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针灸基础理论(1)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是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作用的通道。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的意思,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之为“正经”。
1.十二经脉的命名
脉的名称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与脏腑相属的关系而确定的。三阴三阳主要是表示阴阳气的多少,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三阴三阳配合手足,成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2.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凡属五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
3.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经脉这种相合关系,古人还结合五行学说来表述。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如《灵枢·逆顺肥瘦》中记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不仅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且经脉与经脉之间的交接也有一定的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循环往复,如环无端,但其流注顺序有一定的规律。经脉运行气血,而气血是通过中焦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而产生,所以将十二经脉循环的开端定为中焦。气血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输送,才能流注十二经脉,濡养全身,因为肺具有朝百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气血流注由手太阴肺经开始。由肺经逐经相传,形成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而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为奇经八脉。
“奇”有“异”之意,即指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的意思。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而与奇恒之腑联系密切;除任、督二脉外,均无自己所属的经穴,奇经八脉之间也不存在气血的循环流注,除带脉外,其余七条经脉均由下向上行;且奇经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三)十五络
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各有一别络,加上“脾之大络”,称为“十五别络”。它对更细小的络脉有统率作用,并加强相互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
十五络脉作为络脉系统的主干,统属全身络脉,十五络脉逐级分支为较小的络脉、孙络、浮络等,从而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行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充分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灌、濡养作用。别络——经络直接分出的较大的络脉。浮络——浮行于浅表部的络脉。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有通行营卫的作用。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是十二正经“离、人、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循环于体腔深部,亦属经脉范围,它加强了十二经脉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并通达正经未循行的器官和形体部位,补充了正经的不足。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经筋是十二正经经脉在肢体上分布的筋肉系统的总称,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相应经筋,而发挥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与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基本一致,因此它们都是按十二经脉命名的。
三、经络生理功能
经络是输送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组织功能活动的通路。其生理功能有以下三方面: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肢节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即明确地指出了这一功能。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的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据经络系统的联系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人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于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和肢体。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濡润,才能够发挥其正常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如营气之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就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灵枢·本藏》说: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明确指出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濡养全身的作用。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外邪侵犯人体多由人体最表浅的部位始而渐及于里,即多从皮毛开始。《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络抗御外邪的功能,主要依靠卫气来完成,卫气首先充实于络脉,具有温养肌腠、润泽皮肤、启闭汗孔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使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从而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当外邪入侵时,卫气和孙络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四、经络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出现明显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有一定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临床上亦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3.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经筋疾患,多因疾病在筋膜肌肉,表现为拘挛、强直、弛缓,可以“以痛为腧”取其局部痛点或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腧穴总论
一、腧穴的定义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或其他疗法施术的位置,也是接受外来刺激的作用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汇聚、孔隙。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经络比做河流,那么腧穴就是分布在沿河的湖泊,它对河流能起调节作用。
二、腧穴的形成和发展
腧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陆续发现逐渐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无定位阶段:以痛为腧
定位定名阶段:给腧穴确定位置并加以命名系统分类阶段(分三类)
三、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
1.以天文学上的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天枢等。
2.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的形象而命名,可分以下几类。
①以山、陵、丘、墟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丘、商丘等。
②以溪、谷、沟、渎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后溪、阳溪、合谷、陷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等。
③以海、泽、池、泉、渠、渊来比喻腧穴的气血流注,如少海、小海、尺泽、曲泽、曲池、涌泉、经渠、太渊等。
④以街、道、冲、处、市、廊来比喻腧穴的通路或部位,如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等。
(二)物象类
1.以动物的名称来比喻腧穴的部位,如鱼际、鸠尾、伏兔、犊鼻等。
2.以植物名称来比喻某些腧穴的部位,如攒竹、禾髎等。
3.以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的部位,如天井、玉堂、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4.以生活用具来形容某些腧穴的部位,如大杼、地机、颊车、悬钟等。
(三)人体类
1.以人体解剖部位来命名。
①以人体解剖名称来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等。
②以内脏解剖名称来命名,如背俞穴中的心俞、肝俞、脾俞、肺俞等。
2.以人体生理功能来命名。
①以一般生理功能来命名,如听会、劳宫、关元、承泣等。
②以气血脏腑功能来命名,如气海、血海、神堂、魄户、魂门、意舍等。
3.以治疗作用来命名,如光明、水分、迎香、归来等。
4.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来命名,如阳陵泉、阴陵泉、阴都、阳纲、三阴交、三阳络等。
四、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类。
(一)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是归属于十四经脉、任脉和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简称“经穴”。其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且有主治本经病症的作用,并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
清代的李学川所著的《针灸逢源》最后将经穴总数扩展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
(二)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以外的、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的腧穴,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简称“奇穴”。它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其主治范围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四缝治小儿疳积、定喘治哮喘等。
(三)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是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这类腧穴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主治局部病变为主。
五、腧穴的作用
腧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3个方面。
(一)近治作用
每一个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脏腑、经络的病症。
举例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髂眼病耳周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耳疾头面部穴头面部疾病。
(二)远治作用
远治作用是指十四经所属腧穴,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远隔部位的组织、脏器及经脉病症。
举例:如合谷头面部病症足三里胃肠、胸腹部疾病
(三)特殊作用
特殊作用是指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的作用。
相对的特异性:四缝——疳积神门——安神至阴——矫正胎位大椎——退热少泽——通乳
少商——利咽
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天枢止泻、止痢通便
合谷发汗止汗
内关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六、特定穴位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作用的腧穴。因主治功能不同,各有其不同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