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胸膛站排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6章 西羌人民的热切期盼

第一百零八章:西羌人民的热切期盼

7月19日,星期六,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滴水崖两边的山坡上旌旗飞展。坡下,擂禹公路田坝村至元兴村段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齐声轰鸣,好不热闹。

东升旬日的光线照耀下,一辆送料车在已经抢通的擂禹路毛基里面上颠簸的前行。途中,左边的山体被地震硬生生的劈掉了一半,像刀砍的一样,成90°直角,慢坡尽是巨大的石块,落在山脚河沟上‘咚咚’作响。路边沿途隔个百八十米就摆放着一块我们制作的写有‘上有落石,请观察后快速通过’的红色警示牌。

路段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施工,剩下的滴水崖路段车辆是无法通行的,每天我们只能从这里步行上工地。

和往常一样越过田坝村的那道山弯就是一眼能看个清楚的滴水崖作业现场,此刻团长和参谋长正全神贯注的琢磨着今天的工作任务。转过山角,我们会下意识的抬头向上望。在山巅,有一块独立石傲立山头。坡上,是林立的片石,犬牙交错。为了安全起见,每次我们通过的时候都是每人拉开近5米的距离,一路跑步快速通过。

经过前期观察,目前我们抢修的这段路,最为危险,最为复杂,原来的路基完全被山体塌方掩埋,山坡上的‘石瀑’稍有余震或雨水的冲刷,就容易塌方、滚石。在这样恶劣环境下打攻坚战,我们已经积累很多的经验。尽管该路段抢修环境险恶,但,我们一直坚持着有序的施工程序。最大的塌方段,是分两个作业分队,两头夹击。每个作业分队,装载机配备挖掘机,自卸车跟进装载机,整个机械化施工‘一条龙’。

随着阵阵的机械轰鸣声,一块块巨石被挪开,道路向前延伸。上午10时50分左右,随着开路先锋的杨宇驾驶着大力神挖掘机的挖铲在滴水崖堰塞湖堤坝决口最后一铲开挖,有我们部队担负擂禹路抢修抢建最大的一个堰塞湖,经过近百名战友10昼夜的艰苦鏖战,一直萦绕在老乡们头顶上的噩梦——滴水崖堰塞湖重大险情终于被成功的排除了。

滴水崖堰塞湖地处田坝村河道上游,在擂禹路7个堰塞湖中,这个堰塞湖蓄水量最大、环境最恶劣、施工难度最大。湖内蓄水108万立方,水深35米,宽75米,一遇到下雨,下游的的几千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老乡们每天都生活得是战战兢兢。记得7月7日才挺进擂禹路此路段时,总部首长们还亲自莅临现场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施工方案。炮参还亲自往施工一线战斗位置进行施工作预案,并在滴水崖上为18名抗震救灾的战友就行了隆重的火线入党仪式。

每天上下滴水崖现场可以看到,接近堰塞湖口有一段约500米长的‘海绵路’,路面泥石松软,晴天稍不注意踩上去就是一个坑,更别说雨天了。通过此路,头顶百丈高的山体布满呲牙咧嘴的的悬石。堰塞湖堤坝两侧约300米高的山体,因地震造成了垮塌土石280余万立方,泥石崩塌,将河道拦腰截断,筑起一道高40米、宽65米的堤坝。排险堰塞湖战斗打响后,咱们部队充分借助大型工程机械装备的优势,科学组织,全天候的施工,实现了推挖装‘一条龙’作业。

在堰塞湖堤坝上施工,两侧山体危岩悬空,冷石乱飞,十分危险。为了确保作业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在地方部门的配合下,我们先后组织了两个排险小分队,对两侧山体悬石进行安全排险。随后,又专门安排4名战友轮流担负安全警戒员,对两侧容易发生危险的山体随时进行监控。整个排险过程中,无一人员受伤,无一台装备受损。共挖出了一条长70米、宽18米、深16米的泄洪槽。使得堰塞湖的险情按时排除,下游数千名群众转危为安。

擂禹路沿途的当地老乡们都是靠山吃山,大部分村民家中饲养了生猪或种植了林木、茶叶,如果道路不通,生猪或林木、茶叶根本就无法运送出去,这样一来老乡们一年的收成就没有了。

