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医基础理论(7)
二、内伤病因
(一)七情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一般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七情的致病特点直接影响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1.七情皆从心而发《类经》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2.直接伤及内脏由于五脏与情志活动有相对应的关系,因此,七情太过可损伤相应的脏腑。如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然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七情太过首先伤及心神,后影响其他脏腑,引起疾病。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临床所见,七情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多见。
3.影响脏腑气机
(1)怒则气上:过度愤怒,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而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甚则昏厥猝倒。
(2)喜则气缓:暴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不收,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3)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出现少气懒言,精神萎靡不振,乏力等症。
(4)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二便失禁,甚至昏厥、遗精等。
(5)惊则气乱:突然受惊,损伤心气,导致心气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出现心悸、惊恐不安等症。
(6)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导致脾气郁结,从而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脾失健运的症状。
(二)劳逸
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能成为致病因素而致人发病,故称为过劳或过逸。
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三方面。
①劳力过度:长时间的劳力过度,损耗机体之气,积劳成疾。临床可见少气懒言,四肢困倦,精神疲惫,形体消瘦等症。
②劳神过度:思虑、脑力劳动太过,可暗耗心血,损伤脾气,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纳呆,腹胀,便溏等。
③房劳过度: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可损伤肾中精气,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或遗精、早泄、阳痿。或月经不调,或不孕不育等。
2.过逸长时间不劳动,不锻炼,有因好逸恶劳者,有因起居失常者,还有因病而休息太过者。过逸会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及全身虚弱,进而引起气滞血瘀而变生他病。
(三)饮食
饮食失宜,常成为致病因素,包括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1.饥饱失常过饥,摄食不足,化源缺乏,因而气血衰少,则见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全身乏力等,并可因正气虚弱,抵抗力低下而继发他病。过饱,暴饮暴食,可导致饮食阻滞,脾胃损伤,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吐泻等症。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食积日久,既可郁而化热,又可聚湿生痰,婴幼儿食积,久则酿成疳积。
2.饮食不洁食用不洁、或陈腐变质食物,可引起多种肠胃疾病,见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寄生虫病。若进食有毒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
3.饮食偏嗜会造成人体内某些营养成分的过剩或不足,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食酸味,可致肝盛而乘脾,见皮肉变厚变皱,口唇干裂掀起;过食咸味,导致肾盛乘心,见胸闷气短,面色无华,血脉瘀滞;过食甘味,导致脾盛乘肾,见面色黧黑,胸闷气喘,腰膝酸痛,脱发;过食苦味,导致心盛乘肺,出现皮肤干燥,毫毛脱落及脾胃失调的症状;过食辛味,导致肺盛乘肝,出现爪甲干枯不荣,筋脉拘急不利。临床常见,偏嗜肥甘厚味,内生痰热,阻滞气血,而表现为胸痹、肥胖症、痈肿疮疡等。
此外,过食寒凉性食物,损伤脾胃阳气,而内生寒湿,见腹痛泄泻等;偏嗜辛温燥热之品,则胃肠积热,见口渴,口臭,便秘或酿成痔疮等。
三、水湿痰饮
水湿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后便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合则为一,都是人体津液输布与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故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乃水液弥散浸渍于人体组织中的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和水明显。
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水湿痰饮为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即可阻滞气机,影响脏腑气机的升降;又可流注经络,阻碍气血的运行。如痰饮停留于肺,肺失宣降,见胸闷、咳嗽、喘促;水湿困阻中焦脾胃,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可形成痰核瘰疬,或阴疽流注等。2.致病广泛,变化多端水湿痰饮停留于体内可产生许多病症,如饮逆于上可见眩晕;水注于下则见足肿;湿在肌表,则见身重;湿停中焦,影响脾胃运化。而凝结咽喉可见咽喉中如有物梗阻的“梅核气”;痰在于胃则恶心呕吐等。痰所致疾病上达于头,下至于足,内而脏腑,外至肌肤,无所不至,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水湿痰饮皆由体内津液积聚而成,均有重浊粘滞的特性。因而水湿痰饮致病均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如咳喘、眩晕、胸痹、癫痫、中风、痰核、瘰疬、瘿瘤、流注、阴疽等,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
4.易扰乱神明心主神明,心之气血充盈,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若水湿痰饮内停,影响及心,往往扰乱神明,出现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症,如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昏头重,精神不振;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或痴呆、或癫痫等;痰火扰心则见失眠,易怒,喜笑不休,甚则发狂。
5.多见滑腻舌苔水湿痰饮内停,变化多端,可见各种各样症状。就舌苔而论,则相对固定,一般多见腻苔和滑苔。
四、瘀血
瘀血,又称败血、恶血。即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支持运行,包括离经之血和阻滞于血脉及脏腑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
瘀血的致病特点:1.疼痛一般多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多夜间更甚。
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多为癓块,质硬,位置固定不移。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块状。
4.紫绀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
5.舌质紫暗舌质紫暗,或舌质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
6.脉涩或结代瘀血病症临床常见沉涩、细涩、弦涩等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