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图馆:宋词三百首](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7/838337/b_838337.jpg)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①,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②,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8_0001.jpg?sign=1739295365-4yQFwk2iNRTU8y6eJpXZwrB9LXh60Klp-0-d494c035e7d115a5eefe1a7d939a6bc1)
【注释】
①乍暖:天气忽然转暖。②中酒:醉酒。
【译文】
天气突然转暖但还带着些轻寒,风雨于傍晚时分方才停歇。小楼庭院冷冷清清,时已近清明,对着残花频频饮酒,心中郁结的又是那去年的伤春之病。
楼头的号角声长鸣,我被冷风吹醒,到了夜里重门寂静无声。我怎能忍受月光把墙那边秋千的影子送到眼前呢?
【赏析】
这首词为春日怀人之作。全词通过景物的衬托,逐步将词人的愁情写深写透。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前一句以词人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来点明气候特征;后一句则写一天之内的天气状况。“乍”字写天气变化之快;“还”字一转,说天虽变暖,但空气中仍旧留有阵阵清寒;“方定”二字中暗含着词人情感,一个“方”字说明他恼恨风雨“定”得太迟。“庭轩寂寞近清明”,天气的变化引起了敏感的词人孤单落寞的心绪。“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因近清明,花经受不住风雨的吹打,飘落了不少。面对着枝头残留的花儿,词人是那么悲伤,他端起酒杯,企图浇灭心中的哀愁。而花年年都会飘落,伤花之情年年也都会产生,去年词人也因伤花而“中酒”。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这两句承醉酒而来,通过对环境的渲染,衬托出词人的孤寂之感。词人醉酒后就睡下了,入夜后却被凄厉的角声和轻冷的晚风弄醒了。词人醒后愁绪更浓了,只觉得周围一片寂静清冷,而自己是那么地孤独。“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正觉得孤单寂寞的词人接着又看到了什么呢?月光将隔墙的秋千影送至他的眼前。荡秋千是少女们玩的游戏,这“秋千影”唤起了词人对曾经的恋人的回忆。词意由此转至最深,竟给人以一种难以承受的感觉。
⊙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为人疏放不羁,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其词多写男女恋情和花月景色,善用铺叙,造语工巧。曾因三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词集有《种子野词》。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①,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②,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③,往事后期空记省④。
沙上并禽池上暝⑤,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9_0002.jpg?sign=1739295365-7tyNHQKMN7r3Nu1PPhfX4mzfwz4g6Rcs-0-0e45777429f21a5ef7e373e316448a3a)
【注释】
①嘉禾: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小倅:官职。②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作。③流景:流逝的时光。④记省:清楚地记得。⑤并禽:双宿双飞的鸟儿。暝:昏暗。
【译文】
端着酒杯听着数声《水调》,午间酒醉醒来,愁却没醒。送春天归去后,不知它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晚上对镜自照,伤叹流年似水,往事到后来只能空自回忆。
沙滩上禽鸟并宿,池上昏暗,流云散去,月亮出来,月光下花儿婆娑弄影。拉下重重帘幕密密地护住灯光,风儿依旧在吹,人刚刚平静了下来,明天的小路上定会落满花瓣。
【赏析】
这是张先的一首伤春之作。
“《水调》数声持酒听”,首句写词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画面,他边饮酒,边听着曲子。可他并未在曲子中和酒中得到欢乐,反而品尝出忧愁来。这忧愁那么深浓,以至于他“午醉醒来愁未醒”。那么,他因何而愁呢?“送春春去几时回”这一句点明题旨,原来使他发愁的原因是春将归去了。“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暮春之色之所以引起词人那么深浓的愁绪,还因为词人临着明镜,看着自己日渐苍老的容颜,自然要感伤时光的流逝。而由时光的易逝,词人又想到人事之无常。回望过去而往事成空,放眼未来则后期无定,想到这里,他心中更添一段忧愁。
“沙上并禽池上暝”,这是词人傍晚散步所见。“沙上并禽”衬托出词人的孤单。“云破月来花弄影”,此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从遣词造句上来看,“弄”字极为生动细致,将整个画面写活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曰:“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这三句写词人进屋后的情景。屋里点着灯,而外面风很大,不把帘幕拉下来,灯自然会被吹灭,所以词人将重重帘幕拉下来以护住灯光。此时夜已经很深了,人们也安歇下来了。“明日落红应满径”,由于窗外风依旧不停,词人想到明早起来应是落红满径了,他的一片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千秋岁
