我厨艺不行嘛。”

李劲松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南师傅,你知道在你之前负责小灶食堂的是谁吗?”

南易笑着摇摇头,说道:“我也是才刚入职,还没正式开始上班呢,这我哪能知道呀?”

这时,傻柱在一旁接口道:“之前我是食堂主任,兼着负责小灶食堂的大厨。”

南易听后,不禁大吃一惊,赶忙说道:“原来还是前辈啊,我这一来,不会是抢了您的职位吧?”

李劲松见状,赶忙解释道:“我大哥是我给调岗到保卫处当副科长的,而你呢,也是我向李厂长推荐过来的。”

南易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这突如其来的好运,全是因为李劲松。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感激之情,他赶忙对李劲松说道:“真的太感谢您的推荐了,我才能摆脱原来那种困境。可我仔细想想,咱们好像之前并不认识吧?”

李劲松微笑着说道:“我听人说起过你的事情,知道你厨艺精湛,却因一些原因在原单位受委屈。正好我大哥调到保卫处后,轧钢厂这边小灶食堂缺个大厨,我就想到了你,觉得你很合适。李厂长这个人,对自己人那是相当大方,你只要好好跟着他干,肯定没问题的。”

南易感动不已,说道:“李兄弟,您这份恩情我记下了。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您尽管开口。”李劲松摆摆手,说道:“大家以后都是邻居,又在一个厂子里共事,别这么客气。”傻柱在一旁也笑着说:“就是就是,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别见外。今晚可得好好尝尝南师傅的手艺。”三人说说笑笑,气氛愈发融洽。

尽管南易再三坚持要独自掌勺,可傻柱却执意要与他一同在厨房忙活。毕竟傻柱也是厨艺高手,哪能错过与同行切磋交流的机会。两人在厨艺方面水平相当,一进入厨房,便自然而然地交流起厨艺来,彼此的思路与见解一拍即合,毫无阻碍。

傻柱的厨艺渊源颇深,家传谭家菜与京鲁菜的技法,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又特意拜师,专门学习川菜,技艺更为精湛。而在李劲松不断的指点下,傻柱的厨艺更是日益精进,已然有了大师的风范。

再看南易,虽说年纪比傻柱小上几岁,但家族厨艺传承从未间断,家传的厨艺本就堪称顶尖。这些年,他又博采众长,四处学习,融合百家之妙,厨艺也即将达到大成之境。

两人擅长的菜系和烹饪风格各有不同。傻柱的谭家菜精致细腻,川菜则火辣鲜香;南易家传厨艺独具特色,在融合其他菜系后,又有着别样的风味。然而,正是这种差异,让他们能够相互补充,彼此借鉴。

在厨房里,两人一边有条不紊地准备食材、烹饪菜肴,一边热烈地讨论着烹饪技巧。从食材的挑选、处理,到火候的掌控、调料的搭配,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他们交流的话题。一顿饭做下来,不仅满桌佳肴香气四溢,两人都惊喜地发现,自己在厨艺上竟然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

菜肴上桌后,两人意犹未尽,当即约好,以后要经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厨艺,彼此指点。至于聚会的地点,自然而然地定在了李劲松家里。毕竟傻柱虽然现在工资也不算低,但和李劲松相比,经济实力还是差了不少。李劲松家宽敞舒适,又有足够的空间和厨具供他们施展厨艺,无疑是最佳选择。李劲松看着这两位厨艺高手惺惺相惜,也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期待着未来他们能带来更多美味的惊喜。

在与傻柱于厨房交流厨艺的过程中,南易巧妙地从侧面打听到了李劲松的背景。得知李劲松原本便是轧钢厂保卫处长,如今更是年纪轻轻就担任了东城区公安局副局长,这般卓越的成就,着实让南易对他愈发钦佩不已。

待到众人围坐在酒桌旁,南易再次诚挚地向李劲松表达了对其推荐自己的感激之情,并明确表示日后定会与李劲松多多来往。傻柱也顺势提及了两人刚刚在厨房约定,以后要经常一起交流厨艺的事,李劲松听闻,欣然答应下来。毕竟他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物资,有人主动过来免费做饭,还能欣赏到两位厨艺高手切磋,他自然是求之不得,满心欢喜。

这一顿饭,三个人都没有贪杯多喝酒。一来白静和何雨水都正处在孕期,傻柱和李劲松作为丈夫,需要时刻保持清醒,以备不时之需;二来大家也都更享受这种温馨融洽的交流氛围,并非为了饮酒而聚。

第二天一大早,晨光初照,李劲松便早早起床,贴心地陪着何雨水吃完早饭。随后,他亲自将何雨水送去上班,之后便径直前往公安局分局。

李劲松来到分局后,首要之事便是去拜访局长。东城分局的局长姓马,这位马局长可是有着非凡的经历。他曾上过战场,跟随教员历经长征的艰难险阻。解放之后,便在军管会任职,后来军管会撤销,他便直接调入了东城分局,可谓是经验丰富、资历深厚。

李劲松来到局长办公室门前,轻轻敲响了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洪亮的“请进”,便推门而入。只见屋内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尽管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显得颇为苍老,但他却精神矍铄,腰杆挺得笔直,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威严,一看便是出身行伍。

李劲松见状,立刻站直身子,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且坚定地说道:“报告首长,李劲松前来报到。”

马局长看到眼前这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子,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喜爱之情,脸上浮现出和蔼的笑容,笑呵呵地说道:“行了,不用这么客气了,以后咱们共事的时间还长着呢。来,先坐下。”说着,他伸出手,指了指办公室的沙发。

