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整理思绪,课间伊始
下课铃声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满教室的涟漪。物理老师钱建国那略带沙哑的“下课”二字刚落定,原本安静的课堂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喧哗声、桌椅挪动的摩擦声、同学间迫不及待的交谈声,嗡地一下炸开了锅。
前排的几个女生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物理题的解法,或是周末去哪里玩的计划;后排靠窗的几个男生已经勾肩搭背,嚷嚷着要去操场打会儿篮球;更多的人则是伸着懒腰,打着哈欠,或者干脆趴在桌子上,享受这短暂的十分钟喘息。
然而,陆扬并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立刻投入到课间的放松与喧嚣中。他甚至没有第一时间起身去找那个已经跑得没影的王磊。他就那样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周遭的热闹都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阳光依旧斜照,将他面前摊开的物理课本染上暖黄,也照亮了他脸上残留的、尚未完全褪去的深思。方才与启智的那番深入交流,以及对那本承载着前世学业“耻辱”的数学练习册的审视,像一场剧烈的头脑风暴,信息量巨大,冲击力十足。震撼、狂喜、警惕、决绝……种种情绪交织翻滚,最终沉淀下来,化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和清晰。
他需要一点时间,一点缓冲,来彻底消化这一切,并将这份内心的笃定,转化为外在的秩序。
“嘿,陆扬!发什么呆呢?”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是去而复返的王磊,这家伙跑到门口又折了回来,脸上带着点不耐烦和疑惑,“走啊!去小卖部!再磨蹭,冰棍儿都得让别人抢光了!”
陆扬抬起头,迎上王磊那张写满“快点快点”的脸。他微微笑了笑,这笑容比之前那个安抚性的微笑要更真实,也更沉稳:“你先去吧,帮我占个位置。我整理下东西,马上就来。”
“整理东西?”王磊上下打量了一下陆扬那除了几本书和文具外空荡荡的桌面,撇撇嘴,“有啥好整理的?神神叨叨的……行吧行吧,那你快点啊!我可不等你太久!”说完,他风风火火地再次转身跑了,那背影像只急着去觅食的兔子。
陆扬目送王磊离开,嘴角的笑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他低下头,开始动手整理自己的课桌。
他的动作不快,甚至可以说有些缓慢,但每一个动作都异常认真,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郑重。
首先,他将那本摊开的物理课本轻轻合上,用手指仔细抚平了封面上因为翻阅而产生的细微褶皱。这本书,不再仅仅是物理知识的载体,更是他吹响学业反攻号角的第一声战鼓。他把它端正地放在课桌的左上角。
接着,他从书包里再次拿出了那本数学练习册。这一次,他没有再翻开看那些刺眼的红叉,只是用指腹摩挲了一下封面,感受着那粗糙的纸质和干涸的墨迹。这本册子,既是过去的墓志铭,也是未来的警示碑。他将它叠放在物理课本旁边,像是在宣告,过去的失败已被正视,未来的挑战已被接纳。
然后是文具。一支笔帽脱落、露出干涸笔尖的圆珠笔,被他随手丢进了桌肚深处——这代表着过去的低效与混乱。他从那个掉漆的铁皮文具盒里,找出了一支还能出水的蓝色圆珠笔,又找出一支削得还算尖锐的铅笔,将它们并排放在练习册旁边。简单,够用,且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一本语文书,一本英语书,也被他一一从书包里取出,按照大小顺序,整齐地码放在课桌的另一侧。
整个过程,他都沉默不语,神情专注。仿佛他整理的不是书本和文具,而是自己那颗刚刚经历过惊涛骇浪、需要重新锚定坐标的心。五十年的风霜阅历,让他在面对巨大的变故和机遇时,本能地需要通过这种建立秩序的行为,来获得掌控感和内心的平静。
“启智。”他在整理的间隙,于心底发问,“刚才那次知识框架构建和可视化呈现,对你的能量消耗大吗?”