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早日争取打通这条63公里受阻的道路,部队倒排工期,我们每天早上7时上工地,晚上9时天黑之后才回到宿营地。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每天的中午饭都是炊事班做好送到工地上吃的。更甚者是前几天下大雨,战友们不惜冒着余震的危险,在大雨造成几次大面积的塌方、滑坡、泥石流的情况下,还不忘争分夺秒的抢进度,终于在预计的时间里抢通了擂鼓镇至禹里路14公里,确保了沿途柳林、苏堡等受灾村寨尽快的在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因为,路通了,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愁了。

当地的老乡们看着我们为了灾区早日恢复重建,这么玩命的抢进度。也纷纷伸出支援之手,经常义务给我们当向导,上山排险。比起我们的付出,老乡们不等不靠不依赖,主动作为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经过一上午的开闸放水。眼前,山谷中两台挖掘机继续扩大扩深泄洪槽。河道沟里,湍急混浊的水塘水哗啦啦的向下流,随着湖内水流不断的向外排泄,被堰塞湖淹没的元兴村部分房屋地貌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

起初,这个因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囤水月10万立方的堰塞湖,将一个生机勃勃的元兴村90%的淹没在一片汪洋中。前期,在道路勘察过程中,负责抢修的擂禹路的我们,并不知道湖底竟然有一个居住有104人的小村庄被堰塞湖的湖水淹没掉了。

得知滴水崖堰塞湖的险情安全排险后,特地从擂鼓镇赶回来收拾废墟的元兴村村长顾得贵告诉我们说:“地震发生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撤离到了擂鼓镇安置点去了,看着附近一个个村庄恢复重建。乡亲们却是有家不能回,有田不能种,整日以泪洗面。”

如今的元兴村渐渐露出水面,参与排险的战友们纷纷指着村子中最先露出水面的一栋二层小楼房,激动地说道:“看,前面水中孤立的二层小楼,上午还不见楼顶呢!?,这会儿就已经快看到一层的窗户了。”

听着我们激动的囔囔,村长老顾热泪盈眶的顺着我们叫唤的位置望去,二层楼的上方,还有一排垮了的破烂不堪的木房子,有的还顽强挺立着,有的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爬上一段陡坡,步行约500米,大家快速的进入到了村子里,满坡遍地都是淤泥。才走到第一排木房子前,我们就再也无法下脚了。就在我们才停下脚步不到本分钟的间隙,我们的身后就跟进来一群乡亲们。一进村口,穿着防护服正在村子里进行消毒的军医就老远喊着话道:“拦住老乡们,我们正在消毒,请他们再忍耐半日。”

顺着军医声音传来的方向,我看见咱们卫生队的一级士官冯泉龙,正背着一大壶消毒液在村子的每个角落仔细的喷洒。原来,地震发生时,村里有两人遇难,还有为数的家禽死亡,经过湖水长期的浸泡,里面有发臭腐烂的迹象。为了防止疫情发生,保证乡亲们的安全,按照抗震救灾的要求,我们每经过一处就要对所在的位置进行全面的喷洒消毒液,做到防患于未然。

两小时后,乡亲们进入村里。长途跋涉的老乡们没来得及休舔就立即开始了各自的家园重建,清淤泥的、拾木板的、搭棚子的……,元兴村灾后恢复重建从这里就开始了。看到路通了,村子重现天日,元兴村村支书刘光志激动地说:“再从咱们部队担负擂禹路抢通工作以来,乡亲们眼巴巴的在背后瞅着,随着道路的一天天向前延伸,我们重建家园越来越有信心了。真的,打心眼的感谢解放军。”

夕阳西下,黄昏18时30分,太阳已经落下了山头,再干3个小时,我们就可以会宿营地下班吃饭了。

傍晚21时10分,我们收拾工具准备离开时,又看见一群乡亲从外走了回来。他们满身是泥,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提着口袋。青年魏永松告诉我们说道,他们暂住在擂鼓镇安置点,家里的一头生猪每天等着喂养。以前路不通的时候,他只能一天来回的两头跑。如今好了,路通了,家有了,就不用再两头奔波了。

面对这群朴实、坚毅的乡亲们,我心想:这条路不仅承载了我们全体参战人员的拳拳报国之心;更是承载着老乡们走向新生活的希望,铺满了西羌人民对幸福的热切期盼!

夜幕中,一阵微风吹过,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元兴村上空迎风飘扬。五星红旗插在了村子里的二楼房顶,红旗是用竹竿插上的,房顶很高,是村民插上的,我们离开村子里老远都能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