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社会学的建构:基本概念与体系框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海洋社会学的含义、对象与特征

海洋社会学创建阶段,需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海洋社会学是不是社会学”,二是“海洋社会学是什么样的社会学”。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需要对海洋社会学的基本含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特征展开深入分析。

(一) 海洋社会学的含义

关于“什么是海洋社会学”,部分学者已经进行了探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庞玉珍的观点。“海洋社会学以人类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特殊的地域社会——海洋世纪与海洋社会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海洋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分析海洋开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分析海洋开发所引发的人类社会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庞玉珍:《海洋社会学:海洋问题的社会学阐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二是崔凤的观点。“海洋社会学应该是一项应用社会学研究,它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对人类海洋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特定社会领域——海洋社会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门应用社会学,海洋社会学既要对海洋社会的特征、结构、变迁等做出描述与分析,更要对现实的、具体的与人类海洋实践活动有关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做出描述、分析、评价和提出对策或解决办法。”崔凤:《海洋社会学: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8期。

三是张开城的观点。“作为一门应用社会学学科”, “海洋社会学以海洋社会为研究对象”张开城:《应重视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 《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期。

四是宁波的观点。“海洋社会学是社会学就人们关于海洋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理论建构,是社会学在人类海洋实践领域具体应用的产物。因此,海洋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基于海洋所形成的各种互动关系的学问。”宁波:《关于海洋社会与海洋社会学概念的讨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上述四种关于“什么是海洋社会学”的看法,虽然各有侧重,但从中我们得到以下信息。

第一,海洋社会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即海洋社会学是适应海洋世纪到来的产物。

第二,海洋社会是海洋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海洋社会学最具一般意义的研究对象。

第三,海洋社会学要重点研究海洋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中的互动关系。

第四,海洋社会学具有应用社会学的属性,可以看作应用社会学的一项新探索。

经过多年的探索,虽然关于何谓海洋社会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但分歧依然存在,这在一个新研究领域中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试图给出我们关于海洋社会学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海洋社会学是指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对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及其社会根源、社会影响所进行的应用研究。这样定义的海洋社会学,其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关于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定。相关内容请参见下面的论述。

(二) 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认为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海洋社会;二是认为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海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三是认为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海洋问题。关于海洋社会学研究对象有不同的看法,正是海洋社会学处于初创阶段的正常现象,不能以此否定海洋社会学存在的必要性。

有的研究者认为明确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对海洋社会学的发展非常重要,从应用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因为多数应用社会学学科从表面上来看都有较为明确的研究对象,如家庭社会学是以家庭和婚姻为研究对象的,组织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的,体育社会学是以体育为研究对象的,等等。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海洋社会学要想成为一种社会学,关键是要从“社会人假设”出发开展关于“海洋”的经验研究,这是最为重要的。不过,为了统一认识和规范海洋社会学研究,进一步明确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必要的。

从已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海洋社会,还是海洋问题,都是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这一特定的社会行为的结果;探讨海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需要以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这一特定社会行为为中介。社会学研究人的社会行为也是最常见的现象,如韦伯就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试图深入理解社会行动以便对其过程及影响作出因果解释的科学”刘少杰:《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因此,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类的海洋开发实践活动这一特定社会行为 (简称为人类海洋开发行为)。围绕人类海洋开发行为,海洋社会学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有:人类为什么要进行海洋开发?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海洋开发?影响海洋开发的社会因素有哪些?海洋开发产生了怎样的社会结果?特别是海洋开发对人类社会变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围绕上述问题,就会形成海洋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其中人类海洋开发行为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内容。

(三) 海洋社会学的特征

国内开展海洋社会学研究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研究者们围绕开展海洋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海洋社会学的含义、特征、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其中,在海洋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方面,研究者们基本达成了共识,即认为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以及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学应该体现时代精神,应该关注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海洋社会学应该成为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应该为海洋开发战略、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而在海洋社会学的含义、特征、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方面,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的意见并不统一,争论一直存在,而且也会持续下去。有争论并不是坏事,只有通过争论,才能把相关问题搞清楚,才能最终达成共识,国内海洋社会学的发展必然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特别是海洋社会学初创阶段更是如此。在所有的争论中,海洋社会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好地解决海洋社会学的含义、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关涉海洋社会学是否成立的问题以及能否被主流社会学接受的问题。所谓海洋社会学学科属性问题,主要是解决海洋社会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以及在社会学学科体系中的位置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来完成:海洋社会学是不是社会学?如果是,那么海洋社会学是什么样的社会学?