李劲松依言在一个单人沙发上正襟危坐,身姿依旧保持着笔直,尽显军人的严谨与自律。

马局长也起身走过去,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面带微笑地看着李劲松,说道:“想喝茶自己沏,在我这儿别客气。我可是早就听说过你了,你战功赫赫啊。当初王副局长把你安排到轧钢厂,我还觉得挺可惜呢。像你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在咱们公安第一线,才能充分发挥价值,轧钢厂那种地方太安逸了,对你来说,纯粹是浪费啊。”

李劲松赶忙替王副局长解释道:“我那时候刚刚受伤退伍,身体还需要调养。王叔和张叔也是心疼我,才让我去了一个相对安逸的地方,先好好恢复恢复。”

马局长摆了摆手,说道:“不用替他们解释了,我跟老王都是老战友了,还能不了解他们怎么想的?这次啊,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你争取过来的呢。”

李劲松神色一正,严肃而认真地说道:“谢谢首长赏识,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我定会全力以赴,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马局长看着李劲松,眼中满是期许与亲切,说道:“别首长首长的叫了,你父母我也都认识,以前还一起共事过呢。以后啊,就叫我马叔吧,这样显得亲近些。”

李劲松闻言,从善如流,试探着轻声叫了一声:“马叔。”

马局长听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他说道:“这才对嘛,咱们都不是外人,不用那么拘谨。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马叔说。”

李劲松用力点点头,神情坚定地说道:“那您就放一百个心吧,马叔。给我半年时间,我肯定干出成绩来,绝对不辜负您的信任。”

马局长同样站起身,眼中满是赞许,伸手拍了拍李劲松的肩膀,说道:“对你的能力我还是放心的。这接下来呢,你准备把办公室放在分局这边,还是放到你们刑侦支队去?”

李劲松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还是去支队那边吧,毕竟刑侦工作讲究时效性和机动性,在这边虽然办公条件好点,但不太方便随时开展工作,在支队那边能更及时地响应各种任务。”

马局长深表赞同,说道:“这样也好,在支队更便于你指挥调度。行,等办完入职,我亲自带你过去。”

随后,马局长亲自领着李劲松,一路顺利地办完了入职手续。手续办妥后,两人便一同乘车前往刑侦支队。

刑侦支队距离分局并不算远,仅仅相隔几公里的路程,汽车行驶几分钟便抵达了目的地。

这个年代的刑警所肩负的职责范围极为广泛。首当其冲的是刑事侦查大队,他们主要负责各类案件的现场勘察工作,通过对现场蛛丝马迹的仔细搜寻与分析,力求还原案件真相;同时,预审工作也是他们的重要任务,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交锋,挖掘案件背后的更多信息。其次是治安巡逻大队,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深入社区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此外,日常巡逻工作也至关重要,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维护着社会治安的稳定。再者是安保维稳大队,他们承担着押解犯人的重任,确保犯人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同时,面对各类群众事件,他们要迅速响应,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秩序。另外,打击投机倒把行为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当然,还有一项对于所有大队而言都共同的重要职责——抓捕潜藏的敌特分子。

然而,从人员配置上看,能明显察觉到警力的不足。三个大队的大队长均兼任着副支队长,每个大队下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下面又设有六个组,即便在满编的情况下,一个大队也仅有五十多人。东城区地域广阔,街道众多,胡同更是错综复杂,宛如迷宫一般。而且,随着这几年各个工厂的不断扩建,大量人口涌入,使得人员构成愈发复杂多样。如此复杂的环境,无疑给抓捕和甄别敌特工作增添了重重困难,每一次行动都像是在迷雾中摸索前行,需要刑警们具备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马局长领着李劲松来到支队长办公室后,旋即让人去通知三个副支队长过来。没过多久,伴随着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三个壮硕的身影依次出现在门口,随后鱼贯而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个满脸胡茬的男子,那胡茬像是随意生长,却又莫名透着一股不羁的味道。他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瞬间洞悉一切,头发稍显凌乱,看样子也就三十五六岁的年纪。马局长见状,侧身对李劲松介绍道:“劲松,这位是韩风,刑侦大队的大队长。他可是咱们局里的破案能手,破过不少棘手的案子,经验丰富着呢。”

紧接着,马局长将目光投向一个面目黝黑的男人。此人面容坚毅,犹如刀刻一般,一头精神的短发,目测年龄在三十岁左右。马局长笑着说道:“这是魏玮,治安大队长。别看他年轻,工作起来那股子拼劲,没几个人比得上。”

最后,马局长指着三人之中个子最高的那位。此人面白无须,眼睛虽不大,但偶尔闪烁出的一丝精光,却让人不敢小觑。年龄大概三十二三岁的样子。马局长说道:“这是维稳大队长,李大伟。他在维稳工作方面可是有一套,处理起各种复杂情况都游刃有余。”

介绍完三位副支队长,马局长又将李劲松往前轻轻一推,笑着对三人说道:“这是你们新来的支队长,李劲松。你们可别看他年轻就小看人家,一等战功他就立了两三个呢,战斗力更是厉害得很,你们仨绑一起,估计都不够人家揍的。好了,你们互相认识一下吧,我局里还有事,得先回去了。”说完,马局长拍了拍李劲松的肩膀,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留下李劲松与三位副支队长,一时间,办公室里的气氛既带着一丝好奇,又隐隐有几分试探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