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X:智启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门扉轻叩,母爱如初

指尖终于触碰到了那扇门。不是想象中冰冷粗糙的木头,而是覆盖在木头之上,略微有些松动的、冰凉的金属门把手。老式的黄铜执手,表面布满了细密的划痕和氧化的斑点,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属于时光的质感。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接触,陆扬却感觉像是触碰到了高压电线,一股微弱却清晰的电流顺着指尖瞬间窜遍全身。他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更加狂乱地擂动起来,仿佛要撞破胸腔的束缚,跳到这寂静的楼道里来。

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粗重而急促的呼吸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形成了小小的回响。

“冷静…冷静…”他在心底对自己默念,同时也在无声地呼唤着那个无形的伙伴,“启智,‘轻微正向偏离’策略,再确认一遍关键要点。”

【关键要点:1.保持主体行为一致性,避免颠覆性改变;2.细节处适度积极:主动问候(语气温和)、增加眼神接触、耐心回应、分享积极信息(可选);3.核心原则: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当前生理指标仍处于应激高位,建议优先执行‘4-7-8呼吸法’三个循环。】

“知道了知道了…”陆扬有些烦躁地在意识里回应。他知道启智是基于逻辑和数据,但此刻他需要的不仅仅是策略,更是勇气。他强迫自己按照启智的提示,悄悄地进行了两次深长的呼吸循环,试图将那几乎要溢出的情绪强压下去。

指尖下的门把手,冰凉而坚硬。他稍微用了点力,感觉到内部的锁舌机构传来轻微的“咔哒”声。是锁着的。

他下意识地摸向了自己的裤子口袋。果然,在那堆皱巴巴的零钱和几张粮票旁边,一枚黄铜钥匙正静静地躺在那里。前世的他,总是习惯性地用钥匙开门,很少敲门,除非是忘了带钥匙。

是敲门,还是用钥匙?

敲门,似乎更符合一种…嗯…“仪式感”?一种宣告“我回来了,并且是以一种新的姿态”的意味?但会不会显得刻意?毕竟,自己有钥匙。

用钥匙,则更符合过去的习惯,更“自然”,不易引起注意。这似乎更贴合“保持主体行为一致性”的原则。

“就用钥匙吧。”陆扬迅速做出了决定。他不想在门口这个微妙的时刻,再增加任何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解读的变量。“润物无声”才是关键。

他深吸最后一口气,将那枚在口袋里已经被手心汗水濡湿的钥匙掏了出来。钥匙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他的手依然有些微不可查的颤抖,但这一次,他没有再犹豫,将钥匙稳稳地插入了锁孔。

“咔哒…嚓…”

老旧锁芯发出的声音并不清脆,带着些许干涩的摩擦声,在这过分安静的环境里显得格外清晰。陆扬缓缓转动钥匙,感觉到锁舌退回的阻力。

成了。

他轻轻拔出钥匙,重新放回口袋,然后将手放在了门把手上,向下轻轻一压。

门轴发出“吱呀”一声轻微的呻吟,门,向内打开了一条缝隙。

几乎是同时,一股混合着饭菜香气、肥皂水味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家”的温暖气息,从门缝里涌了出来,瞬间包裹了他。这气息与楼道里那混杂、阴冷的味道截然不同,熟悉得让他几乎落下泪来。

门内,切菜的声音戛然而止。

然后,一个略带疑惑和疲惫,却又无比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正是他魂牵梦绕了三十年的声音:

“谁呀?是扬扬回来了吗?”

声音是从厨房方向传来的。

陆扬的心猛地一紧,几乎要停止跳动。他能想象出母亲此刻的样子——大概正围着那条洗得发白的碎花围裙,手里还拿着菜刀或者锅铲,微微侧着头,朝着门口张望。

他努力地吞咽了一下,喉咙干涩得厉害。他调动起所有的自制力,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尽可能地平和、自然,就像一个刚刚放学回家的普通高中生。

“嗯…妈,是我。”他应了一声,声音比预想的要沙哑一点,但还算平稳。

他推开了门。

门后的景象,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的老旧电影画面,瞬间冲击着他的视网膜,也冲击着他早已千疮百孔的心脏。

