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追踪粮饷
“大人,属下猜测前任知州绝对和此事脱不开关系。”
“不过......范阳卢氏竟都找不到人影,也是怪哉。”甄五臣犹豫片刻,沉声道。
张令徽听到汇报沉吟不语,他当然知道此事干系如何。
甚至城中豪绅屁股也不干净。
范阳卢氏,掌控榷场使多年,怕是举族都逃了吧?
奈何眼下有更重要的问题要面对,这些不过是顽疾,只得暂时忍耐。
常胜军进驻涿州城后,他立刻便让耶律合鲁派遣骑兵朝着边境雄州查勘。
天柞帝退守燕京时,便遣使入宋国请求给与援助。
耶律淳上位后再次遣使,辽国的虚实已经明明白白暴露在宋国眼皮底下,宋徽宗绝对不会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
形势比人强,蛇鼠两端之辈自然不缺。
与其大肆查勘此事,倒不如利用最大化,搞些钱粮招兵买马。
念及于此,张令徽心中有了决断,他正欲开口,此时行军司马刘仲快步前来。
随着张令徽升迁,刘仲作为行军司马,自然也水涨船高。
“大人,如今涿州城内无粮,现存的口粮仅仅维持三五日所需......”
张令徽轻笑一声,道:“好嘛,知州暴毙,粮食被运走。”
“涿州大户范阳卢氏消失不见,这些年在榷场使位置上怕是捞的盆满钵满,如今却是吃干抹净走人。”刘仲一脸愤恨接着道。
“就差把涿州百姓驱赶,若是再晚来一步,恐怕留给我们的就是一座空城了。”
“这些狗东西真是该死!”甄五臣咒骂道。
“范阳卢氏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立刻查封卢氏店铺。”
“刘仲,立刻请涿州城行会、本土有头有脸的行商前来。”
“大人,若是不来呢?”
“先礼后兵嘛,事关我常胜军粮食,若有明确拒绝的,以我之见必然和知州暴毙有关,据时统统交给五臣就好了。”
“好勒!”甄五臣狞笑一声,满口答应。
“先礼后兵,大人高见!”刘仲眼睛一亮,躬身领命。
涿州位于辽宋边境的白沟河以南,是辽燕京通往中原的南大门,陆路可直达宋境的雄州、霸州,水路通过拒马河连接河北平原,兼具军事与商业双重价值。
据《辽史・食货志》记载,新城榷场由辽朝户部使直接管辖,负责征收商税、查禁违禁品(如马匹、铜钱)。
如今的涿州城,只有少部分契丹族等,大部分是汉人聚居区。
涿州作为辽宋贸易的“中间站”,形成了“北货南运、南货北输”的双向流通局面。
知州暴毙若是和宋国没关系,怕是只能哄骗一下三岁孩童了。
而张令徽担忧的正是这一点。
若是知州暴毙和宋国有关,那么由此可以猜测,恐怕宋国早就有图谋。
另一边。
郭药师率部下跟在斡里太率领五十骑兵身后,一路畅通无阻进入易州城。
他进入易州城后,雷厉风行,直奔易州府衙。
易州刺史张常宁是个大胖子,从侧面看如同圆球一般,作为辽国南面汉官,上任以来贪污受贿,荒淫玩乐,哪会理会正事?
在他的逼问之下,张常宁被恐吓的大小便失禁,只得把知道的一股脑说出来。
“将军......将军饶命,这一切都和本官无关啊,对对对,本官想起来了,是刘里忙,要说从涿州运来的那几十车粮食绝对和刘家脱不了关系。”
“刘家?”
“对对对,我这个刺史看似威风凛凛,其实手中无兵无权,刘家才是易州真正的掌权者。”
郭药师狞笑一声,沉声道:“斡里太立刻率骑兵包围刘家,本将随后就到。”
事关常胜军粮饷,斡里太自然不会计较郭药师的言语态度,当即亲率骑兵直奔刘家。
待斡里太率骑兵赶到时,易州城中刘家宅邸空荡荡的。
此时郭药师所率领的常胜军还未赶到,便见到策马返回的骑兵。
吁——
传令兵翻身下马,朗声道:
“将军,刘家无人,斡里太大人索问下,得知数日前刘家举家返回涞水县。”
“涞水县......”郭药师沉吟不语,神色青白交错,难以决断。
易州地处辽国南京道西南部,与北面宋国接壤。
其下辖两县,易县和涞水县。
易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北段,控扼紫荆关,是辽国西南边境的军事重镇。
涞水县位于易州东南方向,地处拒马河冲积平原,东接涿州南邻北面宋国的定兴县。
而涞水县常被宋国视为“辽南界”。
易县史氏和涞水刘氏是本土豪强代表,郭药师已从易州刺史口中得知。
而涞水县和北面宋国的定兴县接壤,他不确定刘家是真的返回涞水,还是直接‘叛国投敌’。
“罢了,还是去一趟探探虚实。”郭药师目光转动,心中有了定计。
若是刘家真的逃往宋国也就罢了,以他麾下这点人马根本不够看,他自然不会自讨无趣,但是,若因此畏缩不前,难免会被看轻。
左右不过是打探虚实,向张令徽回复时也有话说。
再者,事关几十车粮食。
若是不追回来,常胜军两千兵卒吃什么?
“立刻告知斡里太,让他率骑兵前往涞水县刘家,防止刘家埋伏,让他小心点,本将率部尾随策应。”
传令兵躬身领命,翻身上马离去。
涿州府衙。
“哎,多事之秋!”
“没等来朝廷委派刺史,怎么来了一位都监?”
“真是可恶,这位新来的都监大人,不会是怀疑我等和知州暴毙有关吧?”
“慎言,你想死吗?”
“.........”
话落,众人噤若寒蝉。
毕竟明言不来的,可是要解释为何前任知州暴毙的。
官署前聚集十多位南北商贾,其中不仅有身穿窄袖长袍、皮裤,戴毛皮帽,髡发,腰挂皮囊的契丹族商人。
同样有身着交领长衫,头戴东坡巾的汉族商人。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着。
不多时,众人便跟随刘仲进入大堂。
只见首位上端坐着一名身材雄伟,双目精湛的青年男子,从外表看不过二十五、六岁。
众人定睛一看,如此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估计是哪位勋贵,借知州暴毙之名,来此打秋风的。
当下脸上不由得带着几分轻视。
刘仲轻咳一声,朝着众人介绍道:“诸位,这是新来的都监大人。”
“在下福源茶庄孙景生见过都监大人。”
“在下天蚕缎庄邓光兴见过都监大人。”
“在下定窑壹号铺任柱见过都监大人。”
“在下长白山参茸坊邓光兴见过都监大人。”
张令徽将手中茶杯放下,遂站起身来,背负双手看向堂内众人,轻笑一声道:“诸位请坐,本将请诸位前来并无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