【报告持钥人。】启智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无波,【刚才执行的‘高二数学知识体系构建与可视化’及‘简谐运动合成梳理’指令,调用了数据库深度访问模块、逻辑分析与建模模块、意识映射接口。初步计算,消耗能量约为标准能量单位的0.87%。】
“0.87%……”陆扬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这个消耗听起来不大,但启智的能量来源目前还是个谜,大概率与他自身的精神状态或生物能量有关。这意味着,他不能无限制地、高强度地依赖启智进行这种“知识灌顶”。
【补充说明。】启智似乎捕捉到了他的思虑,【根据‘归航者协议’附件B-3条,辅助单元(启智)的基础运行能量由协议框架提供。但执行超越基础维持、涉及深度计算、模拟推演、信息库大规模检索或潜在现实干涉(未解锁)等高阶指令时,将优先消耗宿主(持钥人)的精神力或生物能进行转化补充。过度消耗可能导致宿主出现疲劳、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等负面状态,极端情况下可能危及意识稳定。】
“果然如此。”陆扬心中了然,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这更坚定了他“利用但不依赖”的原则。“明白了。后续我会注意指令的频率和强度。你那边也做好能量监控,及时预警。”
【指令已记录。能量监控模块将保持一级运行状态。】
短暂的交流结束,陆言继续他的整理工作。课桌很快变得井井有条,所有物品各归其位,仿佛一个严阵以待的士兵,整理好了自己的武器和行装。
他做完这一切,并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靠在椅背上,抬起目光,平静地环视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室。
墙壁上,刷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略显斑驳的白色涂料。正前方的黑板上方,贴着一行用红色美术字书写的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字体方正有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黑板旁边,还挂着一张印着眼保健操图解的海报,边角已经有些卷曲发黄。
窗外的阳光透过不算特别干净的玻璃,洒落在木质的课桌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课桌椅大多是旧的,桌面上有用小刀刻下的名字、涂鸦,或者干脆就是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划痕,记录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青春印记。
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靠近讲台的几个女生正围着班里的“文艺委员”林薇,似乎在讨论下周文艺汇演的节目;教室后方,几个男生正挤眉弄眼地看着一本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武侠小说,还不时发出压抑的低笑;更多的同学则是在自己的座位上,或埋头写着什么,或与同桌低声交谈。
空气中弥漫着青春期特有的躁动、活力,以及淡淡的粉笔灰和汗水的味道。
陆扬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鲜活的面孔,心中没有太多的波澜。这些同学,在前世的记忆中大多已经模糊,他们就像是他人生长河中匆匆掠过的浮萍,短暂交汇,而后各自漂流。这一世,或许会有所不同,但他很清楚,自己当前最核心的目标,不是重建社交圈。
他的视线不经意间掠过身旁。
旁边的座位是空的。桌面上也收拾得很干净,几本书整齐地叠放着,一支钢笔规规矩矩地放在书本旁。它的主人,那个在刚才的冲突中站出来解围的女孩——苏晓蔓,此刻并不在座位上。陆扬的目光只是在她那空着的座位和整洁的桌面上停留了不到半秒,便自然地移开了。
苏晓蔓……记忆中那个品学兼优、清丽独立的身影再次浮现。她是美好的,也是他重生后想要弥补的遗憾之一。但陆扬很清楚,现在还不是时候。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在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之前,过早地去触碰那份可能的情感,不仅是对她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干扰。
当务之急,是学习,是高考,是为未来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自己那整洁的课桌上。内心一片澄明。
目标已经无比清晰:利用好“启智”这个超级外挂,结合自己五十年的灵魂经验,先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在学业上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不仅是为了弥补前世最大的遗憾,更是为了获得进入更高平台的敲门砖,为将来抓住那些属于八十年代的黄金机遇,积累最初的资本和底气。
教室里的喧闹声似乎渐渐远去,陆扬的心完全沉静下来。他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掌控自己人生的踏实感。不再是前世那种随波逐流、身不由己的无力,而是一种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并且手握利器的从容和自信。
“喂!陆扬!你到底好了没有啊?!”王磊的大嗓门再次在门口响起,这次带着明显的不满,“再不走,我可真不等你了!待会儿上课铃响了,看你怎么跟钱老头交代!”
陆扬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轻松的笑意,眼神却异常坚定。他站起身,动作流畅而自然,顺手拿起桌上的几块零钱揣进口袋。
“来了来了,”他应了一声,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催什么催,赶着投胎啊?”
他迈开脚步,向教室门口走去。每一步都踩得很稳,仿佛脚下不是磨得发亮的水泥地,而是一条通往辉煌未来的坚实道路。
课间休息的时间已经过半,下一堂课的预备铃声随时可能响起。但陆扬心中毫无焦虑,只有一种准备就绪的平静和期待。
他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思绪,也整理好了自己的“行囊”。
新的课堂,新的挑战,他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