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辽为夷狄,不足为惧
太行山东麓前往涿州的官道上,常胜军的玄色旌旗在暮色中翻卷,马蹄踏碎残阳如血。
“涿州知州月余前暴毙。”
“涿州城关地下疑似有密道直通宋国边境。”
“涿州榷场使范阳卢氏可疑......”
“不久后有数十辆大车运往紫荆关——疑似托运粮草。”张令徽指尖划过信笺,山风卷起他的鬓发,露出端正五官。
他手中的信笺,正是此前耶律暮云交给他的。
时间回溯。
大宋政和七年赵佶自称“道君皇帝”,痴迷道教与园林艺术。
开始在汴京东北隅修建皇家园林艮岳,寓意“艮为山,止而不动”,效仿神仙居所。
艮岳以太湖石、奇花异木为核心,规模宏大。
为搜罗江南奇石,赵佶命宰相蔡京、宦官童贯及苏州人朱勔设立苏杭应奉局,专事搜刮民间花石。
凡被看中的奇石异木,不论归属,皆以黄纸加封,强征入宫,甚至拆墙毁屋、掘墓挖坟。
运输时以十船为一“纲”,称“花石纲”,沿途征调民夫、占用粮船,导致江南百姓家破人亡、农田荒废。
大宋宣和二年,时逢朱勔在江南征收‘花石纲’,民怨沸腾。
睦州青溪县方腊头聚集摩尼教众煽动起义,痛斥赵佶‘花石纲害得天下百姓妻离子散’。
方腊宰牛摆酒,振臂高呼:“朝廷岁赂辽金百万,皆是尔等膏血!我等耕田织布,却冻馁至死,此仇不报,何以为人?”
“十年之内,终当混一,不然,徒死于贪吏耳!”
众人热血沸腾,以红巾裹头,诛朱勔,旬日聚众十万。
息坑之战,两浙都监蔡遵率军五千征讨,与方腊大将吕师囊对峙。
夜袭中,吕师囊长矛洞穿蔡遵胸膛,宋军全军覆没。
吕师囊放走幸存士兵:“我只取蔡遵人头,与尔等无干!”
方腊御弟方服攻打寿昌县,遭遇知县顽强抵抗,不幸被杀,方腊堂弟方七佛大怒来战,知县终因寡不敌众弃城。
方七佛入城后严令:“敢杀百姓者,斩!”
方腊四路大军会师睦州,吕师囊攻东门,方七佛攻西门。
宋军都监倪隐中箭落马被踩成肉泥,巡检黄桦力战身亡。
通判叶居中派刺客樊舒阔夜袭敌营,误杀陈箍桶。霍成富为弟报仇,一箭射中知府张徽言胸口,趁乱攻破城池。
方腊在帮源洞建国号“吴楚“,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亲率五万大军攻打歙州,守将郭师中出城迎战不幸身亡。
至此,睦州、歙州全境陷落,江南震动。
方腊义军连下六州五十二县,反宋义军兵卒百姓,达百万之众,一场席卷江南的腥风血雨,正朝着东京汴梁呼啸而来......
此前消息被宰相王黼瞒报,仅仅提及小股流寇,如今却是捅破了天。
道君皇帝赵佶正在艮岳赏玩花石,久候奇石不至,遂质问宰相王黼,方知东南已大乱。
东南是宋国财税重地,不容有失。
赵佶急命童贯率十五万大军南下镇压,同时被迫下《罪己诏》暂停花石纲。
宣和三年正月,枢密院事童贯率十五万大军南下,檄文称“如能归顺,既往不咎”。
二月,宋军分三路反攻,起义军因缺粮、装备落后败退,杭州陷落。
四月,方腊退守青溪县梓桐峒,宋军由王禀、韩世忠率领,经激烈战斗攻破起义军据点。
方腊假死脱身。
八月,宋军扬言方腊已死,遂班师回朝,押解方腊家人至汴京处决。
经此一役,宋国东南经济元气大伤,军力亦暴露疲弱。
童贯班师回朝,方腊于暗中积蓄实力,很快东南四处举起‘方腊’旗帜,反抗宋国。
......
宋国,汴梁。
宣和四年。
汴京垂拱殿飞檐斗拱间残雪未消。
道君皇帝赵佶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端坐在九龙御座上。
丹墀之下衮衮诸公,按官员品级列于殿下。
却见枢密使童贯蟒袍翻涌,正与谏议大夫刘安世争得面红耳赤,殿内熏香混着唾沫星子在晨光中乱飞。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不久前退守燕京的天祚帝再次抛弃臣民,逃亡鸳鸯濼,辽国遣使来朝希望给予钱粮等支援,履行百年前澶渊之盟。
童贯向前半步,玉笏撞出脆响:“官家!燕云十六州自石晋割让,我朝太祖太宗两世北伐未果。今辽主丧师辱国,耶律淳自立为帝,此乃太祖太宗在天之灵佑我大宋!“
“辽为夷狄,不足为惧!”
赵良嗣(辽降臣,原名马植)越众而出:“臣启官家!臣与金人盟于海上,约定南北夹击。今金军已克中京,官家若不取燕云,他日金人南下,我朝将无险可守!”
“天祚帝流亡,耶律淳于幽州自立,此次是收复燕云的天赐良机,望官家不要迟疑。”
其话音未落,刘安世再次愤而出声,作为元祐旧党,以直言敢谏著称,免冠掷于阶前:“童枢密使可知,自新法以来,免夫钱、花石纲已让河北民怨沸腾!辽虽弱,犹为我朝百年屏障,灭辽如毁户牖而引虎狼!”
“将不知兵,兵不习战,空耗国力”。
“括民财、征徭役,必致天下骚动,望官家三思”。
“新法以来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百姓徭役颇重,官家当顾及百姓疲敝啊。”
经略相公种师道银须戟张,甲胄铿锵:“老臣忝为边将,敢问童枢密使——他猛然抽出腰间横刀,在金砖上划出火星:“此刀可敌契丹铁骑,可敌女真重铠乎?”刀身映出童贯青白脸色,震怒道:“我大宋西军精锐尽在陕甘,去岁东南平叛损兵折将,今仓促北伐,岂非驱市人而战?”
种师道向赵佶倾力劝慰北伐主张:“今日之事,譬如盗入邻舍,既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可乎?”
联金如同引狼入室,联金灭辽背弃盟约,必遭骂名。
枢密院同知郑居中,作为徽宗期老臣击笏长吟:“辽宋兄弟之国,今忽欲移兵相向,失信于天下,示弱于强邻,臣恐唇亡齿寒,异日祸起萧墙!”
“辽若灭亡,宋将直接面对金国,异时金必为宋患”。
旋即,又调转枪口,直接逮住赵良嗣一顿臭骂,其苦心经营的‘海上之盟’。
“弃百年之好,结新起之敌,此非明智之举,老臣建议继续维持宋辽澶渊之盟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