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母亲,赵淑兰。

她果然站在厨房门口,身上系着那条熟悉的、边角已经有些磨损的蓝色碎花布围裙,手里还捏着半截翠绿的黄瓜。她的头发不像后世记忆中那样花白稀疏,而是乌黑浓密,只是简单地在脑后挽了个髻,几缕碎发散落在额前,被厨房的热气蒸腾得微微濡湿。

她的脸庞,比陆扬记忆中最后的样子要年轻饱满得多,皱纹也少了许多,但眼角眉梢,依然能清晰地看到常年操劳留下的细纹和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她的眼神,此刻正带着几分惊讶和探究,落在陆扬身上。

“咦?今天怎么回来得…好像比平时晚了点?”赵淑兰上下打量着儿子,眉头微微蹙起,语气里带着母亲特有的关切,“路上有事耽搁了?还是学校……”

她的目光锐利,似乎在审视他是否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比如衣服是不是脏了,脸上有没有受伤,或者是不是又在外面惹了什么麻烦。这是前世陆扬最不耐烦的“盘问”,但此刻,这熟悉的关切却像一股暖流,瞬间熨帖了他那颗漂泊已久的心。

“没…没什么事,妈。”陆扬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他遵循着“轻微正向偏离”的策略,没有像往常那样含糊其辞或者直接走开,而是迎着母亲的目光,稍微解释了一下,语气也比平时温和了些许,“就是放学走到解放路那边,看到新华书店好像进了些新书,就…就随便进去翻了翻,忘了时间。”

这个理由半真半假。他确实在解放路逗留了,也确实看到了新华书店,虽然他并没有进去。但这个理由听起来比较“合理”,符合一个高中生可能有的行为,而且带着点“积极”的意味(看书总比在外面瞎混强),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怀疑。

同时,他控制着自己的眼神,没有像过去那样习惯性地躲闪,而是与母亲对视了大约两秒钟,然后才自然地移开,目光落在了母亲手中的黄瓜上。

“您这是…准备做拍黄瓜?”他主动开口,问了一句看似平常的话。

赵淑兰显然对儿子今天的反应有些意外。他不仅解释了晚归的原因,语气平和,甚至还主动和她搭话,关心起晚饭的菜色了?这可不像平时那个闷葫芦似的、一回家就钻进自己房间的儿子。

她愣了一下,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黄瓜,然后才回答:“啊…是啊,看天气热,拍个黄瓜凉拌一下,爽口。你爸也爱吃。”

她的语气缓和了下来,眉宇间的探究也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孩子知道关心家里吃什么了,这是好事。

“哦。”陆扬应了一声,没有再多说。他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润物无声”的关键在于“无声”。他顺势将肩上的帆布书包取下来,没有像以前那样随手扔在门口的矮凳上,而是提在手里,往里走了两步。

这时,他才有机会真正打量这个阔别了三十年的“家”。

很小,很局促。

这是一个典型的八十年代工人家庭的居所,大概只有四十平米左右。进门没有玄关,直接就是狭小的客厅,或者说,是餐厅和客厅合一的空间。左手边是厨房,用一道布帘子隔着,刚才母亲就是从那里出来的。右手边靠墙立着一个老旧的五斗橱,上面摆着一个暖水瓶、几个搪瓷杯子,还有一个相框,里面是他们一家三口几年前的合影,照片上的他,还带着红领巾,笑容稚嫩。

客厅中央,摆放着一张磨得发亮的方形木桌,桌面铺着一块印着牡丹花的塑料桌布。桌子周围放着三把 mismatched (不配套的)的木椅子和一条长凳。这就是他们吃饭、写作业、会客的主要场所。

靠窗的位置,摆放着一张单人床,上面铺着洗得发白的格子床单——那是他的“领地”。床尾对着一个同样老旧的书桌,桌上堆着课本和练习册。

再往里,是父母的房间,同样用布帘子隔着,隐约能看到里面一张双人床的轮廓。

整个房间的墙壁是简单的白灰墙,因为年深日久,有些地方已经泛黄、剥落。地面是水泥地,虽然扫得很干净,但依然显得冰冷而简陋。家具都是最普通、最实用的款式,带着浓重的时代印记。

