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马奇论领导角色:疏通管道与书写诗歌

由于对领导者“英雄化”倾向论断的反对,马奇着重强调往往被忽视的领导力“世俗化”层面。实际上,社会要正常运转,领导力是重要的。马奇指出,领导力有两个基本角色:疏通管道和书写诗歌——为保证日常任务效率做基础工作的同时,不被结果所束缚,像诗人一样欣赏人生,并传播人生的乐趣。

平凡的胜任力、相互依赖的自主性、必要的冗员、不掺杂个体情感的相互信任,这些组织运行的要素不大气,不磅礴,不有趣,但它们是行之有效的。同样,领导者也不需要一套符合领导标准的特质与履历,领导的核心同样平凡而朴素,就像提供疏通水管服务的管道工,尽管趣味不足、魅力尚缺,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领导的第一个核心是胜任力。胜任力是最重要的,它要求把工作交给懂的人来做。人人都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保证组织实现正常运转。培养胜任力的途径通常是避免主观偏见,根据能力进行任用和提拔。现代管理理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建议:劳动分工、专门化、常规化与岗位培训。

领导的第二个核心是主动性。主动性所描述的是系统自动、高效地进行运转,发生的问题往往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主动性实现的途径是建立健全的授权机制和忽略偏差。授权意味着留给下属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多数人看不到所有的事情。这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偏差,领导需要把握组织合理的偏差量。若要鼓励主动性,适当地忽略偏差是必要的。

领导的第三个核心是认同感。认同感意味着组织中的成员因为自己在组织所做的事以及作为组织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组织中的每一位相互信任、相互鼓励、风雨同舟、荣辱与共。领导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推动认同感:建立合作的组织文化;激励团队的凝聚力和效力;将个人工作与组织目标相融合;让团队成员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威胁。

领导的第四个核心是不引人注目的协调力。当成员们拥有高效、迅速、低成本的协调力时,组织的运转才是有效的。要培养不引人注目的协调力,可以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信号与信息共享流动、保持必要的冗员来达成。

以上这些平凡事物让领导人走出象牙塔,走入大众的视线。不过这不是全部的领导,领导力能够超越“世俗化”的层面,但其途径是“诗化”,而非“英雄化”。在伟大的行动和身份的驱使下,领导也需要有诗人的天赋,来为行动找到意义。马奇的信条是不给人实质性的建议,但他还是给了一个建议:去读一本经典文学作品、念一首诗,并从中找到启发。

当认清了组织运行中的大部分事物都是基础而平凡的,自己很难发现正在努力的事情有多大意义时,领导未免自怜自艾、愤世嫉俗、感叹自身之渺小。不过,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给了我们解释,主人公向唐·德·米兰达如是描述自己:“你一定觉得我很疯或者很傻,其实我既不疯也不傻……所有的骑士都有其使命……既然我有幸成为一名游侠骑士,我就要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完成这些使命。”堂吉诃德并不是一个领导者的好样板,但他对于伟大的行动却有着可供参考的独到见解。大多数人行动的理由是对行动结果的期待,但堂吉诃德对结果不甚关心,他非常清楚他是谁,并因此采取行动,他的至理名言是“我知道我是谁”。堂吉诃德的人生观区分了伟大的承诺与伟大的结果,他强调义务而非回报,强调认同而非结果。他用认同导向的逻辑取代了结果导向的逻辑,这一点值得大部分领导者学习。如同堂吉诃德,领导不需要现实中代表成果的奖牌来为信念辩护,而需要来自身份的光荣意志力使自己毫无保留地付出。

不过,领导者并不是下一个堂吉诃德,他需要在认同导向的逻辑与结果导向的逻辑中找到平衡。领导力需要强烈的结果主义导向来肯定功利主义,同时也需要源自其身份的热情去为非功利主义辩护。正是这种“极度理性”与“自我欺骗”的缠绕,成为领导力让人敬畏的关键所在。