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我要造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废弃的数控机床

五一劳动节。

自行车厂依旧如火如荼地照常生产,工人们没有放假。

面对着假期三倍工资,工人们一个个生产积极性非常高。

陈凯同样也没有放假。

大货车,载着一台台废弃机床,停在仓库前,将机床卸载到仓库里面。

这个仓库,是新建成的仓库,还没有动用,面积非常大。

这些机床,一台台锈迹斑斑,都是被当做废铁卖掉。

从香江运过来的这一批机床,足足有120台。

陈凯看着一台锈迹斑驳的机床,来到这台机床面前,手放在机床上,虚拟面板浮现:

【物品:CNC数控机床(1975年生产)】

【制造者:德国斯宾纳】

【物品等级:3】

【经验:10000/10000(非制造者,不可升级)】

【升级点:0】

【物品状态:残缺损坏,不可解析】

陈凯眼中闪过一抹异色,这可是好东西。

德国斯宾纳机床制造公司,陈凯是知道的,世界机床行业的巨头。

机床领域,现在最强的就是德国、美国、日本,其中德国的品质最受世界信任,德国货也深受各国喜欢。

就这么一台CNS数控机床,华夏要进口都不容易,因为有一个巴统委员会。

就算进口,就这么一台CNC数控机床,最少需要50万美元,要是人家加价,恐怕还得60万美元甚至是70万美元。

这台CNC数控机床,可以专门用来加工五通、头管、接口等关键部位。

当然了,也可以弄好编写的代码来控制机床的动作,以精确地切削、打孔、钻孔、铣削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陈凯开始修理这台CNC数控机床,不管是自行车生产还是摩托车生产,这种CNC数控机床都是利器。

同时,陈凯调来一台电脑。

好的数控机床不容易进口,但是电脑的话,从香江买便可以了!

陈凯边修理这台CNC数控机床,一边暗骂香江工厂太浪费,才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将这台机床折腾成这样。

足足花费了一天时间,陈凯终于修好这台CNC数控机床,使得其虽然看起来还有些旧,但是实际上和新出厂的全新的机床没有什么两样。

没有修理其他机床,陈凯都是修理CNC数控机床。

这批废弃的机床中,足足有五台CNC数控机床,他只需要修好机床即可。

至于代码,用第一台CNC数控机床的代码便可以。

只需要修好机床,再配上电脑,导入已有的代码,便可以使用。

五台CNC数控机床修好,陈凯哪怕是秉持着良心,都可以卖出250万美元!

要是心黑一些,卖出300万美元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陈凯没有打算卖这些机床,因为他用得上!

不管是自行车制造,还是摩托车制造,都需要用到CNC数控机床,这里面的效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修好CNC数控机床后,便是修理数控铣床。

数控铣床,可以专门用于车架接头、五通等精密加工,总共有三台数控铣床。

而数控车床,则是有五台,这一类可以用于车管端面加工、螺纹切削等。

一台台机床,在陈凯的努力下,被修复着。

比如弯管机,就有三台数控弯管机和五台液压弯管机,这种弯管机专门用于弯曲金属管材,比如铝合金、钢管。

修好了这120台机床,陈凯也遇到一个麻烦事。

普通机床还好,但是数控机床等,工人就不会操作了。

毕竟他们连电脑都看不懂,想要招大学生,在内地都找不到。

陈凯不得不将主意打到了香江那里。

香江虽然制造业只能说一般,但是这也是看跟谁比。

相比内地,香江这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是陈凯能够招到的。

内地不是没有操作数控机床的人才,但是那些人才都是各个国营厂的宝贝,根本不可能被他招到。

陈凯再次启程去香江。

虽然香江的工资要高很多,但是陈凯并不怕,他只需要按时完成订单,资金就会源源不断进账。

再次来到香江,陈凯明显感受到,香江的经济还在下滑。

明明香江的轻工业出口生意做得热火朝天,但是香江的楼市却在不断下滑,房价连连闯新低。

现在美元兑港元的汇率,已经跌到了1美元=9.2港元了。

而且港元还在快速贬值。

鬼佬们,都在甩卖资产,想要拿钱走人,离开香江。

要么回英国本土,要么去新加坡或者澳大利亚。

香江的一部分富裕群体,也是如此,当然他们也会选择去美国或者加拿大。

“老板,香江也有自行车制造工厂啊,你干嘛不收购一家?”周慧敏好奇道。

她已经正式毕业了,她的学习成绩,不足以让她继续上大学。

“对啊,我们公司不是也有一个中华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的牌子么,收购一家自行车制造厂,多好,老板你到时候招人也好招!”林玉玲也很赞同。

陈凯愣了愣。

他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毕竟在内地的时候,想要收购厂,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因为各个厂,都是国营厂,现在国营厂根本就没有破产或者出售的说法。

陈凯拍了一下自己脑袋,自己这是忙糊涂了,怎么没有想到这种可能性。

内地不行,但是香江可以啊!

香江可是资本主义制度,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事。

陈凯赶紧打探一下,然后他才知道,香江的自行车年产量在20万辆左右。

而因为陈凯的缘故,香江生产的自行车卖不出去,出口也不好做,以至于香江现在的自行车制造厂连维持都做不到,早已经想要出售卖掉。

只是都没有人接手。

整个香江就只有三家自行车制造厂,而且都差不多在一块,一家自行车制造厂年产10万辆,是最大的厂,另外两家自行车制造厂则是年产5万辆。

而三家自行车制造厂原设计是年产20万辆、年产10万辆,三家若是全部机器开工,年产自行车40万辆。

陈凯没花什么代价,就将三家自行车制造厂给收购了。

然后便开始通知工人,恢复上班!

只不过生产的不是原来的自行车,而是‘飞燕’牌自行车!

相当于代工生产,只不过不是内地代工,而是香江这边的自行车厂代工!

多了这40万辆产量,陈凯只觉得原来的订单压力,减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