数声①,又报芳菲歇②。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③,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④,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凝残月。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0_0005.jpg?sign=1739295365-FEhVebxXJgk0DM9kw82AkmffxIcANRxM-0-542bd5c667c18da9ea0ecbb153117888)
【注释】
①:即杜鹃。②芳菲歇:意谓春日已过,又是花儿凋谢的时候。③永丰:白居易《杨柳词》有:“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④幺弦:琵琶的第四弦,音细。此处指代琴弦。
【译文】
耳边几声杜鹃啼鸣,又报春花凋零了。我怜惜春光,所以把开败的花儿折下。雨丝很细,风却很狂,已经到了梅子青青的时节。永丰坊里的柳树,无人流连,整日柳絮飘飞似雪。
不要拨那幺弦,(因为)它能奏出心中最深的忧怨。苍天不老,情就难绝。我的心像双丝织成的网,其中有千千万万的结。夜晚过去,这时东窗未明,我凝望那天边残月。
【赏析】
这首词的主题是:相思怀人。
上片写景。“数声,又报芳菲歇”, “
”指杜鹃,杜鹃啼鸣预示着春日将尽。首二句便蕴涵着词人无限惜春之情,而一个“又”字更加重了他的愁怨。“惜春更把残红折”,词人因痛惜春光流逝,故而将残留在枝头上的花折下保存了起来。“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这是写暮春时节的气候,突出风雨的无情。“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这两句再次以景物描写来表明暮春的来临。
下片抒情,写出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词人想借音乐来消忧,同时警戒自己:不要拨幺弦,因为幺弦声调最为哀怨,它会把自己那满腹心事给倾诉出来。在这种忧怨至极的心情控制下,词人真的将自己的心事和盘托出来了——“天不老,情难绝”,这两句化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句,不过是反用其意,意思是说天不会老去,情也不会断绝。至于词人,则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情思缠绕在他心中,不可断绝。“夜过也,东方未白凝残月”,最后词人以情语作结。情思未了,而夜已经悄悄溜走,天色尚未大明,词人凝望着天边的残月。如此作结,使整首词蕴涵的意义趋于无穷。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①。嘶骑渐遥②,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③。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26EB6/52160487031535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1_0001.jpg?sign=1739295365-7zAZ7EM6FspcWEwzJfUy4w6PS36dm2yA-0-babaa3794b03dfb9725fd829474019a2)
【注释】
①东陌:东边的道路。这里指分别的地方。②嘶骑:嘶叫的马儿。③小桡:小船。
【译文】
登高怀远(此情)何时才能穷尽?没有什么东西比爱情更为浓烈的了。离别的愁怨正牵扯得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如麻,更何况东陌之上飞絮蒙蒙。马儿的嘶鸣声渐渐遥远,一路上扬起的灰尘不断,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踪迹呢?
一对鸳鸯在溶溶池水中嬉戏,南北有小船往来。梯子横在华丽的楼阁上,黄昏以后,依然还是斜月帘栊。我怀着深深的怨恨细细思量,自觉连桃杏都不如,它们尚且知道嫁给东风呢。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位女子独守深闺的愁恨。
“伤高怀远几时穷?”以问句开头,深沉有力地宣泄出了萦绕于女主人公心头的相思之情。
“无物似情浓”,这是对首句的回答,因为世上没有比爱情更为浓烈的事物了,所以因登高怀远而生出的相思之情才无穷无尽。首二句是针对爱情而作出的一种哲理性思索,警醒而有力。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登高怀远的女主人公看到柳絮四处飞舞,这纷乱的柳絮牵起她无限离愁。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此三句点明离愁的由来。心上人已策马离去,她望断天涯路,也辨认不出他的踪影了。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这依然是登楼所见,她见到了什么呢?她看到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池塘里戏水。试想一下,这双宿双飞的鸟儿会引起独处闺中的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思呢?定会使她愈感孤寂罢了!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这三句点明时间的“几时穷”,时间已是傍晚,她登楼眺望了一整天!这寥寥几句,便已烘托出一片凄清与孤寂的氛围。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三句为怨极之语。女主人公面对凄凉的月色,细想自己的身世,自觉甚至还不如枝头上的桃花杏花,它们在自己青春将要逝去的时候还懂得嫁给东风,寻到归宿,而自己却只能在孤寂中虚度青春。可见其用情之深,怨恨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