要回答“海洋社会学是不是社会学”以及“海洋社会学是什么样的社会学”这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具体问题。

首先,海洋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

要回答海洋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问题,首先得从社会学的学科分类说起。关于社会学的学科分类,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社会学家莱斯特·沃德曾将社会学分为“纯粹社会学”或“抽象社会学”(pure sociology) 与“应用社会学”(applied sociology) 两大类,前者研究社会学的纯理论,后者研究实际应用;也有的社会学家提出“基本社会学”(basic sociology) 与“应用社会学”(applied sociology) 的区分,它强调了社会学的基础部分与应用部分的差异李强:《应用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随着社会学的发展,国内外社会学界普遍认为社会学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理论社会学,二是应用社会学。这样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所谓的理论社会学也有“应用”的问题,应用社会学也必须与理论相结合。关于理论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沃德曾在《应用社会学》一书中做过说明:理论社会学或纯粹社会学旨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应用社会学旨在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前者处理的是“事实”“起因”和“原则”,后者处理的是“目的”“结果”和“规划”;前者探讨社会学主题的本质,后者探讨社会学的实际应用;一个应用社会学家是研究如何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提出解决问题的数据资料或对策的专家罗杰·A.斯特劳斯:《应用社会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如果将社会学分为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两类,那么,海洋社会学归属于应用社会学更为合适,或者说,在海洋社会学初创阶段,凸显海洋社会学的应用社会学属性更为合适。那么,如何理解海洋社会学的应用社会学属性呢?

第一,海洋社会学要突出“问题意识”,要重点研究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因为“应用社会学非常注重对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的目标是要解决社会问题”李强:《应用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及其后果已经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那么这些问题需不需要以及值不值得社会学去研究呢?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需要以及值得社会学研究的与海洋有关的问题,如海洋环境问题、“三渔”问题、海洋区域社会变迁问题、海洋权益问题、海洋文化问题等。海洋社会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不断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断地去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海洋社会学要突出“学科意识”,要重点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海洋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崔凤:《海洋社会学: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一项新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8期。  宋广智:《海洋社会学:社会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社科纵横》2008年第1期。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海洋开发实践活动,因此,其研究视角应是社会学的。海洋社会学可以研究众多的问题,但不应是一个“大杂烩”,从学科归属上应是社会学,所使用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应是社会学的。比如说社会学常用的概念,结构、制度、群体、组织、文化、技术、变迁等如何与海洋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再比如说,社会学传统的三大理论,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如何应用到海洋社会学研究中?到目前为止,在这方面国内已有的研究体现得还不明显。海洋社会学必须强化学科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与主流社会学进行对话,才能不被主流社会学边缘化,才能逐步融入主流社会学之中崔凤:《海洋社会学与主流社会学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第三,海洋社会学要突出“理论意识”,要能够在大量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范式。突出海洋社会学的应用社会学属性,并不否认海洋社会学应该形成自己的概念和研究范式,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应用”与“理论”的二分法只是相对的,“应用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还要为概念的提出和范式的形成服务。因此,海洋社会学要有理论追求,要心怀理论建树的抱负。比如说海洋社会、海洋文化等概念已经提出来了,还能不能提出新的概念;再比如,我们研究海洋环境问题,能不能突破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我们研究“三渔”问题,能不能突破传统“三农”的研究范式而提出具有海洋特色的研究范式。

其次,海洋社会学如何体现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所谓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也就是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标志。孔德创立社会学时,突出的是实证性,即社会学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标志是实证研究;其后,涂尔干通过对自杀问题的研究确立了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不过,随着经济学等学科也大量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之后,社会学以实证方法区别于其他学科就越来越困难。也有的学者从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的角度将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认为社会学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但“社会”是包罗万象的,经济、政治等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经济学、政治学也同样可以看作研究“社会”的;而所谓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社会”问题,必将涉及经济、政治等方面,因此,经济学、政治学等也可以研究所谓的“社会问题”。于是,在其他学科的不断“侵入”下,社会学所谓的研究对象就越来越“萎缩”,成为一个研究“剩余”问题的学科,即研究其他学科不研究或研究剩下的“问题”的学科,即使这样,随着类似于经济学帝国主义学术现象的出现,所谓的“剩余”也所剩无几。时至今日,社会学再也不能单纯以研究对象来界定自己的学科界限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既然“学科划分已不再仅仅是以研究对象为分界”,那么“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日益成为学科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理由”李培林等:《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页。。“社会学是一种视角,即一种思考方式,或者也可说是一种观看和研究世界的方式。它重点关注作为社会一员的人”乔尔·查农:《社会学与十个大问题》,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页。。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就是“社会人假设”,而其研究方法就是经验研究。所谓“社会人假设”是说人的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深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同时其行为也会对他人与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坚持的是这样一个假设:一切没有长期实地观察体验的研究结果,结论都是可疑的李培林等:《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8页。。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学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标识就是“社会人假设”和经验研究。

海洋社会学作为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就是要用“社会人假设”全面审视人类的海洋开发行为或人的涉海行为,分析人类海洋开发行为受哪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又会对社会变迁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产生哪些社会问题。同时,海洋社会学应大力开展经验研究,既要对人类已有的海洋开发经验进行研究,又要对现实的人类海洋开发行为进行经验研究。只有这样,海洋社会学才能成为一种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