一切都和他记忆深处的样子严丝合缝,却又因为这三十年的时光滤镜,显得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心酸。

这就是他曾经无比渴望逃离的地方。狭小、陈旧、充满了父母的唠叨和争吵。

但此刻,站在这熟悉而简陋的空间里,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独属于这个家的、淡淡的油烟味和烟火气,陆扬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仿佛漂泊了太久的孤舟,终于找到了避风的港湾。

“怎么站着发呆?快把书包放下,洗手准备吃饭了。”赵淑兰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她已经放下了黄瓜,正用围裙擦着手,看着站在客厅中间、似乎有些愣神的儿子,眼神里又带上了一丝担忧,“是不是累了?还是哪里不舒服?”

今天的儿子,确实有点不一样。虽然说不上来具体是哪里,但就是感觉…沉静了许多,眼神里好像多了些东西,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也不像以前那么…嗯,没心没肺。

“没,没有不舒服,妈。”陆扬迅速回过神来,再次对上母亲关切的目光,这一次,他努力让自己的眼神显得更柔和、更真诚一些,“就是…嗯…刚才在楼下碰到王阿姨了,听她家好像又吵架了。”

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同时也是在试探性地分享一点“外界信息”,看看母亲的反应,也为自己刚才可能流露出的异样找个掩护。

“唉,她家啊,老样子了。”赵淑兰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无奈和同情,“你王叔那脾气…算了算了,别人家的事,咱们少掺和。你赶紧去洗手,饭马上就好。你爸也该回来了。”

“嗯,好。”陆扬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他走到自己的床边,将书包放在了床尾的书桌上,动作比以往轻柔了许多。

然后,他转身走向水槽的方向。公共水槽在楼道里,但家里通常会备一个搪瓷盆用来洗漱。他熟门熟路地拿起那个印着大红喜字的搪瓷脸盆,准备去接水。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母亲的鬓角。

灯光下,那乌黑的发丝间,清晰地夹杂着几根刺眼的银丝。

不多,但真实存在。

陆扬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瞬间缩紧。

他记忆中的母亲,似乎永远是精力充沛、唠唠叨叨的样子。他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原来在这个时候,在他还如此年轻的时候,岁月就已经开始在母亲身上留下痕迹了。而前世的他,对此竟浑然不觉。

他猛地别开目光,生怕自己的情绪再次失控。

“妈,”他拿起脸盆,走到厨房门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一些,“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赵淑兰正往一个盘子里装刚炒好的土豆丝,听到儿子的话,惊讶地抬起头,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帮忙?”她重复了一句,随即摆了摆手,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不用不用,厨房地方小,你别在这儿碍手碍脚了。快去洗手,等着吃饭就行。今天…嗯…今天表现不错,知道早点回家,还知道问问有没有要帮忙的了。”

尽管只是简单的一句表扬,却让陆扬的心头涌上一股暖意,也带着一丝酸楚。原来,他只需要做出这么一点点微小的改变,就能让母亲如此欣慰。前世的他,究竟是多么的混账?

“知道了。”他应了一声,不再坚持,端着脸盆,转身走向门口,准备去楼道里的公共水槽接水。

身后,传来母亲带着笑意的声音:“扬扬,今天想吃米饭还是馒头?锅里还有昨天剩的两个白面馒头。”

陆扬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母亲脸上那真实而温暖的笑容,心脏某个角落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了。他努力让自己的嘴角也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或许有些生涩,但绝对发自内心的笑容。

“妈,您做什么我吃什么,都行。”

说完,他不再停留,拉开门,走进了那依旧昏暗、却似乎不再那么令人窒息的楼道。

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

屋子里,赵淑兰看着儿子消失在门口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若有所思的表情。她走到窗边,掀开布帘子的一角,看着儿子端着脸盆走向水槽的背影,挺拔了不少,脚步也稳健了许多。

今天的儿子,是真的…有点不一样了。

是长大了?还是…受了什么刺激?

她微微摇了摇头,将这点疑虑暂时压在心底。不管怎么样,知道关心人了,总是好事。

她转身回到厨房,继续忙碌着晚饭。锅里炖着的排骨汤,开始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与空气中那淡淡的、属于家的温馨气息,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